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丽舞剑:如何消灭制度成本

2009-07-17 03:48
当代贵州 2009年9期
关键词:成文贵州成本

杨 柏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行为的“守戒”与服务供应的到位,会使相当一部分“制度成本”转化成企业利润。而消灭制度成本,会使金融危机下外销转内销的企业更容易撬动内需这个大市场。

刘克丽是我在贵阳龚家寨一起长大的“寨小”,差不多二十年没见了,这次在深圳重逢,听人介绍她是“国内IT界第一个用自己名字命名专栏”的记者,这让我既欣慰又感慨:贵州其实是很出人才的。

克丽曾在万山生活过,在松桃下过乡。带着多了解一些这个女知青的想法,我打开了她的博客,一下子就看到了她刚写就的博文——《消灭制度成本》。克丽说,“金融危机就是全球金融制度付出的制度成本”。她观察到金融危机中一些外销型企业转内销,反而发出“开发国内市场比国际市场难”的叹息。称这叹息饱含了对国内市场“成文的与不成文制度成本的一腔怨恨”,提出当下应对金融危机,“正是消灭制度成本的好时机”。

不知克丽所说的“成文的与不成文的制度成本”,是不是就是指张五常的老师科斯提出的那个交易成本?如果是,这个概念就非常巨大且极其深刻了。比如,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单维追求GDP粗放型经济生产方式对环境与资源不正常的消耗与破坏,回到全球共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如果粗放方式也是一种“制度成本”的话,那消灭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改革任务。

记得三十多年前,克丽差不多每晚都在我家窗外的篮球场上舞剑。她所说的“消灭制度成本”,使我与如何让贵州摆脱贫困联系在一起。当今贵州人均GDP仍然稳居全国倒数第一,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疑惑有没有一个多少导致贫困的“成文与不成文的制度成本”,抑或是一种因袭的习惯在里面?

我想答案是明确的。因为我们的经济体中因制度信息的不完全,存在许多过高的成本。比如前两年我关注比较多的,我国物流业成本占产品销售总额的16-17%,普遍高于发达国家10-11%的水平。消灭了这些多付出的5-6%的交易费用,经济就会踏踏实实多收入相当于200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百分比。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为6.1%,广东为5.8%。

贵州改革开放30年。走在全国前面,主动消灭制度成本,最漂亮的是“走了独木桥”——人民公社作为行政架枸转变为乡。结果显示,除了这一点,什么都没变,人还是那些人,地也还是那些不争气的地,但从此有了饭吃。我最近重读《凝望山之脊》,又看了一遍刘学洙同志写的回忆当年的省委书记池必卿不动声色,“不搞两条道路斗争”,保护老百姓搞包产到户的文章。不禁感慨,在那个年代,是什么原因,使池必卿们如此勇猛奋进。

由于省情特殊,贵州还是一个出奇事的地方。比如2007年底,媒体传出的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一枚公章分五瓣的故事——发票只有盖了合在一起的印章,会计才会据此作账报销。一举提高了“公款”使用的透明度与合理性。看似报销几十块钱,要凑齐一枚章,提高了协调成本,但“破”章机制实质是授权代议民主。它在一定程度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实现了“权力制衡”,消除了权力缺乏监督造成的“沉没成本”——哪怕这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占便宜。

我有时甚至怀疑,圭叶村合盖财务审核章,这个故事是否太精致了?但却愿意相信这是个微观层面,靠民间智慧消除制度成本,缓解贫困的极为罕见的“经典个案”。它包含的信息,实在是太多太深刻太戏剧性了。这也让人很容易联想起,2至3年前新华每日电讯刊发的一篇说浙江“资本自由度第一”的电稿。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2006年公布了一个《中国各地区资本自由化指数》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30个省区市中(不合西藏),浙江省资本自由度高居全国之首。“市场一成本=利润”。浙江民营企业在31个统计大类的制造业中,除了国家绝对垄断的3个产业外,都迅速形成了产业集群。这隐含着政府行为的“守戒”与服务供应的到位,使相当一部分“制度成本”转化成了企业利润。

经济学原理中,“制度成本”不仅风险大,而且还非常隐形,常发生在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受一定社会结构所影响。一旦制度成本居高不下,那企业的利润就微乎其微,甚至赔本还赚不到吆喝。

猜你喜欢
成文贵州成本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哲理漫画
贵州教育出版社
多与少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