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景观设计研究

2010-01-05 11:54○王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植物

○王 芳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低成本景观设计研究

○王 芳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景观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好坏与投入成本的多少并非成必然的正比关系。将经济学与景观学相结合,在分析和选择景观成本影响因子基础上,尝试总结低成本景观设计的途径方法。希望通过设计尽可能地降低景观成本,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

景观设计;低成本;可持续发展

高成本景观设计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设计形式、材料选择、植物配置以及由设计引至的施工、维护、管理等造价高昂,造成景观建设与管理运营在经济和人工方面的高投入。相对于高成本景观设计,低成本景观设计是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降低项目前期的投资和中后期的损耗、能耗、维护等管理运营方面的投资[1]3。低成本景观设计的难点在于“权衡”:即权衡短期投资和长期收益,权衡在保证形式美感、功能使用、自然生态等前提下,降低景观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 景观成本的经济学理论

低成本景观设计是把景观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经济学中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投入是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内各部门产品的消耗(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最初投入)[2]1。投入即是成本,景观投入是指景观前期建造以及后期维护和管理等一系列资金投入的全部总和,包括项目咨询费用、建设施工费用、资源与环境保护或修复费用、后期维护和管理费用等等;产出是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物质产品和劳务)[2]1。产出即是收益,景观产出是指景观建成后所提供的休闲、娱乐、观赏等生态服务及所产生的经济收入,如门票、房地产经济等,涉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投入和产出并非完全成正比,即景观高投入未必产出景观高质量,也就是说,景观成本高低与景观质量和使用效果好坏未必成正比。所以,景观设计应综合权衡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 景观高投入的盲目追求

景观经济性本应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现实景观设计与景观实践中,违反经济规律,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造成巨大景观资源浪费的高成本景观设计却随处可见,见图1。

图1 景观高投入的盲目追求

(1)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物质追求充斥下,部分人很难从思想上理解和接受低成本景观设计理念,一味追求所谓的“高档次”。例如珠海耗资800万种植31棵罗汉松,用巨资打造城市绿化景观大道,并设GPS防偷盗,引起质疑声四起。

(2)部分设计师受经济社会“拜金主义”影响,缺乏对低利润附加值的低成本景观关注,为了凸显富裕阶层的“价值”,往往舍弃其经济性,以高成本换取“质量”,或不计成本以求“质量”。

(3)曾经受中国“蓬勃发展”的城市化妆运动影响,草坪热、广场热、景观大道热、风情园热、欧陆风情热、大树移植热等所谓的“高品位”景观攀比之风盛行,耗费巨资修建“人造景观”盲目追求视觉效果,推平自然山头改成奇花异木的“公园”,伐去蜿蜒河流两岸自然植物群落代以水泥护岸等现象屡见不鲜,以不计成本的设计手法求得“最大、最新、最高、最亮”的景观效果。

(4)部分设计师对高级材料极度崇拜,高档铺装材质、奇花异草、高级进口技术和设施等是首选,一旦景观设计付诸于实践,景观建设投资大,景观后期维护和管理费高。

(5)某些设计师只为设计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未对基地进行详细地实地考察,对规划区所在地形、地貌、气候、植物等了解和分析不够,从而未能对原有优势进行有效利用。

另外,设计与施工脱节,施工技术限制,市场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景观设计不考虑成本,景观建设投资大,景观后期维护和管理难以持续。

三 景观成本的影响因子分析

影响景观成本的因子众多,设计、决策、施工、管理维护、审美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等均会造成景观成本不同,设计是降低景观成本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从设计角度出发,在保证景观审美前提下,选择影响景观成本的因子即:(1)植物,(2)山,(3)水,(4)景观小品,(5)铺装,(6)灯光,(7)附属设施,(8)其它。

这些是影响景观成本的单因子,此外,还有影响景观成本的复合因子(复合因子由两个及其以上的单因子组合而成):包括整体布局、道路系统、立体绿化、硬化与软化比例等,考虑到复合因子由单因子构成,其景观成本最终还是归源于单因子,所以在景观成本影响因子中,主要以分析单因子为主。各单因子对景观成本的影响主要根据当地市场价格综合考虑,部分如果由市场价格难以确定,则由专家进行评估确定景观成本。最后,由专家综合权衡审美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确定景观最终总成本和总效益标准。见表1。

