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读为本

2009-10-27 10:22刘芬莉
新课程·中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小学生

刘芬莉

纵横书卷,跌宕文章。多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经验。新课程伊始,小学语文教材有了重大调整,其显著特点是:大幅度增加文学作品的比例。教材的这一调整,对广大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读书要求。学语文的经验之谈是: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且课内课外重点都应该落实在“读”字上。

一、诵读背诵

诵读背诵是培养语感的最好途径。学习语文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还得沿用老办法,就是要重视诵读。诵读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的传统读书法。也就是韩愈所推崇的“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意”的读书方法。朱自清先生也在他的《论朗读》一文中说:“从前私塾里教书,老师照例范读,学生循声朗读。早年学校里教古文,也还是如此。”吟诵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言,通过反复诵读,即便学生当时不理解,而通过反复地诵读背诵,也可理解文章地大体意思,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个道理。为了实现熟练诵读,我常常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展开读的竞赛:用录音范读,让学生默读、小声朗读、同桌对读、分段轮读等形式使学生读准字音,读紧凑词语,读通顺句子,达到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二、熟读精思

古人讲:“读书有问,潜心会本文。”读书要讲求“俯而读,仰而思。”边读边思考。“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小学阶段学会阅读比记住知识更重要。尤其是课内阅读课文,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课文较深,有些地方不懂,画下来,需要质疑解难,弄个明白。有的课文深入浅出,似一读乎就懂,没有疑难,但是深入探究下去,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有新的领会。这正如古代教育家朱熹所说的:“读书不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只味也。”读书之法,莫贵于循环而致精。对材料中有些蕴涵深意的哲理散文,慢慢品味,仔细感知,就会读出新意来。这样,原来初读的所谓“懂”,只不过是初浅的,经过研究探讨,才能达到精通的地步。因此,我在教学中,每堂课留给学生的朗读时间不低于十分钟,并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随时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预习时朗读——讲读中朗读——课尾朗读,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读精读的目的。

三、课外阅读

课内练功夫,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指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爱好,有选择地阅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书不能不读。而当代的小学生,是抱着电视长大的一代,与伴随书本长大的成人显然不同。他们课外阅读的现状不能不令人忧虑。有的小学生,小学六年竟没有读过一部长篇名著,有的只知道阅读一些作文习作书籍,课外阅读面狭窄、贫乏,写作时自然依葫芦画瓢,难怪他们的写作水平如此平庸,写文章不能引经据点,纵横驰骋,文思枯竭,写下的文章更是缺乏新意和灵气。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的学生之所以才思不捷,笔下无文,不正是“贫读”所致吗?所以,我常常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给他们留下5个问题:①思题。文章题目是文章之眼。通过看题目、联想、审题、释题来质疑,通过答疑解惑,明白题意。②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句、段、篇中的作用。③分析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在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思想、品德等方面的作用。④透视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见解。⑤抓文章的空白处,析文章详略处理的好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能回答这几个问题,便已对文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写作中加以应用,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有模有样,再也不会为写作而大伤脑筋了。

“读”不仅是阅读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根茎,也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形式。千教万教读为本,教师必须创造条件,让阅读主体能自由充分地亲近、触摸文本。“多读乃借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可见,多读是提高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

作者单位:陕西省富平县教研室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小学生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