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009-07-09 20:08杭丽华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乐句表现力音乐作品

杭丽华

[摘要]钢琴课教学在高师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属于技能课教学,有较高的技巧性,但教学中不能使学生囿于技巧的层面,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提高音乐的表现力,挖掘音乐的内涵,让学生弹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作品。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特性音乐表现力

高师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具有实践性、技巧性、情感性、丰富性、和直觉性的特点,在钢琴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学生,他们常常只会单纯的模仿、机械的操作来练习或进行乐曲演奏,使音乐枯燥无味、缺乏活力。教学中纯技巧的训练也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理性化的指导,发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在钢琴弹奏中的音乐表现力。如何培养学生通过掌握精湛的技能来演绎钢琴作品,表达感情,让演奏更具有情感、震撼力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抓住音乐的特性

音乐的内容能表达人的情感、情绪,它总能通过音乐的形式,告诉人们一些什么,或形象的、或感情的、或色彩的等等,准确地定位一首乐曲的情感、情绪,是进行音乐表现的起点。如何准确地抓住音乐的特性?一般来说,音乐作品大致可分为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两类,我们可根据它的提示来分析、掌握。

标题音乐就是有文字标题的音乐,是一种带有文学或图画联想性的器乐作品,作曲家在创作这种音乐的时候,脑子里总有某个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或民间传说,我们可根据作曲家提供的标题来感受音乐的内涵,它多半都有鲜明的形象或情绪。

非标题音乐又叫纯音乐,如“奏鸣曲”、“协奏曲”、“回旋曲”、“变奏曲”等等,由于它没有具体的描写对象,不能直接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但音乐是有特性的,我们可以从曲首和曲中所标出的表情术语和速度术语中去感悟它的特点,如安静地、如歌地、哀伤地、悲痛地、激动地、沉思地、热烈地、辉煌地、充满活力地、欢快地、果断地、诙谐地、幻想地、精神饱满地等等。有的曲目没有表情术语,而只有速度术语,我们按照各种速度术语的提示,也能找到作品的表现内容,有时表现庄严,有时沉重,有时活泼轻快,有时有如歌的含义,有时则有柔美的含义。只要我们认真用心体验,就能抓住音乐的特性,更好地进行音乐作品的演奏。

把握好音乐的节奏

节奏是指长短不同的音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它是音乐的骨架,节奏与音乐是紧密结合的,任何旋律都离不开节奏而存在,而节奏却可以离开旋律而独立存在。每个学生节奏的好坏对于表现音乐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的节奏感不只是准确把握音符时值的节奏,还需要准确的触键,达到富于音乐性的生动的节奏感。对于一个初学钢琴的学生,开始必须进行严格的节奏训练,使其具备基本的节奏感,不管是简单的节奏还是复杂的节奏,都能准确把握。有些学生在弹库劳《小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二连音转三连音和三连音转二连音时,把握不住准确的节奏而出现混乱,不是快了就是慢了,这就不能把乐曲表现好,演奏好作品。当然,有一定的音乐节奏感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训练富于音乐感的节奏。

处理好乐句,安排好音乐中的呼吸和对比关系

乐曲是用音乐的语言写成的,它和说话的语言很相似,乐句是音乐最基本的组织。而音乐中的呼吸,通常被认为适用于声乐或吹奏乐器的学习上,对钢琴弹奏而言,似乎是无关紧要的,其实,在钢琴练习与表演中,呼吸的作用同样重要。合理处理好作品乐句,安排好音乐中的呼吸有利于音乐极富感情的表达,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乐句气息的重要性,解决好演奏时呼吸与乐曲的吻合。如果我们在弹奏时不分乐句,就象说话不换气,唱歌不呼吸一样,让人听了很吃力,很不舒服,甚至像写文章不打标点符号,或标点符号打错了地方,造成意思的歪曲。目前学生中常出现的问题是该分乐句的地方不分乐句,或者对一个乐句中的几个乐汇,不能处理得气断音不断,弹成一个乐句的感觉。在演奏乐曲时,没有呼吸就没有起伏、没有变化,同时也破坏了音乐的结构,破坏了乐句与乐句之间的抑扬、停顿、持续、进行。

掌握好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风格

对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决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来演绎。我们弹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感情要内在些,不要夸张,节奏要稳定、严谨,要有庄重的风度;弹古典时期的作品,则要保持自然的理性,注意结构的均匀、和谐,对比的鲜明,但不过度;而在弹浪漫派的作品时,则要以诗的意境,瑰丽的想象,热情奔放的情绪,松紧有度的弹性节奏,去表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而印象派的作品,则要较多运用贴近琴键慢下键的触键方法,去制造一种迷离恍惚、闪闪烁烁、朦朦胧胧的色彩和气氛。另外还要体会印象派作品在和声、调性对功能性和声的背离,以及在旋律、曲式上的零散、不规整的新特点。除了注意不同派别、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的差异,还要注意每个作曲家的不同风格。同是古典时期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他们的音乐风格也是不同的,我们应多听他们的作品,听多了就自然能将他们的音乐风格区分开来。

总之,钢琴课是高师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乐曲弹奏的音乐表现力,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接纳不同的音乐观点,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弹奏出美妙动听而感人的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缪天瑞、吉联抗、郭乃安.中国音乐辞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魏廷格.中国钢琴名曲30首[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常桦.让音乐带动技巧,让技巧展现音乐[J].钢琴艺术,2006,第9期,P42.

[4]强力、玮韧手指能歌唱,琴键随心灵[J].钢琴艺术,2006.第12期.P25.

猜你喜欢
乐句表现力音乐作品
一生为客恨情多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