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体会

2009-09-28 07:29张成英
办公室业务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分制体会高职教育

张成英

摘要:学分制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而艰苦的工程,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亦证明如此。该文通过对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的分析,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学分制;高职教育;体会

1.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学分制教学的基本情况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更好地适应航天和社会需要,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结合学院改革和发展实际需要,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从2006级新生开始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

我院现有五系一部共33个专业,主要以机械、电子类专科专业为主,所招学生来源于全国20余个省市,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生背景、学习目的、兴趣爱好、就业方向等相差很大。为能有序推进学分制改革,首先,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给学生讲清楚推行学分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与学年制教学的主要区别、主要要求等。其次,以专业为单位,开展讨论,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共收集到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300余条,学院经过论证,采纳了140余条,其余的逐条地向学生作了说明,并形成了一致意见,最后形成学院的实施方案。第三,我们采用问卷不记名调查方式,针对实施学分制过程中必须要了解、掌握、解决的90余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为学院优化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跨专业选修课程、操作技能培养、特殊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个性爱好、对教师要求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我院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突出了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不失去专业的系统性,即代表每个专业的主体课程不能减少,且学分设置合理,确保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专业素质的系统性。二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必须打破过去规定的“专业与本专业课程一一对应”的模式,给学生创造时间和空间上的机会,设置合理的学分,强制性要求学生在必修课外多修选修课,鼓励学生进行充分地个性发展。三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即有意识地加重实验课、实习课、社会实践课的学分(大部分专业已占35%以上),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院的学分制教学管理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学院总体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实际操作技能提高,校风与学风明显好转。到2008年止,学院已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全国电子技能大赛获2个、2006年全国英语大赛特等奖2名、一等奖1名2007年全国英语大赛一等奖3名,可以说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效果十分明显。

2.我院推行学分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2.1推动教学改革

从学分制的实质看,学分制的产生是建立在选课制的基础之上的,在设置一定比例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照顾到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进度要求。此外,通过自由选课,可以使一部分学生提前毕业或延迟毕业,同时也为在校学生转专业提供了可能。从师资培养角度讲,选修课的开设,也有利于教师发挥自身的专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分制改革的实质在于一方面增强了学习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弹性。2006级、2007级学生各科成绩合格率均在89%以上;学院新开课程105门(均为选修课),其中实习课和技能培训课30余门;学院新增各类课程教师200余人,其中新开课程教师78人。可以说,学分制教学为我院的教学改革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力。

2.2突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特点

从培养目标看,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中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而如何使我院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符合就业市场需要是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学分制改革后,我院反复与四川航天总公司相关部门,四川省人才市场相关机构,广东、福建、上海、北京、成都、绵羊、德阳、攀枝花、内江、龙泉驿等地的40余家国有、民营企业座谈,与36个相关机构、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和人才战略协议(部分专业采取订单式培养),准确定位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划,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放矢开展教学规划和安排,如为能培养航天高技能人材,我们开设航空航天概论、现代机械创新产品分析与设计、动画设计(flash)等课程,既维持学院所设专业的系统和严肃性,也进一步突出了我院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2006级学生,成绩优良率已超过70%,相关机构和企业代表来院考察认为我院学生知识面宽、基础好、技能强,已有92%的学生与接受方签定意向协议。我认为,这是推行学分制带来的变化。

2.3重在学生实际能力培养

从能力培养方面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要着力解决课堂教学和职业训练的关系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因而一方面我们加强了专业课程改革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学分制实行后,实践技能课的学分数大,实训课不认真完成每个课题,实训成绩不及格,学生就得不到相应学分。学生就不像学年制那样到实训室后偷懒,逃课等现象。自从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在实训环节中自觉性大为增强,操作水平也不断提高,给实训教学管理也减轻了负担。2006级,各专业平均实验、实习、实践课课时增加202个课时,人均获得学分68分,人均选修主体专业以外课程7门(其中经济和管理类3门),合格率89%。总体看,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大大提高。

2.4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培养

从生源特点来看,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分制改革实行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结合教师的指导,适当安排学习计划和进度,即可提前修满学分,提前就业;也可延后修满学分,延迟毕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就业的灵活性。此外,学生在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自由选课,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同时,学分制改革的推行后,增强了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参与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人翁意思。教学效果有较大的提高,教学秩序有良好的改变。

3.我院在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教师资源的严重匮乏

推行学分制教学后,随之而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紧张,特别是一些新开的课程师资更加匮乏。一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师生比例失调,需要的专业课程无法开够,部分课程课时受限制;二是教师质量普遍与学院的要求有差距,高质量师资难聘,现有师资有一个较长的成长过程;三是部分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教学质量。这些问题必然给学分制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不能真正实现学分制教学管理中学生既可选课又可选教师的目的,同时会影响学生选课和学习的积极性。

