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泛滥前夜:中国救赎大通胀

2009-08-12 10:00刘煜辉
钱经 2009年7期
关键词:伯南克美金国债

刘煜辉

2万亿美债或许是一个谈判的筹码。面对通胀威胁,中国的目的可以很明确,美国必须推倒一切的投资壁垒,向中国人的美金开放,而不是用印钞票的方式来向全球推卸责任。

全球的股票价格大幅度上升超过40%,新兴市场甚至上升超过60%。油价从3月的低位翻了一番,铜价上升超过60%,推动因素只能是通胀和美元贬值的预期。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长期公债利率的失控。事实上,美联储一直在跟长期公债利率较劲,但始终压不下来。2008年11月初美国尝试“量化宽松”超常规的货币政策。伯南克从金融机构大量购买毒资产,总量估计有8000亿~10000亿美元。所以流通中的货币没有显著增加,M2也只增加了一成。

随后,美国优质房产按揭证券和美国国债的收益率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并带动了美国30年期银行按揭抵押贷款利率的显著回落。但好景不长,截至3月17日,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一度攀升到3.01%,比年初已经提高了80个基点。与其在压缩房贷产品的利差上下功夫,不如直接降低国债利率(基准),从而带动整个债券市场的利率下调。

3月17日,美联储宣布未来半年内直接入市购买3000亿美金的长期公债。货币当局直接买公债等于债务货币化(直接印钞),意味着半年后流通中的货币将增加30%,M2至少增加三成。6月8日美国30年国债利率上升至4.6%,比2008年12月18日收市价2,546%上If75%。

到5月7日止,美国国债余额是11.2万亿美金;美国政府估计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的财政赤字为1.26万亿美金;未来75年美国未作拨备的社会保障计划负债已上升至51万亿美元。倘若计算在每年的预算案之内,纳税人每年要付出26万亿元美元;2009年5月14日奥巴马也开始担心“美国长期债务的负担难以为继”。事实上,现在的外部世界也自顾不暇。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开始失控,国债大量供应,利率急剧飚升。所谓第二波海啸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对于天量账单,三条路摆在美国人的面前:

一是找到新财富创造模式,用生产率加速去填充扔向世界的泛滥的美元。在短时间内,这种解决途径并不乐观。二是节衣缩食,压缩财政福利性开支。世界希望美国“卖儿卖女卖资产”向剩余世界融资,而不是扔出花花绿绿的纸。但是美国人愿意这样做吗?第三条路就是零和博弈了,牺牲别人以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谁让它拥有“无所不能”的美元霸权呢。可以肯定的是,市场急跌时,联储会再度出手,入市加大购买公债的规模,再次强行压低长期公债利率。此时的伯南克犹如朝着风车随时准备冲锋的唐吉·柯德。

3000fL仅是开头。由于美国的财政年度从9月开始,真正发债巨峰要在四季度到来(1.8万亿美金)。在此之前,如果联储不及时宣布大幅加码买入规模,恐怕预期也会把国债利率重新推到天上去。

伯南克曾说过,一旦经济好转就停止买债。但市场谁还相信伯南克?理性预期开始显灵,增加的货币将全部直接表现在价格上。对于信用货币的信任若集体崩溃,将导致ETF和贵金属成为最后避险的天堂。

起初,期货的价格受到影响,现货和期货的价格相差巨大一这激发实体经济主体的恐慌,投机者套利的冲动将逐步抹平现货与期货的价差。实体经济未动,价格却被货币推高这是比海啸更惨的局面,联储会怎么办?加息,美国经济依然在恶化。任何提高利率的建议都将会打压增长预期;不收,随着价格上涨则银行的庞大超储就会蠢蠢欲动,货币乘数反弹,短时间内就可能是堰塞湖决口。通胀的实现至失控迟早要成为压垮企业和经济的最后稻草。

中国抗通胀的最大本钱就是高储蓄。中国为反击衰退已经耗费巨大的政府积蓄,几乎占到国民收入的20%。若通胀来临,常规上讲,财力耗尽的中国短期内将无牌可出。即便有高储蓄,中国也经不起这外来的一番折腾。这时候若美国加息,美国人反过来拿着美金就可以到剩余世界来“收尸”。当然,中国也并非就此坐以待毙。中国人应该思考非常规的应对方式:2万亿美债或不得不作为一个筹码来对谈。虽然中国抛美债会带来损失,但是美国会更害怕。“恐怖的平衡”不只是意味着双输,也可能意味着双赢,目的是将美国逼回到谈判桌上。中国可以开出的条件是,美国必须推倒一切的投资壁垒,向中国人的美金开放,以“卖儿卖女卖资产”的方式向外部世界和中国融资,而不是用印钞票的方式来向全球推卸责任。

中国完全有能力敦促美国采取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处理国内债务危机的态度和方式,不能使用利己损人的方式来走出危机。中国的目的是要把美国的投资和贸易壁垒全部推倒。

而实际上美国可以用资产置换来融资、处理债务危机,而不是用印钞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伯南克美金国债
白纸变美金
多多妈的一片心
2018年乘邮轮,这些费用涨了!
财政部进行首次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伯南克称美经济年内见底
伯南克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