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二外)语音教学法探讨

2009-07-09 20:08李秋梅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重音德语语调

李秋梅

[摘要]语音教学是德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文章就目前德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德语语音教学方法语音难点

目前德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德语语音教学作为基础语言教学的第一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环节。语音阶段作为基础语言训练的入门部分,直接影响基础教学的全过程,从听、说、读、写这四项语言基本功来看,每一项都与语音基本功密不可分。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德语是他们在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习经历。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和语言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母语及第一外语的影响,在学习语音时很容易造成带有“个性”的发音。而英语和德语又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因为相互影响的结果,在语音和语法结构上不但有各自的形式与特点,而且又具有一系列的共同特征。这对处于语言心理感知能力相对减弱的年龄段的第二外语学习者来说,语音的辨析显得困难。同时,国内传统的第二外语语音教学法通常是以朗读法和听写法为主。方法的单一性又不免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不利于学生建立对德语语调、语速的知觉印象也是造成学生发音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笔者尝试着进行教学改革,力求能使学生对语音有较完善的感知和认知。

语音教学方法新研究

如何改变传统语音教学的单调性和语音语法的非连贾陛,使语音阶段的教学更适应学生的记忆方式?笔者采用:(1)发音上的视、听、触立体教学法,即视觉法:运用图片(唇位图、腭音位图)、图表、等教具清晰发音器官在发音时的运动和主要音位;听觉法:主要采用多媒体设备,让学习者反复听音和复读;触觉法:用压舌板或探条来感觉发音器官和音素的联系。这种视听触结合法给学习者以语音发音方式的立体感,用于成人二外教育效果较好。利用电影、录像等感官刺激,使学习者能从说母语者身上学到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节奏。(2)德、英语对比法: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七、八年的英语学习时间里他们对英语有了极其敏感的反应。因此在语音教学阶段,加大德语与英语语音的对比力度,能强化他们对德语语音的学习。此种对比包括了相同之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之处的对比还有在英语语音里完全没有的语音的对比。如德语中的,a:/a/o:/o/i:/i/ai/ao/b/p/d/t/g/k/v/f/m/n/等发音是与英语完全相同的,将此种相同之处指出来,大大减少了学生学习德语语音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对德语有亲切感,觉得德语也并不是如想象中的那么难。另外也指出德语的有些音是特有的,指出这几个音素与其它语音体系中相似音的不同处及其正确的发音方法:德语中与英语不同的或没有的几个音标,如颤音/r/x/o:/y:/φ:/e:/,这样学生就非常明确的知道德语语音与英语的差别,也就能在平时的发音中注意两者的区别。在德语语音教学中,教师还须提醒学生注意的是英语发音时如“含蛋于口中”,口形小、声音“软”、连读多;德语发音时则口形大、声音干脆、连读少。教师用比较的方法,使初学德语的学生借鉴已有的语音知识学习德语语音,帮助学生减少已有语音知识的干扰,尽可能变“阻力”为“恸力”。具体的语音教学方法如下:

1.听力自测训练。重点为长、短元音,单辅音、双辅音和词重音的辨别。最简易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在语音室操作录音机,反复听单元音:/a:/a/o:/o/i:/i/u:/u/y:/y/e:/ε:/ε/双元音:/ae/ao/,单辅音:/b/p/d/t/g/k/v/f/z/s/m/n/x/h/f/r/l/j/双辅音:/ks/kv/t/∫/p/ts/pf/。如此分类的好处在于便于学生分清每一组长短音的不同,促使自己注意自身的听力问题。通过训练,听力的敏锐性会大大提高。

2.“模糊发声法”训练。这是Cauncaus(1992)提出的一种语音教学方法,适合于语音的提高阶段,目的是激发学习者对语音练习的兴趣和提高反应灵敏度。方法是:教师将不同语调、不同类型的句子和容易混淆、不同音节的词列写出来发给学生,然后轻声朗读其中一句,让学生辨别是哪一句、何种句型或是哪一个词。练习可由易到难。

3.音节、重音和节奏训练。德语是语调语言,其韵律因素包括语调、重音、节奏等,语调是说话人在说话时的语气和腔调。语调反映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说话人的语调恰当,可以促使人更好地了解说话人的思想感情,能沟通双方的思想。词重音和句重音、语音节奏和语调练习在语言加工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学习者准确地记忆单词、克服不正确的发音方式、提高理解力。教师可通过打手势或打节拍来清晰音节和强调重音。

4.语音一语法桥梁性练习。这是Dieling/Hirschfeld(1995)特别推荐的方法。有些语法、词汇的确定也和语音有关,语法和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的。只有学好发音,才能把所学的语言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储存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重现,从而加强对语言的感受,最有效地掌握语法和词汇。教师让学生写出某些有变化规律的名词的单复数,旨在为语法阶段的名词性、数、格的学习过渡搭桥,使语音到语法教学有连贯性。

在语音教学中,上述方式通常相互配合,穿插应用。例如,教师讲述了某个音的发音部位就立即出示口型图和口头示范,接着就让学生模仿、练习。而在进行讲述活动时常常采用分析、对比的辅助手段。在德语的基础学习中语音的运用贯穿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要优先培养语音能力,消除典型的是以母语或第一外语英语为基调的发音错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学好语音,为以后的德语学习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重音德语语调
媒体报道语调与公司超额现金持有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英语教学中语调的言语行为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