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科研引领学校跨越式发展

2009-08-25 09:37
中国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关键词:文学社校本培训

雷 江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探求教育本质和规律,并取得科学结论的活动。对于中小学而言,教育科研就是中小学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基础教育本质属性、获取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实践活动。它具有实践性、探索性、创新性、科学性等基本特点。

一、中小学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必要性

1、中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依法治校的历史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指出:教育科研“必须立足于教育培养目标、大面积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素质”。

2、中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21世纪,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源泉,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动力。

二、抓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性机遇,以教育教研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1、以教育科研为契机,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文化”

校本文化包括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隐性文化,还包括校园环境、校容校貌、文体活动等显性文化。其中隐性文化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广安实验学校建校伊始,就把创建“校本文化”列入校本课题,并形成了以“为发展全面奠基、让理想自由放飞、让个性充分张扬”为核心的办学方略。

2、以教育科研为导向,打造一支学者型、科研型教师队伍

我校以《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为起点,构建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⑴目标式培训。即让教师自定目标,自我加压。学校给教师提供几个方面的目标,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目标。这种培训方式的主操作流程是“谈话——目标——过程——测评”。

⑵引领式培训。即以校内外、市内外的名师为榜样,带动教师专业化成长。这种培训方式的操作流程是“观摩——分析——实践——研讨——小结”和“听课——说课——上课——评课——小结”两个层次五个环节。

⑶活动式培训。即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这种培训的操作流程是“目标——活动——反思——提高”。

⑷区域交流式培训。即打破地区、学校之间的界限,以一定的区域为单位,开展多元性、共享性、互动性互补性的教师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操作流程是“协议——主题——实践——总结”。

3、以教育科研为指引,改变了教育教学现状,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围绕着相关的课题的实验研究,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即:备一节优质课、上一堂示范课、评一堂合格课、写一篇优秀经验文章发表、转化一个差异生、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一堂课、读一本教学专著或杂志、作一万字的读书笔记、管理好一个班或一门学科、给学校发展献上一条计策。学校把“十个一”活动作为每位教师的“必修课”,纳入了学校目标考核制度。经过多年的实施,老师们从不愿写变成了自愿写,从怕上公开课到上公开课已是家常便饭,从不会现代教育技术到人人争着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们就能快速地成为教学上的“多面手”。

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下,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不断向学习型、研究开型教师迈进。

4、以教育科研为指导,编写校本教材,将教育研究成果化,通过校本课程践行办学理念

在学校教育科研活动中,我校一直将开发校本教材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建校以来,我校先后编成了《琢玉集》、《跳动的音符》、《博古诵今》(1-4卷)、《新荷集》等校本教材。

例如:广安实验学校为了促使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实施了“诗教”工程。为了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同时,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开展了“每周一诗”的活动。随着我校诗教工作的蓬勃开展,最终编辑成了一套校本教材《博古诵今》(1-4卷),形成了一门完善的校本课程。

5、以教育科研为动力,让特色活动在课题化的同时,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广安实验学校2007年元月成立了校园文学社——飞扬文学社。在文学社活动蓬勃开展的时候,我校申报了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校园文学社建设》,以让校园文学社成为学校思想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成为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平台和展现才华的舞台。

在课题研究的促进下,学校文学社取得了一系列的喜人的成绩。2008年4月,校刊《飞扬》喜获中国语文报刊学会课堂研究分会颁发的校办报刊一等奖。2008年12月,学校文学社网站被中华语文网评为“十大学生博客”。

文学社成立以来,文学社成员在各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已达数百人次。周婷婷、李静、李静等数十名同学先后在《语文报》、《今日中学生》、《小作家报》、《学习周报》、《教育导报·家教周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文学社干部张玉瑶、李琼瑶、彭邦军同学还先后应约在《语文报》上闪亮登场。因为成绩突出,《语文导刊·校园文学》、《学生文摘》、《学习报》等报刊还专题报道过我校文学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新课程改革的春天,我们必将乘着学校教育科研的东风,直挂云帆济沧海。

猜你喜欢
文学社校本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文学社怎么了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会议·培训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紫石花文学社简介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