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审丑”的教育

2009-09-10 04:43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葛朗台丑角艺术美

杨 红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名篇。重视和突出这些课文的审美因素,有利于拓展语文教学的视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许多教师从不同角度利用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但却较少从丑的角度去探讨其审美价值。其实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艺术丑角,不能排拆于审美教育之外,他们同样是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审美材料,他们同样具有审美意义。

首先,艺术丑角可以促使学生全面认识社会、人生。艺术丑角 作家通过观察、分析,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丑的本质及其隐藏的社会意义,通过艺术加工塑造出来的。作家塑造艺术丑角,并非是为了展览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而是通过对生活丑的否定,达到对艺术美的追求。审丑,可以认识社会、人生。作家对丑角客观审慎的描述,旨在暴露与鞭挞丑恶。教学中,教师应从美育角度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揣摩作家的意图。阿Q的可悲,别里科夫的可笑,鲁四老爷的可憎,葛朗台的可恶,令人愤恨、厌恶和悲哀。这些艺术丑角丑的根源在于腐朽的社会现实。通过对这些艺术丑角的认识,能使学生了解并痛恨黑暗的社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其次,艺术丑角对中学生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警策作用。人们往往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诫后人,警策他们向美、向善、向真,摒弃假恶丑。但是,如果我们对艺术丑角抱着不可接近的态度,那又是不正确的。艺术丑角同样具有促进学生向美、向善、向真的作用。学生通过对丑角的鉴别,识别出假恶丑,以此来警策自己的行为规范,激浊扬清,去追求美、创造美。

第三,巧妙利用艺术丑角做好德育、智育工作。审丑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利用中学教材中的艺术丑角作为德育的反面教材,可以使学生从“丑”的正面得到教育。周朴园的冷酷自私、王熙凤的尖酸刻薄、奥楚蔑洛夫的荒唐可笑都能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以丑引善,从而对善恶加深理解,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严于律已。艺术丑本身是对生活丑的反映,通过教材中的丑角反审,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社会、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四,艺术丑角的审美价值。在艺术上,丑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第一,以丑衬美。塑造艺术丑角的目的在于突出美。以丑相衬,美的会更美。《雷雨》中的鲁大海,爱憎分明,敢于反抗斗争。他形象的美,是在周朴园的冷酷、自私、阴险、丑恶中反衬出来的。《守财奴》中葛朗台太太“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的形象,是在吝啬、冷酷的葛朗台的丑中得到显现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顽固守旧、胆怯如鼠,反衬出华莲卡生机勃勃、勇敢大胆的性格。《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的勇敢、热情和智慧,就在李甲庸懦无能和动摇不定的性格中衬托得更为明朗。以丑衬美,丑角极丑,美的形象则更美。第二,化丑为美。艺术美,不仅在于真实反映生活美,而且也在于真实反映生活丑。作品中丑恶人物的艺术形象同美好人物的艺术形象一样,寄寓了作家的美学评价、美学思想。生活丑的形象进入艺术领域后变成具有否定丑、肯定美这样一种美学价值的艺术形象,这就是化丑为美。“化”就是艺术的典型化。通过典型化,将“丑”很“美”地表现出来。化丑为美的关键在于作家以先进的审美理想去观察丑,否定丑,从而在作品中形成一种对丑进行审判的倾向。这样,丑就作为一种被审判、被否定的对象而具有了美学价值。 别里科夫、 奥楚蔑洛夫、 葛朗台、

阿Q……这些艺术丑的典型在世界文学画廊中,给我们以极高的美学享受。这就说明;真实地反映丑,包含对丑的憎恶、批判与鞭挞,从而使生活丑在艺术创造中转化为艺术美,进而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撞击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情感,使光明的、美好的事物更显其动人。鲁迅“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明的画家。”(毛泽东语)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他深刻地透视平常人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以自己独具的审美理想渗透于笔下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中,并给人以无情的嘲讽与鞭挞。鲁迅笔下的多数人物是丑的,而艺术形象是美的,作家把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材料。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必须自觉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美与丑的具体形象作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从总体上把握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情感倾向。在肯定、赞赏、敬仰美的事物、美的人物的同时,引导学生谴责卑劣灵魂、摈弃腐朽没落的事物。抓住教材中的艺术丑角,有意识地激起学生的情感倾向,使学生认识其可憎、可鄙、可笑的面目。与此同时,深刻认识其思想本质与个性特征,从而使自己的审美意念更广、更深,养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并在求知、养性、怡情诸方面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利用艺术丑角对学生进行教育,能以丑导真。分析鉴赏艺术丑角,学生能了解社会,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获得诸多的社会知识。同时,通过“审美符号”指示的内涵,可让学生获得象征、隐喻、想象、对比、反衬、夸张等多种知识,以及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方法。只要教师能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艺术丑角,让学生“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定能开阔视野,启迪认识自己,形成创造才能,更为深刻地鉴别出现实生活中的美丑,促进智育发展。

中学语文艺术丑角的意义绝不仅如此,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以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能只知引导学生鉴赏美而忽视了“丑”,艺术丑角同样具有审美意义。

猜你喜欢
葛朗台丑角艺术美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丑角
对丑角之美的演绎分析
丑角
唐玄宗演戏丑角沾了光
我的“葛朗台”同桌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老葛朗台性格特点及其形象意义
烘云托月月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