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08-11 09:01仝桂青
当代教育之窗 2009年5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仝桂青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艰巨任务,本文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师的创新和巧用教材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针对一些学生不敢说、不敢问的现象,笔者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但愿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How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the innov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udent ability

Tong Gui-qing

【Abstract】The innovation is a soul of race.The language teaching carry development a student the Jian huge miss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text is from the language teaching of actual set out, shallow talk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how to pass a teacher of innovation and the Qiao use teaching material etc. to development stud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with attain exaltation student of comprehensive the purpose of character.Aim at some phenomenon that the student dare not to say, dare not to ask, the writer put forward oneself of some views, only wish have a help to our teachings.

【Key words】Innovation ability;Frontier spirit;Innovation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1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04-18-0152

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学生的创造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一方面是创新意识,也可称为创新的精神。它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另一方面是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就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独特性等特点。它是整个创造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创造想象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由此可见,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1.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力

古往今来,那些有成就的发明家,他们的创新行为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的激发。快速计算法的发明家史丰收,在上小学时就发现了算术教学中的一个怪问题。教师在黑板上演算习题,习题的数字读、写、看都是从左到右,从高位开始的,而运算正好相反。史丰收问老师:算术能不能从左向右。从高位算起?老师沉思后说:几千年来都是这么算的,课本上也是这么写的,你就跟着这么学吧!不过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发明创造嘛!在老师的激励下,他的创造愿望终于如愿以偿。因此,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必须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地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引导他们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造欲望就会激发起来。

2.教学上要大胆改革,锐意创新

我总是相信这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实施新课程的创新教育教学确有一定的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终于有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如,我教的四(1)班,刚开学是让我很头痛的一个班,每一次上语文课都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总有那么两三个同学无动于衷,后来,我在上课之余,与他们私下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其实他们只是学习成绩差。情况了解后,问题就好解决了。有时候我们并不在教室里上课,而是把学生们带出去,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在乡下的教学可以有很大的机动性,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室外树荫下上课,我时常采用观赏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资源,让他们从最简单的学起来。后来我交上他们这些“冷漠”的小朋友,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他们也变得活泼好动起来了。

3.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在不偏离教材教学方向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出更符合学生的确实可行的教学教案,这才是最好的创新。新教材既能满足教师创造性的教学需要,又能适应学生探奇求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然而,老师要灵活运用教材,教活学生,让学生逐步形成探索创新的好习惯。例如,教材设置的小框内容,附加材料,对学生能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好材料,老师有时可以利用当地现有的实物,多启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创新和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像这样的教材,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能力,要研究语文课教改的方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着眼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我们要利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固有作用,又要加入新的元素,做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