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是教学环节中的基础环节

2009-07-09 20:08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圈点勾画课前预习

陈 娟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这样说:“课堂是教学的关键,”“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言下之意,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中最关键的一步。这固然没有错,但我认为,课堂预习这个基础环节也应该重视。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基础。“高楼万丈平地起”,足见根基的重要性,许多老师也有同感:一篇课文,假如学生认真预习了,那么这节课的教学,你会感到非常轻松、自如,也正是由于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才能自主、合作、交流的去学习。反之,则可能“举步维艰”,整节课上,是你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只能被你牵着鼻子走。由此可见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据调查表明,平时坚持课前预习或阶段预习的学生仅占20%,大部分学生未进行课前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或者不知道怎样去预习。具体的说,预习有以下几个好处:

(1)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中的一部分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率。

(2)预习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3)预习还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

(4)预习可以加强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5)预习还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究竟怎样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呢?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密切相关,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自觉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在最初阶段,教师应该带有强制性的去指导学生预习,使学生由“自发”阶段过渡到“自觉”阶段,我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归纳了以下五种方法:

扫除障碍法

扫除障碍法就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扫清学习障碍的

方法。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应该认真阅读教材,弄清重点、难点,在课堂上解决这些问题。但有些问题必须在预习中自行解决的,最主要的就是扫除字词障碍。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学生能自觉的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阅读朗诵法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体现了阅读对于理解文章的重要性。而课前的阅读,不仅使学生攻克了字词难关,而且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特别是对一些散文、小说,如果再要求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课前要求至少读五遍,便能初步体会到作者对春天新、美、力的赞美。教学《变色龙》时,如果学生课前有感情朗读,就能领悟本文所使用的讽刺手法。

思考体会法

课前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应设计一些与教学紧密相关的预习题,让学生根据预习题去预习课文,在预习中去思考、去体会。比如我在教学《孔乙己》时,设计了以下预习题:(1)阅读课文提示,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2)复习有关小说这种体裁的知识(小说的概念、三要素、故事情节、分类等)。(3)根据小说情节发展为本文分段。(4)划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这样布置下去,经学生思考以后,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重点、难点便会迎刃而解。再如教学《范进中举》时设计的预习题:(1)文章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几部分?以什么为界限?(2)文章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中心事件着重刻画了哪些人物?(3)运用讽刺手法描写最精彩的人物是谁?有些问题不一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就作出回答,但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思考、体会,加深对文章中一些难点和重点的印象。

圈点勾画法

圈点勾画也称符号标注法。它是学生在预习时,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来帮助阅读的一种方法,步骤即读、想、记三个环节结合进行;好处是使用方便、促进理解、易于检查、增强记忆。在预习时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教给学生圈点勾画的符号:

(1)生字、难词用“囗”圈起来。

(2)关键词语下面加点“.”。

(3)用“——”划出中心句;用“___”划出精彩的语句。

(4)在每一段前面标出“1 2 3……”;末尾标出“(1)(2)(3)……”。

(5)有疑问的地方用“?”;需要注意的地方用“!”。

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写出预习笔记,这样就会做到心中有数。

习题试解法

前面已说过,平时坚持课前预习或阶段预习的学生仅20%左右,而进行预习的这部分学生,较多的人又不看教材的思考题,其实,教材的思考练习题,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中要点和难点的展示,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内容时的具体指导,通过试解,哪些已知已会,哪些难懂不会,一下子就检查出来了,这样做可使预习更具有针对性,对试解出来的问题,通过听课以加深理解。对试解不出来的内容,课堂上就会格外留心,以求攻克,为提高学习质量打下良好基础。例如鲁迅先生写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研讨与练习一这样设计: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通过多次阅读就可以理解,但第三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必须在吃透内容后才能做出回答,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在听课时便会格外认真了,注意听老师怎么讲解,怎么归纳。

以上就是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运用到的五种方法。除此以外,我觉的还要让学生遵循以下八个预习步骤:第一步,总览单元;第二步,题目分析;第三步,辨析体裁;第四步,了解作者;第五步,背景资料;第六步,课文提示;第七步,阅读课文;第八步,思考联系。

通过以上八个步骤的预习,学生对课文就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就能更准确的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了五种方法和八个步骤,最后,就是指导学生选择好预习的时间。我认为,预习时间可安排在晚上睡觉前和早度读时进行,当然也可根据情况去变动。相信,经过这方面的反复训练,一定会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使教学环节紧密相扣。

猜你喜欢
圈点勾画课前预习
邵焜琨:勾画环保产业新生态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黄侃读书
笛卡尔乘积图的圈点连通度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社交媒体受众点赞行为的经济效益——以微信朋友圈点赞为例
找一找
我国反腐败立法路线图如何勾画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