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新教材的特点及应对

2009-09-21 09:48
中国德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新教材思想品德青春

万 佳

与以往教材相比,现行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育人理念,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由于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新教材的教育主题是: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新教材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共分八个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单元,内容涉及“成长中的我”及“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蕴涵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几方面的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具体问题。

我认为新教材有以下特点。

1.每一单元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了深化本单元内容的主题探究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感悟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探究活动变成开放的自我教育活动。

快乐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上册第三单元通过“展示我们充满快乐和情趣的生活”的主题探究,指导学生追求富有情趣的生活,充分展示他们每个人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上册第四单元 “共筑自我防护的堤防”的主题探究,是一个总结知识与实践操作训练有机结合、对学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2.围绕学生的生活组织教材内容和设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使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更有针对性。

学生进入初中生活是否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新同学、新老师的关系是否和谐。随着初中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同学对其影响力逐渐加大,因此,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其成长愈加重要;更重要的是,初中是学生自身成长的新起点,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将为其今后的升学或就业奠定基础。新教材上册第一单元主体内容的选材,就从学生的这一实际出发,从班级人际关系入手,把班级中学生的相互熟悉、建立彼此的友谊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把如何建设优秀的班集体、形成班级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并珍惜这个新起点。

新教材中涉及的活动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来源于学生的困惑与感悟。如,在 “感悟青春”部分,教材设计了如下活动:“该不该谈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呢?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是否合适?如果你被别人取笑,你会有什么感受?”“小刚理解的‘酷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酷的?”这些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容易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

3.寓深刻的道理于浅显生动的事例中,或是直观的图片漫画中,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助于初中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在 “学会调控情绪”部分,教材生动直观地设计了三幅“下雨了”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同样面对下雨,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呢?”从而让学生经过思索悟出“情绪与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态度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少年能自强”部分,教材列举了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事例,有助于学生理解“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的深刻道理。

4.以互动开放的问题设计与表达方式,让学生养成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力拓展,有效克服了以往教材绝对化、权威化的倾向。

新教材中设计了很多问题,如:“如果你是李明,你会怎么办?”“你还有其他帮助小玉的好主意吗?”“你会把青春与哪些词相连呢?你还能想到与青春有关的词是?”“画中的同学遇到了哪些险情?你为他们脱离危险想到了哪些好的办法?在我们周围还可能有哪些险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设计,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从多角度来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会极大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过,新教材也有不足之处:第一,内容有重复的地方,如“祝福青春”部分所阐述的“要珍惜青春,它是美好幸福的”内容,在“感悟青春”部分已涉及。第二,有些概念解释还不是很明确,如什么是“自强”。

根据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结合新教材互动开放、重视探究的特点,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讲到“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时,有学生提出“有的生命不具有独特性,比如说克隆人”。针对此问题,我未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最终学生认识到:克隆人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人的外貌等生理特征虽然可以克隆,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这是无法克隆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思考的兴趣,又促进了学生对“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理解。

2.结合新教材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围绕学生的生活组织教材内容和设计活动的特点,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环境的变化,我在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思想品德课上,设计了以下活动:

说一说 “我的感受”

“进入中山一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或:遇到哪些新鲜事)?”

小情境“我的烦恼”

“新学期开始,我是一个中学生了,我感到既高兴又孤单。高兴的是我走进了中山一中学习,孤单的是进入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我认识的人很少。”这样的烦恼你有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小活动“猜猜我是谁”

请每位同学写一份自我介绍,将自己最突出的特点写出来,并将所有的自我介绍交给老师,由老师随机抽取一张念给大家听,猜到的同学迅速举手回答。

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同学间、师生间较好地消除了陌生感,课堂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为学生以后的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让学生自设问题与实施目标教学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提问。

每节课应当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明确哪些道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主要知识点,设计提问,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教学目标要好,因为这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我的具体做法是:在每节课开始时,先让学生看书,鼓励学生提出该框的主要知识点或主要问题,然后我综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而引导学生围绕目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思想品德》新教材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型教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认真研究新教材,探索新教法,用好新教材,发挥其最大育人效能。

【作者单位:中山市第一中学,广东中山,528403】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新教材思想品德青春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选择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