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统招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09-07-09 20:08胡海燕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民办高校新生

胡海燕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民办高校统招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PI对某民办高校1178名统招新生进行测试。结论:①民办高校统招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②影响民办高校统招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气氛和性别。

[关键词]民办高校新生UPI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学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民办高等教育作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有关民办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通过对某民办高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进而了解目前民办高校统招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某民办高校07级统招本科1178名新生,入校时间为1个月。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岁。其中,男生387人,女生791人。

2.方法

本次测试为计算机测试。采用樊富珉等修订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评估大学新生

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由3部分构成,第1部分是基本情况,第2部分是大学生人格问卷本身,由60个项目组成,包括4项测伪和56项症状,全部为“1是/0否”二值变量,第3部分是4个附加题。根据每一部分得分及回答情况可将大学新生分为三类:Ⅰ类,明显心理问题;Ⅱ类,可能心理问题;Ⅲ类,心理健康。

3.统计分析

测试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1.民办高校新生UPI测查结果

本次普查共测查了新生1 178名,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筛选,Ⅰ类学生343名,占总人数的29.1%;Ⅱ类学生362名,占总人数的30.7%;Ⅲ类学生473名,占总人数的40.2%。

2.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频数分布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UPI 三类在性别、城乡、独生与多子女的学生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家庭氛围上,Ⅰ类和Ⅲ类的学生比例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即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家庭氛围不和谐(包括冷淡、暴力、争吵、溺爱)的学生(54.5%)要多于家庭和谐的学生(22.9%);心理健康的学生中,家庭气氛多呈现和谐的状态(45.7%)。

对UPI总分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我们发现性别、城乡、家庭氛围同组的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两比较后发现,Ⅰ类学生UPI总分在性别、城乡间,家庭气氛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女生分数高于男生,农村学生的分数高于城市学生,家庭不和谐的学生比家庭和谐的学生分数要高;Ⅱ类学生的分数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5)。

为了更好的分析性别、城乡、家庭子女及家庭气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又对这四个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男女生、家庭子女数量、城乡及家庭氛围有线性回归关系(F=23.104,P<0.01),其中与性别负相关。由标准化回归系数看出,家庭气氛即家庭是否和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其次是性别。

讨论

1.民办高校统招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3.79%~26.14%之间,并且大学生的精神疾病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对于新生,一年级新生是大学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由以前熟悉的地方,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大学,所以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要大的多。通过对UPI结果的筛查,我们发现:有29.1%新生存在明显心理问题学生,30.7%的新生可能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新生只有40.2%。可见,民办高校统招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需要引起我们学生工作者强烈的注意。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有文献报道显示,和睦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7%,而父母经常口角家庭者检出率为17.5%,离婚家庭者检出率为17.7本文研究结果与以上文献报道一致,家庭气氛即家庭是否和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在气氛不和谐(冷淡、暴力、争吵等)的家庭中成长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其次是性别的差异,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女生要多于男生。对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状况也是有差异的,农村的学生得分要高于城市,但是差异不明显。而以往调查中认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并没有发现这样的结论。本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民办高校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生娃萌萌哒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