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安市仿唐建筑形式的思考

2009-07-09 20:08张阿玲张大伟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大雁塔西安市西安

张阿玲 张大伟

[摘要]在城市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作为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最久的古都——西安,其城市建设应如何进行,是保留历史文化特色,还是摒弃一切“旧”的东西,朝现代化大都市发展,值得每一位城市建设者认真思考。本文试从西安市已建成的几座具有代表性的仿唐建筑谈起,通过对其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文化价值分析,希望能够为西安以及其他地区的仿古建筑建设提供较为可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西安市仿唐建筑传统文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建筑业也有了迅猛的发展。国外先进技术引入的同时,西方现代的设计理念审美特性也随之而来,各种建筑流派、建筑样式一下涌了进来,令人目不暇接。这其中虽然不乏成功优秀之作,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无论东西南北,新建筑样式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让人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建筑师们开始思考中国的建筑在哪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哪里?西安市作为13朝古都,其历史文化的积淀无疑是非常深厚的,那么,在这里如何更好的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精华,并结合当代的设计元素,创造出具有西安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这是我们探索、表现建筑文化特性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仿唐建筑

1.大雁塔广场仿唐建筑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广场仿唐建筑,可谓是盛唐文化的浓缩,广场两侧的建筑以大雁塔和雁塔路的连线为中轴对称,在颜色上以古代皇家特有的朱红和白色为主,灰色的混凝土柱廊在朱漆的装饰下尽显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这些建筑的开间、进深、高度一致,整齐的排列在广场两侧,高度均低于大雁塔,在整个竖向设计中充分显示了大雁塔的庄严。广场内的汉白玉梯道栏杆、白墙、灰瓦、朱红色的仿木柱,写有唐代著名诗词的工艺灯等建筑群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带有古建风味的美妙图画。各式各样的灯柱、指路标识牌、垃圾桶等都不时地提醒着这里曾经拥有过的辉煌,提醒着你正处在一个充满着浓厚唐代文化的广场中。大雁塔广场作为西安市的一个节点给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以“透气”的空间,使城市得以“呼吸”,使气势磅礴的盛唐气势在整个广场的设计中得以浓缩和升华,唐代元素在设计中的巧妙运用和广场的主题——大雁塔相得益彰,展现给人一幅历史再现般的完美画卷。

2.西大街仿唐建筑

西大街是西安古城明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中最长的一条(全长1958米),是历史文化遗存较多、文化积淀丰厚的重要街区,是中国唯一的全仿唐建筑一条街。

西大街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改造,延续了传统历史文脉,突出了仿唐建筑的风格,沿街的建筑形式、色彩、材料以及景观灯的选择和建设都与西大街的仿古特色协调一致,形成富有西安特色的历史街区。此外,在西安市委北边沿西大街一段,形成了一个传统仿古风味浓厚的商业地段,并对沿街原有和新建建筑都进行了以唐风为主的改造;在鼓楼西侧新建了鼓楼西广场、文化广场,在西城门新建了安定门北广场,恢复了市民盼望已久的西大街城隍庙牌楼,重建城隍庙牌楼是西大街仿古一条街的点睛之笔。总之,现在的西大街已成为西安文化积淀的缩影;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凸现地;已成为中国历史街区文化的承载物。

3.大唐芙蓉园

位于西安曲江的大唐芙蓉园是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根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设计的。它在大雁塔以东约500米,占地66.5公顷,其中水面19.77公顷,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他可谓是西安仿唐建筑最典型的代表。

在规划设计时张锦秋院士依据曲江的历史文脉、山形地貌,确定了“因借曲江山水,演义盛世名园”的规划理念,绘就出盛唐皇家园林的山水格局。在南山北池、环状水系的大格局之中,按照功能需求,布设了15个重要建筑,围合成主从有序、灿若星河的建筑体系,高39米的紫云楼,以盛唐曲江紫云楼为蓝本,飞扬的云阙,飞渡的云梯,高大宏伟的楼体,金壁辉煌的壁画浮雕,显现出傲视古今的历史风骨与大气磅礴的大唐精神,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是全园的标志性建筑。隔水相望的望春阁,高36米,是一个体态轻盈的六角形楼阁。在湖水倒映中,亭亭玉立,显现出秀丽挺拔的大唐神韵,是全园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