表1 影响景观成本的因子分析表

四 低成本景观设计途径探讨

景观设计应综合权衡低成本景观的关键所在是权衡短期投资和长期收益,在分析景观成本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权衡在保证景观质量和使用效果前提下,既考虑到景观建设费用,也兼顾景观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费用。降低景观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并非盲目舍弃景观质量,盲目为降低成本而设计。

1.低成本景观设计原则

低成本景观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1)经济适用美观原则。依据投入产出的经济规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投入的工程造价与景观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统筹考虑;(2)因地制宜原则。设计应从场地自然环境出发,尽可能保留和利用场地原有自然植被及部分地形、地貌,节约景观资源;(3)就地取材原则。设计应充分利用源于自然的景观要素,如植物、石头等,不必进行复杂技术处理就可以直接被运用于设计中,并且后期维护和管理也比较简单,可更好节省资金;(4)可操作性原则。低成本景观设计时,任何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案付诸实施都要以可操作性为前提,否则工程就无法顺利实施或造成更大资源浪费。

2.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法

基于景观成本影响因子分析,低成本景观设计主要以考虑单因子为主,从植物、山、水、景观小品、铺装、灯光、附属设施、其它等影响景观成本的要素进行设计。

(1)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植物选择和植物配置,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不仅应符合一般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还需要考虑其特殊要求。

a.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奇花异草不一定比质优价廉的乡土品种观赏价值高,反倒造成高价的养护成本,珠海马路边种植罗汉松这样既昂贵又娇贵的景观树到底值不值?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树苗易得,易成活,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可以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如果选择乡土植物群落(面积规模要求:最小斑块为0.1ha,一般斑块应大于0.4 ha,片林应大于1 ha[3]73-77)进行景观植物配置则生态效益更佳。一般原场地生长有大量野生乡土植物,修正后可进行充分利用,不仅降低植物成本,还可体现景观生态性。并且,购买乡土植物费用较低,所需运输费用也较少,乡土植物维护和管理都会比较容易,从而减少相应的资金投入。

b.选择经济果木。许多经济果木不仅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华侨大学校园内芒果行道树,龙眼休憩林等,果实丰收季节,在收获果实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又是校园内一道亮丽优美的风景线;又如武夷山茶田,提供茶叶经济效益(茶农仅种植茶叶一项收入,年人均约达4993元)的同时,又形成武夷山风景区的茶田景观,成为游人瞩目的焦点。

c.设计生态植物群落。在选择植物种植类型上,综合而言生态植物群落费用更低。生态植物群落大都由本土植物组成,具有很强的抗性能力,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维护管理,故成本比较低;人为设计生态植物群落时,植物层次结构应采用乔、灌、草相结合,以乔木为主,乔木的栽植密度不宜过大,株距一般为5-7 m,为林下灌木、花草留出生长空间[1]。切忌设计大草坪、模纹花坛、修剪灌木(修剪灌木费用往往高达100元/平方米)等耗费资金多,生态效益差的单一植物结构。有学者统计:铺设草皮工程造价在7元/平方米以上,草坪每年防治害虫、浇水、割草、施肥等日常养护费用每年5-10元/平方米,草坪数年之后老化、退化,需要重新铺设,费用更大。而栽植生态植物群落,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后期管理费用较低。

d.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搭配。速生树种前期绿化效果较好,容易成荫,但寿命较短,需经常对其进行修剪和树种更新,资金投入较大,维护管理费用较高。慢生树种生长较缓慢,绿化效果比较慢,购买树种和维护管理的投入相应较少。所以,设计时考虑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近期以速生树种为主,搭配部分慢生树种,有计划分期分批过渡,也能有效节约景观成本。

e.设计保健、香花、鸟语林植物群落。优美景观可以给人带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以及心境享受。设计鸟语花香环境时,在植物配置上选择可以吸引鸟儿的果实树木,最好是四季花开不断的植物,并且拥有醉人的花香;根据植物季相变化和不同花期特点创造植物景观观赏时序,增强植物造景的季相美[4]。此外,在植物群落中适当设置保健、运动型器材,让人们在健身同时欣赏迷人景色、倾听悦耳鸟鸣、呼吸自然花香,以此提高景观的经济附加价值。

