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自刎乌江的三种解说

2009-07-14 03:11周丁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品评李渔乌江

两千多年前发生的“项羽自刎乌江”事件,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汉兵追项羽至乌江,有亭长舣船以待曰:‘江东虽小,亦足以王,愿急渡!羽叹曰:‘藉与江东子弟八千而西,今无一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以面目见父老乎?遂自刎。”对这一著名历史事件的评说,从古至今至少有三个说法较有代表性,下面一一转述,并试比较之。

第一种说法慷慨豪迈,也最为著名。这是宋代李清照在那首有名的五绝诗里说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种说法的特出之处在于突出了一种孟子所倡导的浩然之气:为人当顶天立地,绝不苟且偷生,当道义与生命不可兼得之时,取义而轻生命。李清照是诗人,重豪气与节操,故对项羽面临生死关头,或为人杰、或为鬼雄之举极力褒扬之。且当时的李清照身处风雨飘摇的北宋南渡苟且偷安之际,以诗句评说项羽,意在讥讽北宋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同时也是鼓己之气,鼓人之气。“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虽然李清照自己为了避乱是过了“江东”的,但诗中表现出来的气节与操持,得到后世普遍的认同。

第二种评说是清代李渔在《论项羽不渡乌江》一文中做出的。从人情世故的角度来考察是李渔之说的特出之处。李渔长期行走于江湖与市井,是深谙世道人心之江湖文人。江湖多险恶,生活多世故。他认为项羽之所以当初不肯渡乌江并不是因为要保持气节,也不是因为要展现自己的英雄本色,而是怕被划着小船在江边等候要接他过江的那位“亭长”生擒。理由是:战乱之时岸边小船上怎么会有人专门等候?汉兵追赶到江边了,江对岸已成恐慌之地,一个“亭长”不“随众避兵”,孤身一人等在这里,还用甜言蜜语来诱惑,“虽曰非奸,吾不信矣。”最后还总结说:项羽“为得志之亭长所追,复有一亭长蚁船以待,此而不疑为奸,必其为无心肠知识者。”意思是,如果连对这其中的凶险都看不出,那不是傻吗?所以项羽给自己做出的抉择是:“与其死于亭长之手而为天下笑,无宁死于自刎之烈否?”此议论虽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似乎也能够自圆其说。

第三种说法见于今人易中天先生的《品人录·项羽》。易先生认为项羽死前曾有过十分英勇的表现。身处绝境的项羽并未立即颓然自杀,而是展开了一场英勇无比的“最后一搏”。好像彼时的项羽是铁了心要将自己的英勇留给后世的人们看。给我们的感觉是,作为“力拔山”“气盖世”的项羽,不奋起厮杀一番,不左右奔突一番,不杀敌无数,不弹尽粮绝就“自刎”了,英雄就不能完满谢幕,这较突出地展现了我们民族追求“完美英雄”的审美习惯。易说对顶羽之死进行了“戏剧化处理”,重故事情节,眉飞色舞说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但是,虽然也似有所本,却有刻意迎合、演绎稍过之嫌。

比较三种解说,笔者认为,它们较集中地反映了后世的人们品评历史人物与事件时三种较普遍的心态:诗人性情、江湖心态、英雄主义。李清照代表的是诗人心态:常常是只追求说得到,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但做不到也应该说,人世间需要义气的跳荡,需要壮怀的激烈,需要对崇高、伟大、高贵等品格的击节赞赏。李渔代表的是江湖心态:江湖多陷井,吃亏吃怕了,凡事多从坏处想。此种以人情世故的经验审视过去的心态,虽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且心理也不能说不灰暗,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似乎也能自圆而成其一说。易中天的说法是英雄主义的代表:当后世的人们渴望英雄、呼唤英雄的时候常常爱去历史中找寻,同时常常要将历史中的英雄充分英雄化,充分美化。易说虽然有“秀”的成分,说书的味道,但确实满足了大众需要“完美英雄”的心理。

为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无论什么人,品评古代人与事,请注意“回声效应”,你在品评古代人事的同时也是在对自己实施一种“品评”,因为在你的品说之中,可以折射出你自己学识与品格的高与低。并且在透露出你自己优点的同时,也在暴露你自己的缺点与弱点。现在是一个以说史为时髦的时代,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值得我们关注,但我们应该记住,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我们应该郑重对待历史。

周丁力,男,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编辑,兼职讲师。

猜你喜欢
品评李渔乌江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行吟乌江
吊乌江
中国画品评的现实意义
诗与美
让学生在个性体验中学习数学
乌江,乌江
回忆之城,泪雨之城
倚帝客
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