《新闻民俗学》进入新闻传播院系课堂的一点构想

2009-07-09 20:08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民俗学民俗学科

卜 元 刘 婷

[摘要]《新闻民俗学》是中国人首先提出并建构学术体系的边缘性创新学科。为着延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自信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闻民俗学进入我国新闻传播院、系课堂势在必行。当下有三种类型,可供选点试行,以便为中国培养出首批新闻民俗学教学与科研前沿人才。

[关键词]新闻民俗学进入课堂构想

我们撰写的两卷本《新闻民俗学》(83万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第1版)印行4个月,网上检索统计显示,全球五大洲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489个中文网站发布原创性、复次性《新闻民俗学》出版书讯1282(篇)次。其中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6(篇)次。

《新闻民俗学》书讯迅速进入海外校园网的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和亚洲的新加坡大学、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以色列大学、埃及大学等26所名校;进入内地校园网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西藏大学等21所名校。美国白宫图书馆和55个国家的图书馆网,瑞典皇家科学院和瑞士、德国、中国的科学院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和京、津、沪、渝、江、浙、粤、闽、鲁、川等28个省市自治区社联网或社会科学院网站,也发布了不同篇(次)的书讯。这一切,反映了国内外学术机构关注中国理论创新的动向。

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个新闻学博士、主编第一部《新闻学大辞典》的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阅读《新闻民俗学》后题词评价:“见微知著,温故知新。”浙江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桑义膦教授阅读是书,认为《新闻民俗学》是“一部具有显著中国民族特色的新闻学著作”。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王巨才题词评价:“煌煌巨制,开辟学术,非呕心沥血,焉有斯功!”有45年新闻从业经历的高级记者杨玉坤称该书“世界首部,民族特色。今古交融,中西合璧。既重视学术理论开掘,又有切中时弊的操作性,若能进入新闻传播院、系课堂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功德无量”。

《新闻民俗学》列入新闻传播院、系教学计划进入课堂,首先得有慧眼识珠、魄力非凡的新闻传播院、系管理层做出“敢吃螃蟹”的决策。

在有中外新闻传播院系管理层出以创新思维与引领新闻民俗学学科前沿决定开设该学科课程的前提下,作为《新闻民俗学》的作者愿意与之配合、协作。

新闻民俗学是研究大众传媒对富有新闻价值的地域的民族习俗事象报道规律的社会科学学科。嗣绕这一学术主题,《新闻民俗学》分为3编20章90节,其中第一编导论4章,涉及建构新闻民俗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民俗新闻与新闻民俗学的范畴界定,民俗新闻题材、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的分类;第二编7章,阐述贯彻进步价值取向、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返璞归真、突出个性与精华、差异化、移风易俗等民俗新闻的报道原则;第三编9章,阐述采风、两项对立相依、故事讲述、类的样本、寻根揭秘等民俗新闻的报道方式。

《新闻民俗学》课程的开设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必修课,分两个学期,用120个学时;

二是选修课,用一个学期,60个学时的讲座形式;

三是有志于研讨该学科的研究生以自学《新闻民俗学》为主,由主讲教师定期辅导、答疑。

上述三种类型的成败,取决于教学方式能否摆脱现有新闻传播教育的“传(机械灌输)一受(背诵、应试)”模式的束缚与思维习惯,将学科视野放在中华民族风俗文化的现实根基与应用上。《新闻民俗学》一书提出民俗新闻的7项报道原则和9个报道方式,其难点在于深入探讨这些报道原则、报道方式同国学、同中华民族的地域的风俗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历史逻辑的,也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为着延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自信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闻民俗学首先进入中我国新闻传播院、系课堂存在某种可能。

新闻民俗学的学科真谛并不是用教师灌输与学生背诵教条、考试答卷的高分获得的,而是在创造性思维过程里“悟”出来的。真正的中国本民族的新闻民俗学也不是那种“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的货色,学生通过学习“是骡子是马拉出去蹓蹓”——会操作,才是有用之才。因此,不管用那种方式开设《新闻民俗学》课程,均应注重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结合。

新闻民俗学学科诞生于充满开放、进取与多元文化包融精神的时代,该学科也应是一门充满开放、进取与多元文化包融精神的社会科学学科。我们在《新闻民俗学》一书里,不仅选择了中国媒体的新闻文本,而且吸收大量欧、美、日、澳大利亚新闻学、民俗学成说与新闻文本“为我所用”。原因很简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资讯即时化、交通无疆域化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民族风俗文化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传承与变异。

要让《新闻民俗学》进人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课堂,需要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与新闻学界的方家共同探讨、努力,我们的“一点构想”纯属抛砖引玉,如有同好出来发表高见,将不胜感激之至。

猜你喜欢
民俗学民俗学科
冬季民俗节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超学科”来啦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