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监管机制的思考

2009-12-15 09:09邵明希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工商部门监管科学

邵明希

创新监管机制是履行工商职能的根本所在。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了“四个转变”和“四高目标”的新要求;新的“三定”方案又赋予工商部门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监管、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等新的职责,这些都需要工商部门不断创新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机制是一个综合工程、系统工程,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强化“六个意识”,把科学发展、科学监管、创新监管、安全监管、民生维护、素质提升作为切入点。

一、强化紧迫意识,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把科学监管促发展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发挥好职能作用,才能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到“三更新”:一要更新市场观念。彻底摆脱“命令型政府”体制下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式,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彻底摆脱管理集贸市场的局限思维和监管模式,树立大市场的观念。二要更新执法观念。树立“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管理生命线”的观念,改变“执法就是罚款”的简单、粗暴、野蛮的执法观念,纠正执法不公、违法不究、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问题。三要更新效益观念。坚持以全面发展、德能勤绩、社会效益、群众口碑等标准,全面、准确考核干部,纠正利益与收费挂钩,根除“权力部门化,利益个人化”,强化尽职尽责意识,把科学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工商工作的神圣职能去实践。

二、强化责任意识。把科学监管作为核心职能

科学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监管作保障。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家工商总局党组高瞻远瞩,先后提出了切实做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四个统一”。大力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的“四化”建设,积极推进监管领域、监管方式、监管方法和监管手段的“四个转变”,努力实现建设高素质队伍、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高效能监管、达到高质量服务的“四高目标”。为工商行政管理科学监管指明了方向,是科学监管的精髓。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30年来,取得了“四个基本建立”的伟大成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工商机关必须努力做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四个转变”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把落后的、传统的、随意的监管思维向文明的、现代的、依法的监管理念转变。在推动“四个转变”的过程中,要把“四化”建设作为抓手,对照工商部门的“五大职能”,一项一项寻找在“四化”方面存在的差距,认认真真解决问题。作为规范市场的执法主体,必须要有“管不住市场就是失职,管不好市场就是无能”的责任意识,按照职能定位,紧紧围绕有利于规范市场,有利于培育市场,有利于发展市场的总体要求,对不合格经济主体进入市场进行限制,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取缔,对搞活经济旗帜鲜明地支持帮助。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变过去突击式为主动式监管。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监管机制。

三、强化发展意识,把创新监管作为根本动力

科学监管要不断地适应新情况和新变化,逐步向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的现代化监管转变,由传统的手工监管模式向以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为主的现代监管模式转变,努力实现监管网络化。通过创新监管方式,最大限度地整合执法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有效保证。县级工商部门要始终把深化责任区监管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抓长效机制的建立,全面深化两个层面责任区监管模式:在基层县局层面,做到“五个到位”,即组织保障到位、考核改革到位、制度落实到位、督查指导到位、能力培训到位;在基层工商所层面。设立“五好标准”。即“监管区域划分好”、“监管人员配置好”、“监管机制运行好”、“监管软件应用好”、“监管职责履行好”。加快信息化技术在监管执法和服务发展方面的运用,建立透明、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登记网站的服务功能,提供登记文书表格下载。积极探索网上登记咨询和网上查询服务。推进网上名称核准、网上年检和网上登记预审。突出抓好企业注册、商标注册、广告监测、消费维权、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及案件查办、市场监管等工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提高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工商部门掌握企业登记和消费者申诉、投诉、举报等基本情况的优势,公开企业登记基本信息。反映消费维权动态,加强综合分析、评估和预测。为政府决策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供参考,引导企业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和产品结构。

四、强化危机意识,把安全监管作为重要责任

创新监管首先是安全监管。在市场经济还不完备的条件下,市场监管的风险和安全监管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消费安全领域中,必须清醒看到食品安全监管形势的严峻性,树立危机意识、大局意识和攻坚意识,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始终存在。在开展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领导,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统筹协调,形成三方面的合力: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汇报沟通,形成部门合力;加强系统的协调分工。形成系统合力;完善工作的绩效考核,形成内部合力。必须狠抓落实,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严肃性,制订工作计划,加强工作考核,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对涉及安全、容易出事故的行业,强化责任,坚持“谁监管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市场安全上。“只有一万没有万一”,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五、强化服务意识。把维护民生作为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把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工商部门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使之成为工商部门与广大消费者、人民群众信息互动的平台,成为接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的平台。成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平台。认真做好促进就业再就业、“扫黄打非”、平安农村建设等工作。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害农民的行为,结合春耕、夏种、秋播等重要农时季节,着力抓好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及零配件、农用薄膜等重点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强化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突出抓好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禽蛋、奶制品、副食品、烟、酒、酱油、食醋、食用盐等农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监管。切实

保障农村食品市场安全。要用实实在在的工作,科学有效的监管手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规范的市场秩序,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考核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准和依据,千方百计为百姓谋福祉。

六、强化使命意识,把提升素质作为组织保障

科学监管的实施主体是工商执法人员。近几年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办公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执法队伍的素质还是参差不齐。要实施科学监管,提升人员素质十分关键。对此,工商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四个统一”和“四化建设”的要求,以提高学习力、执行力、落实力为目标,要求机关干部达到“六能”,即:能调查研究、能撰写公文、能组织协调、能指导落实、能出谋划策、能独当一面;基层干部做到“六会”,即:会监管、会办案、会服务、会维权、会协调、会电脑,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和监管水平。为此。一要提高人员思想素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三会一课、政治学教活动为主,长期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先进性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注重用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无私奉献、昂扬向上、廉洁自律的思想引导人。以坚持服务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责为己任的观念教育人,以严格公务员考核工作,客观公正树立先进典型的方式规范人、激励人,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风尚,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保障。二要提高人员文化素质。“人是决定因素”,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多元的社会普遍联系,需要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化管理工作的需要。要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鼓励学历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以提高队伍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既组织全局人员学习工商业务知识。又鼓励他们参加其他形式的学习,尤其注重提升信息化办公能力。三要提高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是工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工商文化建设的一个落脚点。要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培训规划,并认真实施,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通过岗位练兵、在岗培训等形式开展业务培训,按计划定期对人员进行轮岗锻炼,提高人员的履职能力。

猜你喜欢
工商部门监管科学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关于“双随机”抽查制度的实践和思考
试析工商部门对P2P平台的监管
工商部门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
科学拔牙
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基层工商部门数据建设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