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一刻开始

2009-08-24 08:02一考生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09年43期
关键词:颜真卿米芾体味

一考生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曲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久以来遇到的最大困难。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神似程度。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而我自然体会不到。我始终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是否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追寻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调,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从“刷字”中深深触发。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摹遍百家的书法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书法的方向。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繁忙的复习阶段,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厚的资料堆中。但我想有时,我们更应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最本质的快乐。或许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声,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满分揭秘

我们欣赏有体验的文章,因为它会触动我们相似的体验;我们折服于有思想的作品,因为它将我们带上思想的高地。更何况当这两者相遇,体验有了思想的支撑而更加丰盈,思想有了体验的渗透而更加犀利。作者将自己“从艺”的经历写得跌宕有致,所有的情思默化其中,直到那一刻的禅化顿悟,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读来令我们信服。他收获的不仅是艺术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理解。形而下的“困境体验”渐变为形而上的哲思,“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猜你喜欢
颜真卿米芾体味
北宋·米芾《白帖》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大家都是告身帖,為啥你就這么獨特——聊聊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米芾学“字”的故事
劝学诗
石圣米芾的三个纪念地(上)
颜真卿勤学苦练书法
体味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