如今,这里已成为颇具特色的唐风文化旅游“地点”,它已不仅仅是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模式,而且将盛唐最有代表性的诸多主题文化让建筑园林大师们赋予景点,足已令国人震撼,世界惊奇。

西安市仿唐建筑类型分析

从以上三类仿唐建筑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西安市仿唐建筑主要基于三种模式:

1.简单的套用中国传统的古建筑样式

以西大街仿唐建筑为代表。这一类建筑多为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形式上的套用。设计师普遍抓住了传统建筑的大屋顶特征,使用现代结构技术结合古建筑形式,为仿古建筑形式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既具有文化象征性又具有现代功能性的成功之路。但这类建筑也颇具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元素的完美结合,但也有人认为它不伦不类,是名副其实的“假古董”。

2.对原有古建筑的衬托

以大雁塔广场仿唐建筑为代表。这类建筑依附在古建筑周边,不是过分地显示自身,而是对原有古建筑起到补充与衬托的作用,正如大雁塔广场及周边建筑就是依附于大雁塔的古建筑群,它以大雁塔为中心,整齐的排列在广场两侧及周边,充分显示了大雁塔的庄严。

3.风景区内的仿古建筑

以大唐芙蓉园仿唐建筑为代表。这类建筑大多具备两个特点:其一,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其二,具有地域性的建筑特色。漫步在大唐芙蓉园内,除了能清晰地感受到具有浓厚的盛唐文化特色的建筑之外,还能享受园内青山绿水及各种宜人的景色。整个大唐芙蓉园项目虽以建筑为核心,但自然景观的背景作用、小品配置都极其到位,做到了建筑与景的充分结合。建筑形象也非常丰富、种类繁多、单体及组群建筑不下40余项,从远及近都可感受到宫廷建筑的礼制文化和园林建筑和谐统一的艺术追求。

西安市仿唐建筑——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如何和谐共生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对于西安这个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要进行传统的复兴,要使它能显示盛唐时期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味的给它扣唐文化的帽子,那是不行的。最主要的是要结合西安市建筑现状,处理好建筑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关系。

1.首先应该具备强烈的“归根”意识。所谓根,就是指建筑的“根”,即建筑所处的环境,这个环境是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统称,包括建造条件、民族和地方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习惯心理等。正是有了这种意识的指导,不少作品成为“生长在那里的建筑物”。如著名的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四合院风貌,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和苏州园林的处理手法,不仅使建筑整体保持了中国格调,而且高度体现了自然环境美和建筑艺术美和谐统一的原则。而对于西安而言,它的“根”就它是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以及盛唐文化的基础。因此,西安市的城市建设就是要使西安的特色更好的融进它的“根”里。

2.就建筑的单体设计而言,如何体现传统与现代,首先应看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如果其周边没有突出的历史文脉抑或是处于新兴城市,那么对于传统元素的体现就不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建筑所处的环境具有很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建造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建筑物时,我们就必须正确的处理好文化、历史、风俗、民族习惯等人文因素对建筑产生的影响和渗透。有了这个思想的明确指导,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才能得以很好的结合。

结语

西安市的仿唐建筑是设计师努力探索的结果,它们将给西安乃至全世界人民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西安市仿唐、仿古建筑,如大唐西市项目,大明宫遗址项目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对于这些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仿古项目而言,探寻已有项目的精华,弃其糟粕,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以上拙见,借以参考,全当抛砖引玉!

猜你喜欢
大雁塔西安市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大雁塔
大雁塔即景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123的几种说法
跟着我的脚步去旅行——西安之旅第一站:大雁塔
唐文化符号在现代广场景观中的应用——以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