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词”透视出的现象反思

2009-07-09 20:08拓海峰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有损做人语言表达

拓海峰

语言表达得体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新颖性、综合性、实用性、人文性的特点,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月考题一个“拒绝词”的考查,让我在改卷中多次触动,掩卷沉思,不禁生出多种感慨。现加以记录:

原题附录:

“拒绝词”可理解为:为一件不能接受的要求在口头上给当事人以明确而又委婉的答辩。请根据下列预设的有关情景及要求,设计一个拒绝词。

有一位同学想在下午上课时间到新华书店买一本重要的书,于是请他的朋友向老师请假,说因为身体不舒服不能到校上课。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打算拒绝他的请求,请设计你的“拒绝词”。

反思一:“明哲保身”型

“我记性不好,害怕忘了。”

“我怕我说不清楚,你另找同学吧。”

“万一老师打电话问你家人,我们就玩完了。”

“我刚好今天下午有事,不能帮你这个忙。”

……

此类学生虽然表面上拒绝了同学的请求,但并不是真正的拒绝,因为他没有认为这种请求不对,只是因为害怕牵连到自己,所以找托辞来搪塞。这样的朋友并无是非观念,不交也罢。如是物以类聚,不知其可?“顺水推舟”吗,“舟”又漂向何方?

反思二:“底气不足”型

“我说谎技巧不行,万一穿帮怎么办?”

“老师要求亲自请假的,还是你给老师说吧。”

“你是知道的,我这人胆小,一说假话脸就红的。”

“老师早晨刚刚批评了我,现在去说这事恐怕不好吧?”

……

此类学生明白这种请求不对,也不打算帮这个忙,但拒绝词读来怯懦,摆明了心虚,好像做错事的是自己,闪烁其辞,王顾左右而言他,理由似显站不住脚跟。明明不是自己的问题,为什么理不直气不壮?

反思三:“煞有介事”型

“你觉得纣王要造酒池肉林,我会帮他吗?”

“这种撒谎行为是有损尊严的,有损人格的。”

“最近学校大力整顿纪律,风头浪尖,你别找事,小心惹麻烦,受处分。”

“我做人的准则不能违反,这样做会让我有种负罪感,我不愿与不诚实的人交朋友。”

……

此类学生拒绝的振振有辞,一幅遵规守纪“模范学子”的模样,忙不能帮,而且你这人有这样的想法简直是糟糕透顶!仔细想想,同学想法的确不妥,但也不至于就上升到“违法乱纪”吧?!

后来和同事交流此种答卷现象,同事都说其实学生说的是实话。但是这恰恰赤裸裸的反映出我们现今学生思想境界的低下。独生子女的惟我独尊,自私偏狭,冷漠世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是频频闪现吗,三家六个成人的掌中宝,溺爱厚望的承载,似乎让今天的教育,愈发变的尴尬与沉重。“学会知识”与“学会做人”没有关联吗?“学会发展”又从何谈起?

“对不起,也许这本书很重要,但是到校上课才是更重要的事。如果你愿意,下午放学我陪你去。”

希望能更多见到类似这样健康阳光的句子。

猜你喜欢
有损做人语言表达
让好习惯伴我们一路成长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做人
从零开始做人脉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