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策略

2009-09-05 07:22毛丽娜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师生校园

毛丽娜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陶冶和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会产生积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营造优雅环境。构建特色校园物质文化

1、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

学校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应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学校净化是学校文明的第一个标志。在校园内所有的教育活动场所、生活场所都要保持洁净,做到视线内无脏乱,每个师生员工都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绿化则是构建生态校园的重要基础,各景点的设计要巧妙,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注重细节,不放过每一个角落,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建设整洁优美、恬静雅致的校园。

多年来,我校特别注重育人环境的优化,走进校园,一种浓郁的“绿色”氛围向你扑面而来,马上映人眼帘的是那棵挺拔而又有文化气息的标志性大树,两旁的绿化带造型独特,弯弯曲曲,让人耳目一新,绿化带里的草坪种满了各种常青树,那些别具一格的盆景点缀其中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校园四周种满了名贵的花木,罗汉松和银杏树相趣成辉。校园西侧的紫藤长廊已有多年的历史,那密不透风的紫藤叶,粗壮的藤干何尝不是最好的文化写照!漫步紫藤长廊,师生们的心情何等惬意!在这样的“绿色”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每一位师生都会接受校园环境的文化熏陶。

2、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

打造“走廊文化”、“楼梯文化”,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说话,在教学楼的走廊内创设“文化长廊”。综合楼走廊墙壁上的柱子悬挂经典诗文标牌,创设书香校园氛围;在走廊及楼梯墙壁的适当位置悬挂统一规格、制作精美的师生字画、工艺作品或设置班级风采展示栏:每个楼层的洗手间里都设置温馨提示牌(卫生、生活小常识或趣味性的标语);在校门口原有的儿童画廊的基础上适当设置如“校务公开栏”、“教师风采栏”等。综合楼后的绿地上或紫藤长廊西侧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开辟书香长廊或英语角,综合楼后的水泥地上开辟学生活动场所,如乒乓球场。学校各种标牌(处室牌、教室牌、绿地标牌等)精致美观。同时,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课前一分钟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则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

3、各个处室的文化环境建设

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各班师生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办公室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各办公室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认真布置,营造浓厚的办公室文化氛围。学校根据具体标准评选“阳光办公室”。队室是一所小学文明的窗口之一,也可以从队室反映出一所小学文化水平的高低,所以让队室插上文化的翅膀对于学校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校的队室还需要在文化性、艺术性、教育性及儿童化上做些文章,同时也要注重其他功能教室的文化环境建设。

4、努力构建数字校园

积极发挥计算机网络系统及计算机管理人员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及电子政务中的作用,要运用宽带、局域网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以增进交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学校还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全面改版学校网站,精心设计网页,经常更新网站内容,丰富信息流量,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5、改善周边环境,打造“平安校园”

经常与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和社区单位共同配合,及时搞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健康,避免不良风气、行为、文化对学生的身心侵害。

二、培育健康的学校精神,打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

1、打造“阳光、和谐、务实、团结、进取”的向上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我们认真总结本校的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提炼富有内涵和个性的办学理念,通过长期积淀成为我校的学校精神。(1)开展师德建设活动。这个要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开展“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同事要有诚心”的三心活动,使师生凝心聚力。(2)与时俱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唱响“八荣八耻歌”,对师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继续深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3)提高师生的团队精神。在师生中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重点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温暖。

2、打造“阳光、尽责、好学、合作、创新”的教师文化

(1)开展教师专业阅读和校本培训,构建教师文化。结合读书节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鼓励教师阅读专业书籍,促进教师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采取“经验交流(班主任)、案例分析、课堂研讨”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开展以“教师教学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听课、评课,使家长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评选“二小”名师,引领学校校本培训和教科研工作。

(2)开展校本研究。重建教研文化。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专业引领这一形式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落实学校教研组制度,加强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合作;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反思,从四个方面“精彩回顾、弥补追述、教育摘录、教学随想”使大家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学综合能力。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共创和谐的制度文化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制度的形成应该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制定,这样形成的制度才更能显出它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最后才能够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

(1)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这是一项代表教职工心声的制度,学校工会要发挥其职能作用,把这项工作做好。学校行政班子要倾听教职工代表的正确建议,保证学校决策无误、行动无误。学校领导班子主要成员要定期与教职工谈心,谈心主题要鲜明。

(2)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学校要继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教学常规考核细则》、《班主任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安全制度》、《教职工请假制度》、《学生评价制度》等,使其更具有人性化和合理化。

(3)坚持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坚持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依法治校,强化民主管理,才能营造“心齐气顺、共谋发展”的和谐校园。所以我们要推进校务公开,保障广大教职员工对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推动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4、统一学校形象标识

学校精神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所以我校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形象策划并广泛征集意见,进一步完善、统一学校各种形象标识,精心制作并规范使用校训、校标、校徽、校旗、校歌,编辑校报、校刊,制作、美化各类指示牌。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学校精神的熏陶和激励,从而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充分显示出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各处室的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我们将本着科学、创新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为共同构建以“阳光·绿色·书香”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而努力。使宜山二小的全体师生在同一片蓝天下,沐浴着灿烂的阳光,置身于幽静的绿色,品味着浓浓的书香,徜徉于广阔的教育天地中。

参考文献

[1]安文铸,学校管理研究专题,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2]黄书孟,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3]陈孝彬,程风春,学校管理专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师生校园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