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歌“花儿”的创新与传承

2009-07-28 05:55武宇林
群文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民歌花儿音乐

“花儿”这一流传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的古老民间歌谣,有着悠久的历史。“花儿”民族色彩浓郁,其歌唱者有汉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以及中亚的东干族等。其歌唱内容包罗万象,记录着中国古今的社会现象及平民百姓的情感世界,犹如一幅通俗而生动的历史画卷。其创作中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法与《诗经》中的“赋”、“比”、“兴”相媲美,被誉为西部地区的“诗经”。其歌词结构、韵律体现出极强的口头程式,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其词曲优美,韵味奇特,既高亢、粗犷,也不乏悠扬、委婉,体现了多民族、多元性文化生活的丰富性。跨地域、跨文化、跨民族、跨时空的“花儿”民歌,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包容性,是西部多民族地区文化交流、民族和谐的桥梁与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诠释,更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深受西部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喜爱,至今仍不失为西部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各族人民交流思想感情、维系民族睦邻关系、凝聚人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花儿”潜在着失传的危机

数年前,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来,中国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花儿”这一古老的民歌也随之被人们重新认识。甘肃、青海、新疆和宁夏的各级政府以及文教部门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保护和抢救“花儿”。或召开“花儿”民俗文化研讨会,或编辑出版“花儿”资料集成和理论研究专著。青海和甘肃还利用民间“花儿会”的有利时机,举办“花儿”大奖赛及城乡物资交流会等,从而使“花儿会”这一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与旅游观光、商品贸易等有机结合,成为振兴本地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宁夏和新疆由于没有传统的“花儿会”习俗,则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举办“花儿”演唱会,以及西部“花儿”(民歌)大奖赛等活动。一些名歌手还把“花儿”唱出了国门,博得了好评。尤其是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花儿”也名列其中。甘肃莲花山“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青海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和宁夏回族“山花儿”等一起入选。标志着“花儿”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空前的认可,同时也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遇。

然而,就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笔者也发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与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之下,“张口即来,闭口即无”的口传民歌“花儿”,事实上也潜在着失传的危机。笔者在西部各地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目前,“花儿”歌手年龄普遍老化,后继乏人、青黄不接。尽管甘肃、青海等地的传统“花儿会”至今还很兴盛,每年参加者成千上万。然而,透过热闹的表象,仔细分析歌手的个体状况就会发现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以笔者在甘肃岷县了解到的情况为例,参加2006年“花儿”大奖赛的农民歌手绝大多数是中老年,青少年非常之少。歌手们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很多人写不出歌词,也不认识歌词。他们唱“花儿”主要靠模仿,即使唱错了歌词也只能“将错就错”,对一些含混不清的歌词更是无法解释。这就使“花儿”民歌的创作以及正确传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事实上,近些年,笔者在各地“花儿会”上听到的传统“花儿”越来越少,新编的优秀“花儿”也不多见,相互模仿、重复雷同的“花儿”却有很多。在“花儿”流行地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情况。宁夏农村中的中老年“花儿”歌手也大多不识字,宁夏几位名“花儿”歌手年龄都在50岁以上。

目前,西部各地的“花儿”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唱“花儿”的人一般没文化,有文化的人一般不唱“花儿”;唱“花儿”的人一般不年轻,年轻的人一般不唱“花儿”;唱“花儿”的人一般不会说普通话,说普通话的人一般不唱“花儿”;唱“花儿”的地区一般不发达,发达地区的人们一般不唱“花儿”。现阶段,即使出生在“花儿”的家乡,不知道“花儿”为何物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以宁夏2007年举办的“首届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花儿民歌培训班”的问卷调查情况为例,参加本次培训的音乐教师共60余名,都是音乐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或大专毕业生。参加“花儿”培训班之前,“不太清楚花儿民歌”的人数占到70%以上。作为音乐教师,不会唱家乡的“花儿”民歌的人数就更多,约占90%以上。这两项比例说明了宁夏“花儿”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局面。

那么,为什么“花儿”会局限于农村中低文化层次的群体之中呢?笔者认为西部“花儿”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花儿”不仅有娱乐功能,还有实用价值。它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劳动人民生活、生产的百科全书和教科书。通过“花儿”,人们不仅宣泄了喜怒哀乐的情感和情绪,交流了思想及生活经验,也从中学到了历史、农耕、气象、放牧、渔猎等方面的知识及为人处事之道。在农村教育未普及、娱乐活动贫乏的年代,“花儿”曾担负着教育及娱乐的重要功能,是山村群众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及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花儿”的教育功能日渐减弱,娱乐功能也逐渐被电视、电影、广播、流行音乐等现代的娱乐方式所取代。正规的学校教育带给青少年更丰富、更新鲜的知识感受,现代媒体、多元化的音乐也对青少年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古老的“花儿”原有的功能或部分功能及其吸引力势必会逐渐减弱。