f.利用湿地植物景观。景观设计时,也可利用自然湿地和人造湿地系统处理污水。自然湿地景观较为常见,利用自然湿地植物群落组成的小环境对水进行自然净化,实现水的循环再利用。人造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根据自然沼泽和湿地的模型进行建造,见图2,与传统能源集中型处理厂相比,通过沉淀湖和人造湿地处理大量污水可以节省75%~90%的能源消耗,人造湿地的建设成本比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低20%~30%,管理成本也可以节约50%~70%[4]5。并且无论是自然沼泽,还是人造湿地本身也是景观,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实现其观赏价值。

g.选择后期养护管理费用低的植物。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到植物景观在养护管理上的简单化和经济性。多选用寿命长、生长速度中等的树木以减少重复工程;多选择抗性强、生命力强、成活率高、死亡率低的植物,减少维护和管理成本;多选择强健而粗放的植物,耐修剪易管理,以减少管理费用;选择多年生花卉草本代替一年生花卉草本,尽量避免需要反复种植的季节性植物,以减少养护成本;选择自然水生植物,形成景观的同时又可净化水体,养护管理费用也低;通过对阴影区和受阳区划分,可以合理选择喜阴植物和喜阳植物,减少养护管理费用。

图2 湿地植物景观

植物选择和配置还应符合植物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尽可能保留场地现有植物,满足环境功能的需求,突出主题衬托主景等等。除此之外,提高设计者和决策者审美要求,合理安排设计程序,加强工人养护与管理技术培训等措施,也可间接减少植物景观成本,促进景观可持续发展。

(2)低成本山体景观设计

影响山体景观成本的因子主要有造山形式、体量大小、面积大小、土石方多少以及已有山体利用程度。山体在景观中应用形式主要有三种:自然山体、人为堆山和假山,其中自然山体是自然界中原有山体,故只需直接引用或经过简单的改造就可应用于景观设计中,成本比较低;人为堆山是指为特定目的,经过精心设计,并运用土、石等材料人工堆砌而成的山体,人为堆山不仅需要大量土方、石材,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能源,故成本比较高;假山主要是采用石材精心垒砌的山体,假山比较注重造型,大多需要精雕细凿,故假山景观较人为堆山更为昂贵。

(3)慎用水景设计

水景是景观设计的活跃因子,也是耗资较大的景观。影响水体景观成本的因子主要有:水体面积大小、土石方多少、是否喷泉以及喷泉时间长短、是否循环使用、耗能量、水源远近、是否流动、已有水体利用程度、后期维护管理等。从经济角度来看,水景设计时考虑水景循环利用和水景自然高差问题至关重要。水景循环利用是指对水景中水的循环使用,为保持水景清洁、美观,需要经常对其进行更新,即使是一个体型较小的喷泉也会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所以设计水景时,尽量引用活水使水体自然循环,或利用有利地形,创造条件使水实现循环利用,如将排水系统、喷泉、瀑布、跌水集中在坡地。水景的自然高差是指在设计落水式水景时,尽量利用有利地形或人工模仿自然创造条件使水自然跌落,这不仅可以减少修建水景所需的资金投入,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为改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互动关系,景观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大面积铺装,要尽量采用透水性强的铺装材料,做好无边界汇水收集。

(4)低成本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的体量、材质、与周边景观环境是否协调是影响景观小品造价的主要因子。景观小品多是视觉景观的焦点,美观第一,体量、材质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忌讳不顾环境的景观小品设计,尽量避免造价不菲,却成为视觉污染的景观小品。

