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改的几点思考

2009-09-10 04:43孙丽娟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政治课民主教材

孙丽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已经悄然走入了我们的课堂。课堂教学也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感、健全其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但现行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教材的问题,有政治教师自身教学的问题,也有课改政策带来的问题。

在这里,我就自身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首先,教材方面。兰州市现行的初中政治教材为教育科学版,一方面,与人教版教材相比,人教版教材的整个内容体系更完善、结构更合理、难易程度更恰当。如,教科版七年级上册和下册重复设置了“竞争与合作”这部分内容;七年级下册与八年级上册都设置了“远离危险,拒绝诱惑”这部分内容。在笔者看来,虽然重复内容每次设置的目的、角度、深度有所不同,但重复就是重复,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内容归纳起来,由浅入深、一层一层带领学生一次性挖透。现在的学生见闻普遍较广,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他们接受不了。另一方面,教科版教材内容普遍比较简单。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和挑战性;对教师来说,上一节好课得搜集大量的课外材料,加重了备课负担。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偶像与自我”时,仅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学生自己就可总结的非常到位,于是,我又额外设计了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列举两个,“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为什么我们更多同学崇拜的却是明星(流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你怎么看待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现象?”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明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大众的、流行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东西,我们一定要学会思考,避免盲目崇拜。

其次,从教师自身来说,最重要的应加强自身业务素质。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判断、评价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就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养成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新思路。例如:初三思想政治课中讲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这一课时,可利用学生平时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等津津乐道这一兴趣,让学生谈平时所掌握的时事知识,可以相互补充,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从而提高他们上课的高涨情绪,进而让学生讨论这些强国为什么热衷于干涉别国内政,在这种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总结出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追逐利益是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国际形势联系,既让学生关注了社会生活焦点,又掌握了书本知识,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创设民主、平等、活泼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参与,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试题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化而非惟一性,其实质是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民主和平等历来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强烈,这样的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动力。更重要的是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民主和平等的意识尤为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若不体现民主平等的气氛,还使用过去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很可能就被扼杀了。因此,教学方法一定要彻底改变,民主平等也就提到日程上来。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下,努力寻求师生平等互动,学生会无拘无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可能不同却都正确合理的答案。同学们就会博览众长,收到显而易见的效果。例如:探讨“当你看见小偷时,你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学生就有几种答案:一是躲避,二是拨打110报警,三是记住小偷的面貌,四是与之斗争,五是依靠社会力量等等多种多样的答案。使学生知道答案的多样化,培养自己的思维发散性。

第三、结合课改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常规方法外,还可运用直观感知的教学法(图片、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训练法及以探究的方式教学和以情感体验的教学法都值得尝试。

再次,初中政治课改政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今在全国范围内对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方式就是考试,因此,学校教育也带有了一定的功利性。对学生来说,学好升高中要计算分数的科目是最重要的,尤其在九年级,面临升学压力,学生对政治这类“副课”也就愈加的不重视了,导致组织课堂教学比较费力;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材内容比之旧教材已经有所简化,加之学生的学习态度又不是很好,所以学生的政治底子薄弱,这又给高中政治教学无形中施加了压力和难度。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会不断深入,也必然的会随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我仍然坚信,只要我们能正视这些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采取对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必能达到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政治课民主教材
教材精读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