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竞争情报领域高被引期刊论文的定量分析

2009-10-13 03:29田大芳
现代情报 2009年7期
关键词:篇数期刊论文发文

田大芳

〔摘 要〕本文以CNKI收录期刊中1996-2005年的研究竞争情报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按论文的被引次数,将检索得到的文献划分为高被引文献、中等被引文献和低被引文献。然后从论文作者的机构和地区、来源期刊、发文时间和关键词4个方面对高被引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同时对期刊论文被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竞争情报;高被引文献;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7-0020-04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High Cited Articls on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ChinaTian Dafang

(Library,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41,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tudied the articles on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from the CNKI from 1996 to 2005.First the paper separated the documents into three sorts which were high cited documents,medium cited documents and low cited documents based on the cited times and the contributive proportion.The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data from the authors institution and district,the source journal,the publishing time and keywords.At las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affect factors of the articles which were cited.

〔Key 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high cited documents;quantitative analysis

在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应以单篇文章的具体引用次数来评价论文质量,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1]。任胜利博士撰写的博文“有多少论文没有被引用?”列出了很多学科和我国科技论文未被引率的估算数据,他认为被引用次数是测度论文重要性的“计量仪”[2]。这反映出学者对期刊论文质量思考和关注。论文被引不能完全与论文的质量对等,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论文被同行关注和利用的效果,是反映学术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竞争情报作为情报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借助情报学研究方法与企业实践,近年来发展迅速。经过十几个年头的发展,竞争情报已经由学术研究进入应用实践,已经由高等院校、情报机构进入到工商企业。我国的竞争情报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更注意实践和效益的阶段[3]。从文献[4-8]的研究看,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期刊论文的数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对这些期刊论文被引的情况还没有相关研究,本文选择竞争情报领域的被引次数较多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另一方面要结合这些文献的属性,探讨影响论文被引的影响因素。

1 数据来源

从数据的全面性、权威性、准确性和可获取性等方面综合比较,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时间限定在1996-2005年,检索式为:题名=“竞争情报”,数据来源是CNKI收录的所有期刊。共检索到1 029条记录,经去重及舍弃一些通讯、会议介绍等文章,最后确定954篇文献为高被引文献遴选的数据集。这些文献篇均被引次数为5次,被引5次以上的有339篇,约占总体的36%;被引1次和2次的有259篇,约占总体的27%;209篇被引是零次,约占总体的22%。如果排除自引,则被引较少或没有被引用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为了对比不同数据库来源文献和被引文献的情况,本文还以CSSCI为数据源,检索式均为题名包括“竞争情报”,来源文献的检索时间为1998-2005年,被引文献的时间为1996-2005年;检索到来源文献384篇,被引文献去重后共387篇,均被引次数为2.6次。

图1是分别从2个数据库得到被引文献情况,从中可以看出,2个数据库中被引次数和被引篇数2条曲线都呈现一个反向的趋势,即被引次数多的文献较少,而被引次数少的文献较多;这反映出期刊论文的被引呈现一个集中与分散的分布状态。

按被引频次的累积贡献率和被引次数2个指标,本文将CNKI中检索到的文献分为高被引文献、中等被引文献、低被引文献,每类文献对整体引用的累积贡献率约为33%。其中高被引文献共有62篇,被引次数在17次以上,占总被引篇数的6%。CSSCI的高被引文献确定为42篇,被引次数在6次以上,占总被引篇数的11%,占总被引次数的37%。2个数据库的高被引文献合并去重后共有79篇文献,其中26篇重合;只在CNKI中的文献有36篇;只在CSSCI中的有16篇。这种结果的差异是因为2个库的来源期刊不同,所以期刊论文被引的数据也不一致。 因此,如果要通过论文被引次数来评价一篇论文时,要注意根据评价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作为统计源。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采集难度,本文只对CNKI库中的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

注:被引次数1、被引篇数1的数据来自CNKI,被引次数2、被引篇数2数据来自CSSCI。

2 数据分析

2.1 作者及其机构、地区

科学产出常常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自主选择的学者团体,它由本学科的精英构成,它能为主题领域发展的进步定调子。他们被克莱因命名为特定科学领域的“无形学院”[9]。学术共同体成员往往会关注主题领域的精英,在同等条件下,他们的成果一般优先引用,以增强研究人员成果的权威性。62篇高被引文献去重后的作者数为77人,作者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的47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根据加权被引数量(权重大小见表1)的统计和文献[6-7]的统计结果看,包昌火、段宇锋、谢新洲、陈峰、彭靖里的发文和被引的次数都较多;而沈固朝、邱均平、邱晓琳、赵刚和张翠英的发文量较少,但被引次数较多。由此看出,作者的发文数量与被引数量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从地区看,北京、江苏、天津和湖北的高被引文献数为47篇,占总体的76%;排在前七位的机构分别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这些机构共涉及高被引文献40篇,占总体的65%。从文献[7]的数据看,1996-2005年竞争情报研究的合著作者比例在不断上升,平均为32%。本文统计的高被引文献的合著比例为56%,高出近二十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合著作者的文献被引用的概率相对较大。另外从合著的规模看,目前还主要是以2人、3人为主,3个作者合著以上的数量很少。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发现,高被引文献多数来自于国内竞争情报研究领域的核心阵营,无论从其发文数还是高被引文献数,都处在领先的位置。来自于这些机构的作者的文献被引用的概率要大于其它机构的研究人员。

