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原点:育人 等

2009-09-21 09:48洁等
中国德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原点苏格拉底学校德育

鲁 洁等

教育的原点:育人

●鲁洁(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要义就在使教育回归到育人的原点上来。当代异化的教育背离了它的原点,失身为经济、政治的奴仆。教育的异化除存在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还由于在思想上被基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所统治。实现教育的回归就要使教育真正站到人的立场上来,以人之生成、完善为基本出发点,将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的根本尺度,用人自我生成的逻辑去理解和运作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4期,约11000字

德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观的现代启示

●冯文全(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观,对我国学校德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的本质观是“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必须关注的基点;人的受动与能动的一致的人的本质观要求“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要把学生看做是德育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体;共性与个性统一发展的人的本质观要求“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在学生的共性发展与个性塑造两方面要保持协调。

《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约8000字

人文关怀的历史反思

●黄万盛(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现在,全球化已经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带到了世界各地,人文关怀正在大学中消失。从人文关怀的历史谱系来来看,在西方,经历了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和海德格尔提出的“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倾听存在的声音”阶段。而在中国,则一直是从“天人合一”一直在人的凡俗存在当中,同时又具有最大的向善的可能性这个向度上来了解人文关怀。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把人文关怀的核心问题提出来,挖掘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给人类以新的贡献。

《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1期,约11000字

论德育的发展流派:理性与关怀

●冉亚辉(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理性德育与关怀德育两大流派是人类文化在道德上差异的呈现,是男女两大性别特征在道德思考上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理性和感性两种思维方式冲突的外现。两种视角和途径呈现了人类德育的复杂性和道德自身的不同走向。两者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来源本质上是对立的,但两者可以在实践中成功融合。

《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2期,约7000字

猜你喜欢
原点苏格拉底学校德育
数轴在解答实数题中的应用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话题:回到原点
苏格拉底的遗憾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7.1 数形结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