(5)低成本铺装设计

铺装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不仅要考虑路面材料,而且还要考虑材料组合,在实现基本交通功能同时,实现观赏和经济效益。影响铺装成本的因子主要是铺装材质的选择和铺装面积的大小,以及与周边景观环境是否协调,其中材质选择对景观成本影响较为显著。

a.采用本土材料。材质是铺装的物质基础。从材料来源上可划分为本土元素和外来元素;从属性上可分为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一般而言,本土元素较外来元素更节约成本;自然元素较人工元素更经济。铺装设计时,在材质选择上,尽量采用自然材质,并充分利用现有材质,最好就地取材,选取自然、环保、健康、经济的本土景观元素。在选择人工材质时,应注重性价比优化,考虑管理高效率和使用方便性,并探求新颖而又节省物料的方法,如风景区、公园等园路的铺设可以采用沙砾、碎石、木屑、碎石片、碎贝壳等系列环保材质,不仅可降低成本,还可增加野趣,见图3。

b.循环利用废弃材料。选择铺装材料时,必要时还应考虑废弃材料的再利用,如原有构筑物中可利用的砖、石、木材等,以及从大块材质上切割下来的边角余料等,经过细致分类组合铺设成地板或装饰面,对废弃材料化零为整,不仅节约成本,而且通过精心设计的图案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见图4。

c.透水性道路设计。嵌草路面、彩色混凝土透水透气性路面、透水性沥青铺地、透水砖铺地、粗沙铺地等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可以有效实现水循环,减少雨水管道设施压力,减少公共水污染,蓄养地下水等,从而减少相关设施的资金投入,降低成本,见图5。

图3 本土材料铺装

图4 废弃材料循环利用

图5 透水性道路

(6)低成本灯光设计

影响灯光景观造价的因子主要是亮度、数量、是否节能灯、使用寿命及照明时间等。是否利用现代高科技设计节能型夜景灯光工程对景观成本影响最大,例如设计太阳能路灯,使其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利用白天吸收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进行照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研制出太阳能发光地砖,该地砖能自主储存太阳能和发光装置,可持续发生光10-12小时,雨天也可以充电,可防水、防划、抗紫外线,且安装方便,可安装在任何地方[4]5。节能型夜景灯光工程如能推广使用,将节约大量能源,节省大笔费用。

(7)低成本景观附属设施设计

景观附属设施主要包括垃圾桶、电话亭、阅报栏等,影响因子主要是数量、材质、形式、功能需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等。附属设施多以满足功能为主,如果能将功能使用与景观审美或地方文化相结合,效果更佳,见图6。

(8)其它

a.多功能组景设计。所谓多功能组景是有两个及以上赏景角度或功能的组景。如较低楼层的屋顶花园可作为花园供人赏景、休闲,也可成为周边较高楼层的俯视观赏景点;广场上人工水池,既可以作为观赏水景,放干水后也可作为活动场所或停车场。在广场空间中,可设计摆放可移动盆花、盆景等,需要活动场地时,将其挪至边缘或移开,平时可根据审美需要进行摆放,让人感觉活动空间尺度亲切宜人,并且可根据需要不断更换植物品种,摆设不同造型,让人感受多种欣喜和惊奇。多功能组景把多种景观和功能融合在一起,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资金。

图6 电话亭

b.借景和引景。“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纶宇凌空,极目所致,俗则屏之,佳则收之。”[5]45-60借景能扩大视觉范围,丰富景观层次与变化,增加景观观赏点,提升景观欣赏价值,在建造成本不变或略有增加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其附加经济价值。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应当对景源(山、水、城市公园等)以及互为景源的景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或为视觉交点,或遥相呼应,争取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景源,起到借景、引景等景观效果,将外部的优美景观纳入视线范围内(见图7)。在安排建筑布局时,尽量让周围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更多建筑所分享,不要被少数建筑所遮挡。依山而建或靠海而建的建筑群,最好错落布置,留出景观视线。此外,自然界蓝天、白云、日出、晚霞等气象景观也可通过借景纳于景区内增强景观效应。巧妙运用借景手法将外部环境中的精品引入,并使内外景观融为一体,利用外部环境创造自身经济价值,也是设计者和开发商首要考虑问题。

c.立体绿化。大部分立体化绿色空间虽不计入绿地率指标,不占用实际绿化用地,但均可全额纳入绿化覆盖率指标中,增加实际绿量,改善城市环境,特别在城市黄金地段,地价昂贵,尤显立体景观之生态优势,即不占用土地又获得观赏效果且节约景观成本。立体绿化方式多种多样:既可利用植物具有的攀援特性,使其依附在垂直墙面上快速生长发育,形成墙体绿化;也可利用阳台、窗台等选用悬垂的植物向下悬挂形成悬吊式绿化;此外还可利用阳台和窗台绿化,围墙、栏杆的绿化等,可行性较大。

