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的身价

2009-11-16 02:47陈家萍
百家讲坛 2009年18期
关键词:蔡文姬才情才女

陈家萍

是什么样的女子,让正揣着勃勃野心的曹操于战事之余,时时想起,慨当以慷,终以金璧赎回?

“金璧”是曹操冲蔡文姬才情开出的身价。金璧赎才女,体现了曹操的文化关怀,纯属浪漫主义作风。曹操其实是个很浪漫的行伍之人,他思贤若渴,希望建立一人才网,哪怕那个贤才是女流之辈。由此看来,曹操的文化意识很强,他懂得金璧易得,贤才难求。

曹操还很解人意,提笔亲点鸳鸯谱,将蔡文姬赐嫁董祀。这是他对才女的人文关怀。然而,曹操的赐婚却置文姬于大尴尬。那个董祀,通史书,谙音律,自视甚高,而经历一夫死二夫散父死骨肉分的文姬心已苍老,她将如何迎合这个正值英年的三任丈夫?以她的才名,金璧等身的身价,虽令董祀不敢冒犯,却也难激起他浓酽的欢爱。但历史给了她一次机会。董祀犯事,文姬冒死为夫求情,曹操再次发扬了大男子主义精神,看在文姬的面上,放董祀一马。作为报答,文姬为曹操背诵400部旧藏书。经历患难,这对夫妻才齐眉举案,相敬如宾。

文姬一生,曹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几同于救美英雄。电视剧《曹操和蔡文姬》敷衍二人的乱世情,青梅竹马,乱世佳人,英雄念旧情,有鼻子有眼的,曹操冲着文姬吟“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更为荒唐的是,曹操建铜雀台也是为了文姬。不找出二人的风流韵事,似乎难以解释曹操的金璧豪举。很少有人评价曹操是君子,也无人褒扬他的文化意识,他对让梨的孔融等文化人不乏专制,然而这位“登高必赋”的政治家在对待文姬这位才女态度上,确实够君子,此中折射的“文化良知”,令人感动。漫长的古中国,男人看女人的目光历来那么暖昧,难得有这么一个男人。以文化的目光来打量才女,以金壁来作这位才女的身价,这份认可无关风月,纯粹是直观地再现文化的黄金含量。这是文姬之幸。也是文化之幸。任何一个有文化良知的人,都不要再以男女关系来揣测曹、蔡二人。

史载文姬“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估计花季少女时在乃父蔡邕的文学沙龙中才情崭露,为一帮文人所看好。可惜,文姬幼年曾随遭陷获罪的父亲亡命天涯,16岁嫁河东卫仲道,未到一年,仲道咯血而死,文姬回到父亲身边。继而蔡邕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掳去,时值23岁。她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匈奴12载。我常想,文姬的才情丝毫不逊于李清照,可惜她一生太多灾多难,要不,还可以为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史家评论,蔡文姬个人的不幸“代表了汉末广大动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同时也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恶”。我以为这些评语过于牵强。“天降大任于斯人”——旷世才女蔡文姬,绝对不是为了“代表广大妇女”去吃苦,她过人的记忆力、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创作的五言诗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如果非要选她作代表,我以为“代表广大妇女的聪明智慧才华”更为确切。蔡文姬的意义在于,她提升了古代女子的文化品位,她给“建安风骨”吹入了一股凄美阴柔的风。网上有人评价蔡文姬“受辱虏庭,诞育胡子,文辞有余,节烈不足”,真令人气绝。莫非让她在被掳之日以死殉国么?偌大的华夏服了努尔哈赤,服了皇太极,还让一饱经忧患的才女去“节烈”,似乎民族的繁盛系在才女的贞节上,呜呼,无法可想!这是我们尚未完全进化的文化所露出的狐狸尾巴,当唾之、弃之。

猜你喜欢
蔡文姬才情才女
咏北京冬奥会健儿
观菊赏鹦有怀
观薛涛井感赋
一生三嫁
吟三八妇女节
尊重
蔡文姬(下)
柳枝词
蔡文姬辨琴
书写古代才女的陕北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