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辅导员工作探析

2009-07-09 20:08李群如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大学生

李群如

[摘要]本文针对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开展与辅导员利益实现的原则下,采用完善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实现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事业的新跨越。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辅导员工作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落实教育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的指示精神,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于2008年9月组成了调研组,对信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等10所河南省高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情况进行了考察。笔者做为本次调研组的组长,对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指导学生职业发展实训活动,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咨询辅导,以及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融合的意见和建议,供高校在组织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中参考和借鉴。

辅导员工作是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基石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辅导员工作是一种高等正相关的关系,调查显示,辅导员队伍已经成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主力军。

1.辅导员队伍承担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

在调研的10所学校中,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教师为198名,其中专职教师3人,占1.52%,兼职教师195名,占98.48%,在兼职教师中,辅导员148人,占整个教师比例的74.74%。辅导员承担的课程贯穿了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全过程,其中,大一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大二、大三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等课程教学和专题讲座,大四进行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

2.大学生职业发展实训教学主要靠辅导员工作来实施

辅导员利用第二课堂和假期时间,辅导员组织了大学生的职业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一年级以社会认知为主题,二年级以职业认知为主题,三年级以职业体验为主题,四年级以毕业实习、求职择业为主题。

3.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

辅导员队伍利用校内的电视、广播、校报、橱窗、横幅等媒介,营造职业教育氛围。利用网络学堂、职业测评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信息化服务。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征文、演讲等活动,增强大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4.辅导员是大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咨询辅导的主要承担者

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发展问题的第一收集者和指导者,了解学生的优势,使辅导员在咨询辅导中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效地平弥补了专职咨询教师的不足。

5.辅导员在毕业生求职择业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校企合作、定单式培养等工作主要是通过辅导员来完成的,辅导员指导毕业生理性择业;联系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指导学生如何撰写求职信和参加面试,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等,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熟悉和最信赖的教师,毕业生就业后的心理适应问题、行为适应问题、专业技术能力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适应问题等,大多愿意与辅导员交流,因此,辅导员在指导毕业生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大和关键的。

辅导员队伍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制约因素分析

1.辅导员队伍建设数量不足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高校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按1:120.—150的比例配置,由于高校学生的增长建设高于教师的增长速度,政工人员的增长速度又低于一线教师的增长速度,调查显示,几乎没有一所学校符合这个比例。据河南省教育厅2005年全省高校政工人员的调查情况反映,当年河南省大中专院校政工人员共有2733人,其中专职人员858人,与在校生的比例为1:332,专职辅导员与在校生的比例约在1:500左右。

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制约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开展和教育质量。学生管理的内容与日剧增,限制了辅导员在时间和精力上向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投入,辅导员数量的不足,影响了辅导员进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质量。譬如在辅导员承担的课程教学中,2008年秋季10所学校的148人中,有51人为第一次进行课堂教学,与2007年相比,辅导员流动率为34.46%,据某校对2008年秋季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情况督查看,在第四、第六和第七周中,督导员应上38次讲座课,实际检查结果只正常上了11次,占28.95%,调(停)课率为71.05%。

2.辅导员队伍质量不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要求

目前的辅导员队伍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差距是明显存在的。调查显示,单就参与课程教学的148名辅导员中,平均年龄为25.47岁,平均校龄为3.55年,在职称构成中,具有讲师职称的为11人,占7.43%,助教职称137人,占92.57%。这样的质量情况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10所学校的60名学生座谈中,92%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很有必要,但58%的学生对面前的教学质量不满意。学生们认为,一是教学组织松散,逃课率高。没有上过一次课的学生达到19.55%,有86.16%的学生没有受到就业指导教师的单独指导,21.51%的学生没有进行任何的职业生涯规划,83.24%的学生没有进行过模拟招聘,56.7%的学生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不了解;二是与社会实践联系不紧密,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教师上课就是放课件,解释课件,缺乏案例分析。经验分享,互动沟通。面对面咨询等教学形式,学生不满意率达一半以上;三是职业实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有47.52%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职业体验活动,有过职业体验的学生多数对教师的指导效果不满意,72.4%的学生认为就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经验上,学校和教师应多给学生制造实训和亲身体验的机会,像职场礼仪、职业交往、求职面试等单靠课堂是学不会的,学校应拿出70%的教学时间放在职业实训上;四是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跨度大,参加的教师多,学生们表示,用卷面考试的手段不合理,有的毕业生已经联系到了就业单位,只需签就业协议,但就业指导课不及格拿不到毕业证;有的学校采用考核方式,写一篇调研报告,缺乏约束效力,学生表示上不上课都没有影响。

