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英语教学模式让山区的孩子走出学习困境

2009-07-30 09:09徐登贵
中学生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语言英语课堂

摘要:本文就山区中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去进行探究,与各位同仁共勉,找出适应于英语教学发展及课改要求的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改变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为孩子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学模式突出问题能力培养

收稿日期:2008—12—05

作者简介:徐登贵(1971.12—)男贵州省思南县思南中学一级教师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要让我们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落后的面貌,教育必须先行。在山区条件差,生源差,师资力量薄弱,工作任务重,与外界沟通太少,教育观念及模式都非常落后,特别是英语教学方面与外地区相差甚远。但作为山区的英语教师我们所从事的英语教育必须以提高孩子们英语素质为目标,为孩子的终身教育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从事多年的英语教学中,通过不断探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不能片面地进行语法讲解,要加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许多英语教师只重视语法规则的传授,强调语言的分析,轻视语言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学生 “为用而学”、“在用中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且强调以人为本,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体现学生是主体而教师为客体,恰当地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只侧重语法规则的讲授,教育的结果只能导致高分低能,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学的整个过程就只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反而成为了主体。学生们课堂上就一直在被动地去记忆老师所讲解的语法规则。语言知识是为语言能力服务的,教英语是为了教学生如何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组织课堂活动,多创设语言的情景,在一些活动中来学习,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不要过多地做语言知识的练习,要使所习得的语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使语言技能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二、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及简单机械的训练

记忆在英语学习中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把英语学好,在这种偏见的指导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要求学生把所有的词汇、短语、句型及课文完整地背下来,这样,学生得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记忆上。记不住的学生还要受到老师的惩罚,学生们哪有时间去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又从何谈起,学生的英语兴趣久而久之就荡然无存了。于是学生就感觉英语学习是那么枯燥和乏味。在考试时或许能得高分,但这与所进行的课改差之甚远,课改要求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本为本,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死记硬背只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只会被动学习,不会灵活运用,对学习采取消极的应付态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英语学习完全脱离记忆,而是让学生们在记忆中去发现一些记忆规律,在快乐中来学习,从而做到自学、乐学、会学。所以,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努力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选择合适的教具,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不能局限于教材,要鼓励学生扩大学习的视野

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仅仅是教科书是不够的。有不少的老师认为只要学好课本就够了,不必再去看课外读物,甚至有些教师把课外读物看成是 “课外书”,理直气壮的没收读物,训斥学生。其实,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全面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大量的英语课外阅读,多听一些英语听力材料,拓展知识面,增强英语语感。必要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如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跨文化交际与翻译、多看英文电影及电视节目等。

四、要宽容、理解、正确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不能讽刺、打击和伤害学生

有不少老师对学生在运用英语时或作业中所犯的错误不能接受,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同就加以批评、指责,使学生不敢开口,害怕犯错误。本来学习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和完善的过程,加之英语与母语在发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这要求我们教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接纳学生的错误,不能随便地伤害学生及挫伤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与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相适应。此次课改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回答和表达,教师要学会赞赏,学会鼓励,在课堂提问中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和鼓励性原则,要有益于保护并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老师都应该多几分笑脸和宽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教师上课要面带笑容,不要批评、指责学生,否则,学生会对学习丧失信心。在回答问题时,由于惧怕教师的指责而不敢发言,不敢表达,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优势,然后再善意地指出错误。千万不能随意地加以否定、指责等,即使学生的回答与问题根本毫无关系,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帮助、引导,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和激发起学习的动机。通过这样既改善了师生关系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在教学中不能偏弃差生,要多鼓励后进生

在一个班级体中,学生们不可能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学习习惯,不同的智力,因此在学生中成绩就肯定有优、劣之分。但有些教师常认为差生会影响该科的平均成绩,平常总是瞧不起他们,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排斥这些学生。这无疑就暴露出教育的不公平,严重伤害差生的自尊心。这违背了课改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精神,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教育中,切不可放弃所谓的“差生”。相反,对他们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和正确的人生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尽管他们做的可能不尽人意,但教师要学会赞赏他们,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他们在问题的回答中所表现出来的努力,而不是冷落、嘲笑这类学生。

作为贫困山区的英语教师,我们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条件是艰苦的,环境是恶劣的,但我们要用我们的“心”去关爱山区的孩子们,用我们的智慧创造性地培养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认真学习课改理论,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旭远.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 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

3. 陈旭远.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猜你喜欢
语言英语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读英语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