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提高日语课堂效率的认识

2009-10-14 08:52蔡曼玲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日语教学课堂效率教学方法

蔡曼玲

[摘要]有效的课堂管理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其中课堂时间管理是基础。有效的课堂时间管理既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时间保障,也能为其它的课堂活动提供其所需的时间,通过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日语教学;课堂效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061-01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素质教育目标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化解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如何合理科学把握课堂教学时间结构,把课堂教学由过去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使学生主体地位和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较好落实呢?如何在有限45分钟时间为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多年来一直探索的课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重视语言的作用

众所周知,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思想理念确定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日本的民族文化具有“间”与“和”的重要特征。“间”、“和”表现了日本人行文处事、人际交往的理念,它对学生学习日语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因而要在课堂上渗透文化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方面,通过对教材的疏导性分析,归纳整理重点、难点,在语法句型及词语的讲解中力求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书本内容与社会相结合,在学习日语的同时加深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了解。用简洁明快的授课风格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二、发挥多媒体在日语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事实材料,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单词、语法用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表达,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日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用日语思考、用日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和习惯。多媒体设备还可以为日语教学提供更多的各种影像资料,更丰富的在日本实地拍摄的素材,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日本的风情风貌,以唤起学生的体验,从而构建新的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声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能力。

三、优化课堂结构

高效的课堂结构应在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保留一定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教师要引导、释疑。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必须是“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步步求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结构应相适应;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课堂练习要适时、适量、适度;课堂信息反馈畅通,能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节;课堂教学中要有适当的信息密度。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教师通过信息密度的调整来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使他们既不会因为信息的空缺而使思维停滞,也不会由于信息过多而无法接受。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四、渲染气氛,引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好教学节奏的变化,才能弹好课堂进行曲,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把学生分散的精力集中在课堂上。[1]因此,教师应注意尽可能地运用风趣活泼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组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能创造出“鲶鱼效应”,能把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他们对日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中有了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内动力,就能忙而不累,乐而忘忧,能够产生灵感,提高学习效率。[2]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最佳境界。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吝啬鼓励,对学生的成绩要小题大做,树立其继续努力的信心,而对学习中的失误,要抱宽容的态度,允许其存在。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

五、细心研究教学主体,是提高课堂高效率的基础。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确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方略是必要的。[3]教师课前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以及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努力熟悉学生“已知道的”,在课堂上教学中教师就会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使学生有效地“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难以集中45分钟的注意力一直与教师同步,所以,在课堂上合理分散教学重点、难点知识,以适应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的有效时间增多。如果教材中重点、难点知识确实过于集中,在同一课时就要淡化其中的几个知识点,可以在后续的学习复习中提高,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深化教法学法改革,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因而增设探究点,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锐性和严密性,使师生之间产生思维撞击的火花,这样课堂的有效时间会很多。要打破课堂“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鼓励“讲授+启发性提问”的课堂教学,即课堂要有提问。[4]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或知识,能帮助他们进行语言文字与思维的训练,促使其思维的发展,同时能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双边活动,减少学生上课走神的时间。

总而言之,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45分钟的课堂时间是短暂的,而课堂教学的研究是长期而艰巨的,作为一线教师要更加细心研究教学主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深化教法改革,有效地增多课堂的有效时间,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多课堂的有效时间,是师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是教学工作减负不减质的切实保障。为了扎实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研究学生,讲究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邓 涛.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

2 张德江.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5):7~10

3 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

4 彭杜宏等.大学课堂教与学状况的个案观察报告[J].高教探索,2009(2):97~101

猜你喜欢
日语教学课堂效率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日语借词对汉语及日语教学的影响分析
浅析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