3.2硬件资源不足

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行之后,选修课的增加必然使教室资源、实训室、实验室、选课平台(网络和电脑)等硬件设施更加紧张,必然对学分制的实施质量造成影响。我院在教学方式上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要不断解决课堂教学和职业训练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一般是通过院内实训和院外实训两种方式进行,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主要是以院内实训为主,这就要求学院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相应配套,为学分制有充足的硬件资源作保障,虽然学院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增加了实训室和实验室等,但这远不能跟上学生人数的增加对设备数量的增加。许多教学设施、如机房的机位、图书馆的葳书量以及实训室的设备等都不足,对进一步提高学院学分制教学管理质量增加了

很大难度。

3.3教学服务系统观念陈旧

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不仅是学院教务处内部的事,还需要各个行政部门和后勤机构的积极配合,进而使整个学校的管理真正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应有之意。目前,我院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行政部门和后勤机构的服务意思不强,服务效能有侍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学分制的更好实施。各级管理者对学分制的实质、实施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认识程度不够也制约了学分制更好地实施和优势的更好发挥。如有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对学分制的真正意义没完全理解,导致对教学管理部门的配置不齐,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两校区教学沟通困难等。

3.4教学管理队伍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我院从每年(2003年)招生几佰人发展到现在叁仟多人(不包括进修生,中职生等)。学生人数剧增,层次多,给学院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教学工作永远是高等学校的基础工作,高校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理解为教师的授课工作,还包括大量细致繁琐的教学管理工作。我院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教学管理虽然规范了,但却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如而实行学分制后必须要增加选修课程审查、重修名单多次核对、组织上课、考试等,组织协调任选课的选取、任选课上课安排、以及学分学费的核算、重修名单的提供、重修费的清理、重修成绩的录入等等,使得教务员工作量大大增加,苦不堪言。目前状况是学生有怨气(教学资源不够,想选的课选不到,网络速度慢),教师有怨气(工作量大、不能随时接收新知识,培训时间少),教学管理部门有怨气(工作量大,沟通难、压力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结合实际,建立一支满足推行学分制要求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

3.5相关制度应完善

如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实行后,学生自由选课打破原有的班级组织,不同的年级、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可能同时选同一门选修课,给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又如推行学分制后,学费将与学生所选学分直接挂钩,选修学分多的多交费,选修学分少的少交费,重修的还收重修费,给教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研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适应学院改革发展需要。

4.个人的建议

4.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是建立在选课制的基础之上的,目前师资紧张,是制约选修课开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首先要保证开设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从而深化我院学分制改革工作。一要确保一定的师生比,保证必要的教师队伍数量;二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配备合理的教师队伍,特别在引进教师时要多考虑专业需要;三要在如何留住优秀的年轻教师上下功夫,不要让学院成为教师培训基地,要多送教师去培训,接收新的知识。

4.2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大学辅导员是班级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生活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辅导员深刻理解了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在学分制教学管理中学习,以至于在在学习中少走弯路。所以学院要有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对贯彻学分制,让学分制管理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十分必要。

4.3充分利用好教室资源和后勤服务设施

教室资源和后勤服务等硬件设施也是影响选修课开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扩招的逐年推进,我院面临教室资源紧张的问题,特别是大教室更紧张。如可以借鉴一下其他高校的做法,即如何充分提高教室的利用率问题。如目前很多高校把每节课的时间由原来的50分钟或45分钟改为40分钟,从早晨8∶00到中午12∶00总共可以排5节课,下午从1∶30到3∶50可以排3节课。又如,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可以集中在晚上或特定的两个下午进行。

排课量的加大要求教务部门与各院系的教学员进行协调,各院系的专业课由各系教务员负责安排课程表,全校性的公共课由教务部门集中安排。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各院系二级管理的力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轻教务部门的压力,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和监督管理。

同时学院应该结合实际,加大投入,不断适应学院发展需要。投入的重点应放在硬件方面,如教学场地、实习场地、实验设备等。

4.4加强各部门的信息沟通

我们虽然引进了现代化的选课管理软件系统,选课、改选、补选以及成绩记录等都是公布在网上,可是各部门之间缺泛沟通,特别是财务收费没与教学管理软件衔接,这样教务部门清理重修交费和重修成绩录入花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务部门并没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提高教学管理效能。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管理人员也应有所增加,待遇应该提高一些,让那些年轻人都愿意做教学管理工作。学院的现状是年轻人不愿干教务处工作,各系部教务员经常换岗,工作脱节。教务管理人员的缺乏是显而易见的。

4.5提高服务质量

要正确确定我院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就是服务,就是为实现预定目标和为所辖对象进行一系列服务活动,管理者可以多到教务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教学管理,提高学院教学水平方面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袁祖望.高等教育比较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2]周立春.论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3(3).

[3]陈梦稀,钟毅平.学分制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8).

[4]武荣.学分制与课程体系优化[J].江苏高教,2001(1)

[5]满希明.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1(4).

猜你喜欢
学分制体会高职教育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