3.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管理失位

辅导员在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时管理失位的现象比较普遍。辅导员在进行课程的教学时,受教务处管理,在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受学生处领导,在从事毕业就业工作时,受招生就业处领导,在进行个性化咨询辅导时受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管理。多头领导使部门之间协调的工作量巨大,也造成了辅导员在实际工作的困难,比如,辅导员进

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专题讲座教学时,二级院(系)的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认为是教学工作,应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副主任)来管理,而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副主任)不熟悉辅导员情况,在课时安排、教学督导等方面困难重重。再如,辅导员参加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其经费就很难解决,教务处则认为这是教师培训,培训费应由教务处在教师培训费中解决,教务处则认为辅导员属学生工作队伍,其培训费用应由学生处划拨。

4.辅导员队伍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滞后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要求全员化参与,客观上造成了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在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辅导员教学工作管理、劳动报酬制度、辅导员发展制度等方面极需完善,这种缺乏制度保障的现象成为制约辅导员队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与辅导员工作的紧密结合,辅导员队伍积极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目前高校开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可行方式。学校要结合自身世纪,建立起辅导员队伍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运行机制,切实际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效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整合管理资源,构建科学、高校的管理体制

建立校级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心,实施对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心,是集教学管理、研究和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的管理平台,通过下设大学生职业发展教研室、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研室、大学生职业发展咨询指导部、教师培训部和大学生职业发展实训部等,把辅导员参与的各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纳入到相关的管理序列中。

实施以上二级教学单位为主体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制。各教学院(系)要设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办公室(可与学生工作办公室合着办),作为负责本单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对辅导员进行直接管理的基层教育单位。办公室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学生规模,可甚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知道课程教学教师岗等、创业教育教师岗、职业实践知道教师岗、就业指导与服务教师岗等,具体规划和实施本单位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办公室受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心和教学院(系)的双重管理。

2.构建辅导员队伍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动力机制

(1)思想动力

强化辅导员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是建立辅导员工作动力的基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状况,是他大学期间的主要关注点和核心利益点,也是辅导员工作的着眼点。把握了大学生职业发展这个主题,辅导员在从事思想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与学业知道、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上,辅导员应深刻认识到,开展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既是本职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取得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

(2)利益动力

尊重就业指导教师的劳动,建立起利益驱动机制,它既是体现教师劳动的重要指标,也是促使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就业教育的重要动力。首先,对于在就业教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在各种场合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在干部选拔机制中予以充分考虑。其次,制定符合教师劳动投入的报酬标准。再次,为教师个人的进步拓展空间。对于教师在教材编写、论文发表、进修培训、经验交流等方面,予以鼓励和支持。动力机制建设增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就业师资队伍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3)制度动力

在辅导员管理制度的总体框架下,要完善和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应列入其职责范围之内。要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详细规定辅导员在教育教学的每个时段,应做什么工作,采用什么形势,实施什么样的手段措施,达到什么的教育目的和效果。二是工作量计算单列。在原来辅导员工作量核算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工作量核算方式,计算辅导员参与大学职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工作量。如,课程教学计入教学工作量;指导学生职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活动、开展个性化咨询辅导工作等,计入实训教学工作量。三是就业指导教师身份转评。对于从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的辅导员,在符合教师条件的基础上,由学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心和教务管理系统联合考核,将其转为就业指导教师身份,列入教师管理序列中,参与教师职称评定(河南省已在2008年将“就业指导”列入教师职称评定范围)。四是绩效评估。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的不同内容,制定综合的考核标准和考评办法,由校学生工作管理部的牵头进行考评。

(4)大力开展培训活动,提高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

一辅导员培训工作应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全员培训的方式,以提高辅导员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的,争取在2—3年内完成一个培训周期,二是以部分具有发展潜力的辅导员为对象,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学校的教研能力和水平。

辅导员培训的形式主要有: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学术交流,专题研讨等活动;开展校际交流,组织辅导员到典型学校参观访问,调研考察,教学观摩,或送派教师进行进修活动,开展校企合作,组织辅导员到企业考察调研和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建立稳定的师资培训基地。

(5)构建研究平台,组织辅导员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是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凝聚力,提升辅导员职业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举措。学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可以利用内部刊物、工作通讯、网站、论坛、培训实验基地、专业团体交流中心等形式,组织辅导员队伍开展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如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课程体系问题;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问题;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模式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问题;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职业实训、职业体验的组织管理与指导问题;个性化咨询辅导的开展问题等。

猜你喜欢
辅导员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