另外,随着农村劳务输出人口的增加,普通话也逐步在年轻人中普及,用当地的方言土语所演唱的土生土长的“花儿”将失去成长、发育的语言环境,这对“花儿”的传承不能不说是个影响。笔者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花儿”田野调查中发现,现在农村中唱“花儿”的极少有青少年学生及外出务工者,大多是留守在农村中的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人。而这些中老年人学唱“花儿”的年龄恰恰是在孩童时代,是在跟大人从事田间农活时耳濡目染、靠自然传承而学会“花儿”的。可是,现在的孩子主要时间都在学校,很少和会唱“花儿”的大人一起从事田间劳动,从而也就失去了学唱“花儿”的环境。他们无论从时间上、兴趣上都不可能再顾及“花儿”了。受过学校教育、会说普通话的青少年们更加迷恋的是现代流行音乐,对古老的土生土长的“花儿”民歌往往不屑一顾。再加上在学校的音乐课上也听不到、学不到“花儿”民歌,他们自然就渐渐远离了“花儿”。

现状表明,如果顺其自然,仅靠自然传承,若干年后“花儿”的失传是不可避免的。“花儿”这一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口传民歌,在不知不觉之中,将会随着“花儿”歌手们的年迈、离世,二三十年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人走歌也走”的可悲局面。笔者所调研过的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中的“花儿”目前已基本失传的实例,就是活生生的教训。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花儿”已经面临传承断层、后继乏人的危机。的确,现代文明对于任何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都是一种冲击和挑战。在现代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作为农业社会、农耕文化产物的“花儿”势必受到严重冲击。目前,不仅是“花儿”,我国许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及传统工艺都面临着同样的命运,这种危机使得根植于民间的一棵棵艺术之花正走向一个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终点。目前,国家文化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工程已经启动。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使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这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花儿”的创新与传承的思考

(一)让“花儿”进校园、进教材

“花儿”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要改善“花儿”后继乏人的状况,必须从培养青少年的基础工程入手。不仅要注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应该将传承付诸于实际行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挖掘,提倡在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课程中增加乡土教材。“花儿”是西部地区特有的民族民间音乐,在上述西部各地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应该增加适量的“花儿”教学及“花儿”名曲欣赏。也可以请本地有影响的“花儿”歌手走进学校课堂言传身教。让中小学生懂得“花儿”的唱法和艺术魅力,了解“花儿”的历史,让他们认识到“花儿”是伴随着我国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伴随着民族的兴衰荣辱,伴随着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而传承下来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宁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宁夏教育部门通过层层举办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花儿”培训班,聘请本地原生态“花儿”名歌手为“校园花儿辅导员”,培养了一大批热爱“花儿”的音乐教员,推动了宁夏中小学的“校园花儿”活动。目前,宁夏银川市、灵武市、同心县、西吉县、彭阳县和海原县等地的一些学校,将“花儿”引入音乐课堂、有效地推动了“花儿”的传承。

“花儿”还应该进教材。只有在学校的音乐教材里增加“花儿”内容,再加上音乐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才能确保“花儿”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和普及。这就需要加强编写“花儿”乡土音乐教材的工作,以保证“花儿”音乐教学的实施。“花儿”虽然优美,但就内容以及音域上来说,有许多不太适合未成年人演唱的方面。因此,需要文化、教育有关部门组织开发与研究。编写出在内容上既不失“花儿”的语言风格,又体现各地方特色的新“花儿”(如歌唱家乡的作品);在音乐上既保留“花儿”的音乐风格,又适合中小学生演唱、优美动听、易学上口的好“花儿”。另外,在宁夏南部山区以及西部其他一些“花儿”流行地域的农村学校,笔者主张学生向当地“花儿”歌手学习原生态的“花儿”。因为他们有会讲方言的语言优势,容易学习。尽管有些古老的“花儿”歌词,一时不易理解,但如同少儿背诵古诗词一样,长大后自然会明白,而且终生难忘。这将有利于原汁原味“花儿”民歌的传承。

当然,对于已经熟悉了现代音乐的师生来说,在校园里唱土生土长的“花儿”民歌难免在初期会有一些抵触情绪。但只要经过正面引导,师生们的这种认识是可以迅速改变的。比如,宁夏首届音乐教师“花儿”培训班上,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教师说,以前听“花儿”时感觉很土,经过学习才感觉它的丰富多彩,自己遗憾虽生在“花儿”的故乡,却不会唱“花儿”,也缺乏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另一位音乐教师也很感慨:虽然生活在“花儿”的故乡,但从没喜欢过“花儿”,经过这次培训才有所了解并喜欢上了“花儿”。培训后,很多教师都表示愿意给学生教唱“花儿”,并尝试改编“花儿”。