2.2 来源期刊

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与同行分享的平台。一般情况下,高质量期刊上的文献容易引起学术同行关注和引用。从表2和图2可以发现以下几点:①国内竞争情报领域的高被引文献大部分都刊登在国内情报学领域的权威期刊上。《情报学报》和《情报理论与实践》最为突出,被引篇数占到了高被引文献的53%。这反映了文献被引与学术期刊有一定关联性,即高质量学术期刊上的发文被引的机率相对较大。②期刊发文数量与论文被引数量不一定正相关。如《现代情报》、《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图书情报工作》等发文较多,但是高被引文献较少。论文评价是对个体的评价,期刊评价是整体的评价,两者在评价的标准、方式等方面都有区别,评价的结果不能相互代替。③对于一种学术期刊而言,通常情况下,其刊载某个主题领域的文献数量与被引的数量呈现正向的关系,但发文数量与高被引文献数量之间的相关性不强。如图2的14种期刊的总发文数和总被引文献篇数归一化之后的曲线基本重合,而高被引文献数与另两条曲线的一致性较差。

2.3 发文时间

大部分文献被引的高峰通常在发文后的2~3年之内,时间越长则被引的机率会逐渐减少。从表3看,这些高被引文献在数量上呈现一个马鞍形分布,以2005年为一个时间点,距离它时间较近和较远的文献被引的数量较少,而距离适中的被引数量较多。如果数据采集的时间变化,则这些高被引文献被引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同时会有新的高被引文献出现。但总的来看,发文时间与文献被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学术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是未规范的自然语词[10]。62篇文献共有关键词199个,篇均关键词数3.2个,去重后共有101个(部分只有英文关键词的去重时转换为对应的中文关键词)。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看,除竞争情报(54次)、竞争情报系统(10次)、企业(8次)、知识管理(7次)外,其它词的频次都很低,这主要是由于数据量较小的缘故。但从表4的内容来看,这些文献的研究内容都是围绕“竞争”、“企业”、“信息”、“情报”和“知识”这几个核心词干展开的。从研究主题而言,每一个方面的深入研究都可能被同行引用;从被引的角度看,除竞争情报系统和知识管理两个方面外,集中于某一个更深入研究主题的高被引文献数量还较少。

3 结 论

英国巴斯大学经济学与国际发展系的John Hudson教授做过一次很有趣味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他以《美国经济学评论》和《经济学杂志》这2种经济类顶级期刊上1981-1997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为样本,试图发现引文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一,他发现,论文的页码数越多(篇幅越长),则越容易被引。第二,假如你的论文是整本期刊的第一篇,则在5%的显著水平上,更可能被引用。第三,被引总量随自引的增加而增加。第四,最有意思的是,含有高被引论文的那一期,其他论文也沾光了,其被引量也跟着提高。这项研究表明,文章被引用牵涉了不少偶然因素[11]。此外,论文被引还可能与刊载期刊的出版周期、是否被数据库收录、期刊的级别等因素有一定联系。

结合本文的统计数据,竞争情报领域的期刊论文在整体上看,是否被引与刊载的期刊、发文作者、发文时间的相关性较强。即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上发文被引的机率较大;学术共同体中的核心作者的文献被引较多;多作者的文献比单作者文献引用的次数相对较多;期刊论文发表后2~3年被引较为频繁。论文研究的主题与被引之间的相关性不强。

对于单篇文献,被引次数多少与刊载的期刊、发文作者、研究主题相关性不强;但与发文时间相关性较强,一般情况下发文后2~3年内被引较为频繁。另外,由于数据库来源期刊不同,不同数据库查询某篇文献的被引次数上也不相同,查询期刊论文被引的数据应来自同一数据库才有可比性。有些期刊论文的被引次数较少,其质量不一定不高,还应考虑文献的类型及其实用价值等因素。“以刊论文”和“以被引次数”对单篇文献的评价都是不充分的,还要结合专家评价等方法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朱作言院士:论文质量评价要看具体引用次数[EB/OL].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0/212134.html,2008-11-20.

[2]任胜利.有多少论文没有被引用?[EB/OL].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zcontent.aspx?id=42720,2008-11-15.

[3]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08年第四期“学科热点栏目内容”[EB/OL].http:∥www.lis.ac.cn/download/LISzNET/2008-04/学科热点.pdf,2008-11-20.

[4]田海云.90年代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计量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1,(1):27-28.

[5]吴潇.竞争情报论文定量分析及趋势预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5(6):438-440.

[6]岳凌云.1989-2005年我国企业竞争情报论文的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6,24(4):550-553.

[7]刘冰,张洁.对十年来我国竞争情报文献的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6,24(10):1527-1531.

[8]张祖坤.竞争情报科学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6,(5):22-24.

[9](美)埃利泽•盖斯勒.科学技术测度体系[M].周萍,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1.

[10]叶继元.学术规范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3.

[11]武夷山.文献引用的可控与不可控[EB/OL].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zcontent.aspx?id=16805,2008-12-20.

猜你喜欢
篇数期刊论文发文
健康促进视角下社区花园支持性环境营造研究
——以澳大利亚莫斯维尔社区花园为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LaTeX模板的研究与实践
《国际航空空间摘要》(International Aerospace Abstracts,简称 IAA)2015年上半年按 IAA 类别收录的内容介绍在40行以上的篇数情况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相关性研究
2012年《资源导刊》发表各县(市、区)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