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

2009-12-17 06:22李兴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主体家长英语

李兴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0-0013-01

林崇德教授1996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中撰文提出了“教育双主体论”。他认为教育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双主体”,即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然而,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除了以上的双主体外还应加一主体,家长的关心,爱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同样起着主体作用。即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我把这三者称为教育的主体。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就像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学生在学校的时期,是其智慧、情感思维、意志走向成熟,并实现社会化的最关键时期。而在家里,家长就像他们的镜子一样,家长的一言一语。一个细微的动作,以及家长的一句玩笑话,都可成为他们的奋斗目标。

因此我们要搞好教育,不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及学生自我的个性分割开来,在教育过程中要形成一种合力,这种合力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进行谋合,达成一种共识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有这样的一位家长,在她的孩子才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就开设了英语课,她为了将孩子带入学英语的“门”,在孩子每天去上学的时候,她就这样对孩子说:“宝贝去学校要好好的学,妈妈小时侯也很想上学就是因为家里穷,没把学上完就退学了,妈妈现在很想学英语,你到学校要跟老师好好的学,回来教妈妈好吗?”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在学校认认真真听课、学习,回家后模仿老师的样子,一个字母,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教她的妈妈,妈妈也很认真的学习着宝宝所教的每一个字母,每一个单词.在此以后的日子里,在宝宝的心里就有了一个任务。我要好好的学,回去还要教妈妈呢!从此他为了这样的一个“任务”。而认真的努力的学习。久而久之她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也找到了学习英语的窍门。在中考时她以县前十名的成绩进入了重点高中,而英语这科成绩为140多分(总分150)。由此事实可以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需要教师,学生的培养,家长所起的作也是功不可没。

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讲的话要认真听取,不要轻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一次事是在说谎,作为家长也信以为真,那么孩子就有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等。当你对孩子的话产生怀疑时,最好的方法是与老师取得联系,及时教训孩子将他们还没有萌芽的坏“念头”给“泯灭”了。

我曾经碰到这样的一位学生,该生上课经常睡觉,我下去用书轻轻的拍了一下他,叫他站起来,到了下课后,我问上课为什么睡觉?他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都在思考的话:“老师你管我干什么?连我的父母都不管我了。”“孩子是父母的宝,他的父母为什么不管他呢?”后来我才知道该生的家长都在外打工,他与6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他的父母每月只会往家里寄钱,对他的学习情况从来不闻不问。学校老师不要说跟家长见面了,就连电话联系都很困难。所以家长朋友们,请你在忙碌的时候,抽点时间给你的孩子吧!他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帮助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安抚。不要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了,就只是老师的事了,您的帮助、支持、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教师、学生、家长是新时期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的纽带。只有充分发挥这一纽带作用,才能使学校调动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学生的学习,才能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主体家长英语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家长错了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家长请吃药Ⅱ
读英语
犯错误找家长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