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2009-07-09 20:08刘美鸽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教师

刘美鸽

[摘要]本文从营销案例的特征、类型、作用及分析技能等问题入手,重点讨论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及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案例分析市场营销组织管理

案例教学的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

案例教学,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营销案例的调查、分析、讨论等,针对案例所暴露的各种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营销原理、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2.特征

(1)鲜明的目的性。

(2)高度的直观生动性。

(3)相当的随机性。

案例教学的实施要领

1.案例分析的角度及技巧

(1)案例分析中的基本角度。两个基本角度:一是当事者的角度。即分析案例时,换位思考,将自己融汇于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当中,以当事人的身份来思考问题。二是主管者的角度。为了使案例分析具有综合性及前瞻性,分析者应站在主管者的高度去分析、处理问题。

(2)基本技巧。首先对案例进行深刻的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拟定各种针对性备选方案,提供各自的支持性论据,作出抉择,制定最后决策。

其次,要会表演,说服他人。要把所说的东西形象化、直观化,保持灵活,不要把思想约束在某个问题上。

2.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案例分析中有两种主要的角色: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教师是导演,负责提供教学案例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是演员,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材料进行思考讨论。一部电影的成败,导演是关键,同样,案例分析的好坏,教师是关键。

因此,教师在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教学准备

①选择好恰当的案例。案例教学要获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教师要精心选择案例,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案例。

②拟定好思考题和讨论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案例分析,给学生一个多向思维的空间。同时,学生在讨论前,要能预计到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③确定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基本组织形式是讨论,讨论形式有以个人发言为主的小型分析讨论会,有角色模拟演练会,有分组集体讨论会等等。笔者一般以班为单位分组集体讨论,然后每组出1-2人发言总结,效果较好。

2)主持案例讨论

此环节教师应做的工作有:

①选择好第一位发言人。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位发言人的状态及观点对后面发言人的影响很大。

②要积极创造和维护良好的讨论环境和气氛,使学生充分讨论。

③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不善于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的课堂表现,在适当时候请他们发表意见,以各种方式加以鼓励。

④教师在整个案例讨论过程要当好“三导”角色,即“导航”、“导游”、“导演”;切忌充当“三员角色”,即一“演说员”,从头至尾只顾自己发表见解,不注意调动学生讨论发言的积极性;二“评论员”,对学生的发言品头论足;三“仲裁员”,对学生之间的争论横断是非。

3)总结

①教师不要对讨论中的不同观点、方案的优劣和是非进行裁决,更不要企图提出一个最优方案,因为现实中往往不存在什么最优方案。关键看讨论的思路是否对头、分析方法是否恰当、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

②不要就事论事,而要把具体的事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总结出几条具有启迪性的结论或建议,使学生跳出具体事实的小圈子,使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3.案例分析中学生的学习过程

(1)学习准备

1)了解案例。通过阅读来熟悉案例,对案例所叙述事件发生的环境、时间、过程、结果等特征进行详细的了解,为下一步的讨论奠定基础。

2)课堂分组预备讨论。按班把学生分成4-8人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是这个环节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要注意几点:第一,强调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和纪律性,每位成员都负有为小组的案例研究分析做贡献的责任,不能无故缺席或随便迟到;第二,预先明确各自小组讨论的主题,做到每位成员有备而来;第三,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内各成员的召集、联络与协调;第四,组内分工明确,如课堂讨论的主发言者、补充发言者等。

(2)课堂讨论

1)步骤。首先是“摆事实”,学生简要陈述案例中的主要情节;然后“找问题”,问题可能不止一个,这就要在各组讨论发言中罗列并分清主次;第三就是“查原因”,查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别人发言时,其他学生要留意倾听,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从中吸取并综合出更完善的决策。同时,学生要掌握好讨论,不要离题万里,将讨论引入歧途。

3)要积极参与,主动进取。

4)记录学习心得。养成记录学习心得的好习惯,对于案例分析乃至以后的工作学习至关重要。

(3)撰写书面分析报告

在分析报告中,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书面分析报告一般在2500字以内,最多不超过3000字。

2)报告格式如下:

基本结论:包含案例的关键问题,主要解决办法,要求文字精练、观点明确。

论点:概括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选择解决方案的理由。

论据:用图表、统计数据等支持上述论点。

总之,《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使笔者体会到,这样大大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案例分析也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要每位承担此课程的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就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教师
最美教师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教师如何说课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