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问题所思

2009-09-30 07:55杜锦堂
民主与科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民主

杜锦堂

民主,原本不算问题,既非问题,又何必讨论?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帝制之下,“民”只是被牧的羊群。封建帝王之治的思想行为悠远流长,致使多年是非好恶一言九鼎,谁言民主将被列为制裁对象。时至今日对民主的认识仍仁智相见各执一词。民主决不是万能的工具,而只是有限的手段,这种民主不是目的、貌似上层建筑的认识,仔细推敲不过是不费思索的延袭,一旦成习惯,谬误似是真理。设若民主是工具,则按利益需要可用亦可不用;民主是手段,则可为利益的获得决定取舍。套用俗语,工具、手段论者岂不是见风使舵?

确保共同利益须有民主,欲求民主须有平等、公正,为达平等、公正须有民主政权的保障。换言之,只有在民主政权之下才有平等、公正,才能获得人人共享的民主权益。当着眼于民主的实用性而没有深思民主的实在性,很容易只见其表不见其里,把民主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只有把民主当作权利且又是不可剥夺的权益,属于经济基础的物化,才能理解近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艰辛、不懈追求的价值。东方古国没有民主,不知民主为何物。其实类如民主的词语起自春秋,只是近百年来西学东渐由日本传输了欧洲启蒙运动这一语汇。风从西方来,吹皱东方一池死水,使先觉们忧思国运,寻求救国之道。鸦片战争敲开帝国之门;甲午海战北洋舰队覆没;百日维新终因皇族利益的顽抗而告终;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首倡三民主义,因军阀割据频频战争未能贯彻实现。桩桩件件引得多少英烈发出“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的慷慨悲歌。假若真有柯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五四运动则是爱国反帝震撼国人的警钟,在知识学人看来“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救国导师。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期间说过,“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说得更透彻:“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家心目中的民主,与先进知识分子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

五四运动不仅是新文化运动,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端。五四运动中涌现了诸多优秀人物,形成民国时期学者群。值得注意的是“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仅在学人中张扬,并未深入民间唤起民众,其原因在于国民思想受封建统治和生产、生存方式的禁锢,受制于不断改朝换代终成一统;民主是统治者最害怕的,一旦民主,他们的利益、权势将会消亡,他们对民主采取绝对的镇压。略知西洋史的人都知道欧洲文明源自古希腊—古罗马,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主张回归希腊人本主义,反对中世纪教会禁欲主义,抵制神学和经院哲学,反抗教会钳制自由思想,藐视权威和传统教条。在经历200来年启蒙运动之后,但丁、伏尔泰、卢梭等思想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有利武器,天赋人权和后来《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天生就有不可剥夺的意志”以及民谚“个人管自己,上帝管大家”充分显示了个人欲求的意志,其中包括民主。这些表示个人意志的思想主导了欧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其中也含有疯狂残酷的境外掠夺。此时中国战乱频仍,多少“英雄人物”要“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古今人都有讲“和、同”,西周史伯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诗经》),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同”是辩证哲学命题,既是彼此相关的处世社会问题,更是治国理政关乎人性问题。求必须的“同”,违背人之天性利于政治产生专横。冯友兰先生说“同无反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中和且平”;常言“求同存异”,“同异相间,始有所成”云云。“异”是推动事物发展不容缺的部分,“和”是异与同的相并互触,海纳百川才有容乃大,故而“谐”。上述文字读来绕口,况且古人讲话简约而深邃,留下较大考辨空间,今人解析难免产生歧义,我们姑且理解“和”与“同”表义是民主与不民主。庆幸的是今天我们能讨论民主问题,是因为有了民主环境,有政权、政治的保证。曾记否,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视民主为敌对的资产阶级思潮,有识之士虽心不服也只得噤若寒蝉。

民主,不仅在于形式,也在于实质和效果,普选终需时间过程;民主,不仅在条文,更在于顺乎民心的内容和实践;民主,不是你唱罢来我登场,在于政党能否“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和有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民主,需要时间过程,步履蹒跚,不行;操之过急,欲速不达。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来访使者说过“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人口这么多,地区之间又不平衡,还有那么多民族,高层搞直接选举现在还不成熟,首先是文化素质不行”。这是政治家治国的远见。我们现在稳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正是为向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民主创造条件。读书人不可书生气,一味效仿他人而忽视国情。西方,即欧美的普选和议会制有其历史渊源,200多年实践适合他们自己的国情,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号称礼义之邦的堂堂中国应有大胸怀和大气量。

多次阅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报告始终围绕民主、民生和党建,单有“民主”字样的二十多处,触及民主词语的地方数不胜数,尤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一语惊人,令人发扬踔厉。温家宝总理多次与文化界、教育界及青年学子和工农代表座谈,都涉及民主、民生,并告知政府实践措施。民主气息如和煦春风,徐徐向我们吹来,可掬可拥。当然,这仅是开始,善始者远行无量。

猜你喜欢
民主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中国式民主
美国应该好好给自己补一补民主课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新时代推进党内民主需“内外兼修”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民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民主汇
再说民主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