(二)让“花儿”成为文化产业

西部一些地方政府应该把“花儿”的开发利用当作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文化产业予以重视,通过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加以保护和引导,这是现阶段抢救和保护“花儿”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凡是地方政府重视“花儿”开发利用的,“花儿”的保护情况就相对良好。比如甘肃岷县通过举办“花儿”大奖赛、奖励“花儿”歌手等举措,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唱“花儿”的积极性,也增进了全县人民对家乡民歌“花儿”的认可程度和热爱之情。这样就既满足了城乡人民群众进行民俗活动的愿望,又达到了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等产业的目的,客观上保护了“花儿”的发展。西部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花儿”民俗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划拨一定的财政经费,举办各种活动和培训班,培养歌手、提高“花儿”歌手的文化层次、组织“花儿”竞赛、鼓励“花儿”歌手参加省级乃至全国的民歌比赛等,努力营造适宜“花儿”成长、壮大的环境。这不仅是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让“花儿”得以创新

实践证明,只有优美、新鲜、富于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作品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永久地流传下来。在年轻人看来,古老的“花儿”民歌比起时尚的流行音乐,歌词陈旧,缺乏新意,曲调单一,缺乏现代气息,情感上很难主动接受,这种心理成为制约“花儿”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需要音乐专业人才对古老的“花儿”进行创新、重新改编,不断提升其艺术感染力,使其时尚动听、雅俗共赏,与人们日益提高的音乐艺术鉴赏力相适应,从而使更多的人们尤其是少年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喜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花儿”只在西部农村流行的不利局面。

事实上,我国许多脍炙人口、能够长久流行的民歌大都经过音乐家的精心提炼和加工。比如当今流行的一些深得人们喜爱的蒙古族和藏族歌曲,就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大胆吸收现代音乐元素,创作或改编而成的。还有家喻户晓的“刘三姐”、“阿诗玛”等民族音乐也都是在原有的民歌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西部原生态“花儿”民歌,犹如埋藏于民间沃土中的一块未经打磨和雕琢的玉石,表面还非常粗糙,需要艺术家去粗取精、精雕细刻,才能使它闪闪发光,展现出应有的魅力。与时俱进是民族音乐得以发展和保存的必然趋势。甘肃、新疆等地的一些高校以及文化部门的音乐工作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积极尝试。比如,针对河州型“花儿”歌词一般只有四句、乐曲只有两句,过于短小和单调的缺点,或进行歌词重新组合,或进行曲调的加工延伸,使得“花儿”的曲调变长了,内容变得丰富了,表现力也增加了,更易于舞台演唱。有的还将现代音乐中的美声及民族等唱法有机地融入到“花儿”的演唱之中,大大增强了“花儿”的音乐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有的音乐家还把改良后的中国“花儿”民歌唱到了新加坡等地的音乐会,颇受好评。

创新和改良关系到“花儿”生命力的延续,“花儿”的传承,期待着关心民族音乐的音乐家和文化人的参与。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就有艺校教师、文化馆音乐专业人员及理论研究者们钻研并演唱“花儿”的实例。位于宁夏的北方民族大学以及宁夏大学音乐系的一些大学生,近年来也踊跃参加甘肃省等地举办的“西部十省区‘花儿(民歌)”大赛,并获得大奖。就是说,音乐家与文化人的参与将为“花儿”注入新的活力,使“花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焕发青春。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特别是高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西洋音乐为主流的态势,本土的一些民歌反而得不到重视。正如一位大学声乐教师所言:在音乐专业毕业考试时,学生如果选唱意大利等外国歌曲,即使是唱得差一些,老师也会给较高的分数,认为难度大。而那些选唱民歌的学生发挥得再好,分数却比不过唱西洋歌曲的学生。这种倾向导致学生崇尚西洋歌曲、轻视民歌、不愿意学习民歌。要抢救和传承西部民歌“花儿”,需要更进一步树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理念,营造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氛围,使更多的音乐家和文化人重新认识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价值以及保护民族音乐的重大意义,积极尝试在保留其音乐精华元素的基础上,对“花儿”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良,赋予“花儿”以新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四)让中国“花儿”走向世界

据笔者初步考察,“花儿”不仅是一种地方性的民歌,而且也属于古丝绸之路的文化范畴——“花儿”不仅广泛流传于中国西部,而且也沿着丝绸之路流传于境外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等地的东干族之中。在古“丝绸之路”上,世世代代传唱“花儿”的民族有10个之多,他们共同使用汉语创作和演唱“花儿”,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花儿”流传年代之久、流传地域之广、民间“花儿会”声势之大,世界罕见,引起了海外各国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英文和日文撰写的“花儿”外文专著。勿庸置疑,“花儿”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西部“花儿”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将有利于推动“花儿”这一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使世界文化艺术宝库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简介:武宇林,女,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人文学、民俗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民歌花儿音乐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音乐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穿花衣 唱民歌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音乐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