图7 借用山水之景

d.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在降雨的条件下,公园、居住区等景观绿地、道路产生径流,进行景观设计时采用雨水利用系统,回用于绿地的灌溉,节约水资源,节省经济成本;可将较大的景观湖与雨水收集池合二为一,作为景观水同时也是沉淀、过滤雨水的“呼吸的湖泊”;在绿化区安装雨水传感器,以便在下雨时或下雨后控制和关闭自动喷灌系统;或采用点滴灌溉和渗水管,可节约70%的用水;在乔灌木周围土表覆盖指定颜色的木屑、碎树皮、碎石块等不仅可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而且增加土壤肥力。这些措施可减少城市给排水系统压力,降低社区物业水费,节约水资源。

此外,是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施工难易程度、管理和养护人员的数量多少等因素也间接影响景观成本。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工作,所以要求景观设计师进行低成本景观设计时,多创新改进,顺应时代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3.低成本景观设计实践

当前,低成本景观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多是集中于充分利用场地现状以倡导低成本景观设计理念,或者是改变高成本景观的某些影响因子和元素进行低成本设计实践。

(1)中山歧江公园

中山歧江公园,集中于充分利用场地现状以倡导低成本景观设计理念,其以足下之美和恢复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在更新中追求时间之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用廉价成本将这块遗忘区域重新诠释,赋予它新的生机和活力。

a.保留。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特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见图8);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b.改变,再利用。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见图9)。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为儿童安全考虑同时,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c.再生设计。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通过加工和再设计,形成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材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见图10),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图8 古榕保留

图9 机械利用

图10 野草景观

中山歧江公园在体现生态设计的同时也倡导了低成本景观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场地,通过保留、改变、再生手法,用廉价成本将这块区域重新诠释,赋予它新的生命。

(2)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景观设计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等最经济的元素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设计强调现代景观的简约和功能主导性,体现白话的景观与寻常之美,歌颂土地之美,用最经济的途径,实现当代中国最迫切需要的绿化和美化,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

a.校园景观设计限制条件。新校区土地原本是农业用地,以种植东北大米稻禾著称,土地肥沃,地下水位较高,取水方便,为作物和乡土物种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校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新校园的景观效果;投资非常有限,要求设计者必须用最少的投入,形成独特而实用的校园景观。

b.校园低成本景观设计特色。选择农作物稻田作为景观基底:农作物稻田最适宜于本地生长,有较长的观赏期;稻田的建设和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低,比校园花草管理简单,几个普通农民就能很好完成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还可以有收入;稻田见效快,几个月内就可以形成有着四季交替的稻田景观;稻田景观有特色,符合场地特点,可以形成独特的稻田校园,见图11。选择乡土树种:选择乡土树种白杨树形成行道树,待长大成树后也是校园遮荫避日的最佳乡土树种;白杨树作为乡土树种,价廉,易成活,易成景,更易养护管理,见图12。选择培育野生植物:当地乡土茅草本——蓼,经过整理纯化,用之于道路的种植带绿化,同时将大片野生植物蓼进行整理纯化,配置景观小品,也形成亮丽风景,见图13。

图11 稻田景观

图12 行道树白杨树

图13 野生植物蓼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大量使用水稻农作物、乡土植物和野生植物作为景观基底,用最经济的途径,彰显场地特色。不但景观投资少,易于管理,并且形成独特、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

五 结论

低成本景观设计不仅是世界范围内资源短缺所迫切需要探索和发展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是经济快速增长下,人们对于环境问题和自身发展的反思。本文尝试将经济学和景观学相结合,从设计角度分析景观成本的影响因素,总结出低成本景观设计的途径。受研究水平局限,对低成本景观设计探讨尚处于初级阶段,只能粗略分析景观成本相关的林林总总,尚不能结合规划设计进行定量化的经济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低成本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对其进行研究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低成本理念必将成为今后景观设计的主流。

[1]徐 晞.关于中美两国之低成本景观规划设计的比较[J].景观设计,2008,(3).

[2]钟契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方 文,王海洋.关于城市木本植物群落性质的认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1).

[4]维普咨询有限公司.资材篇——地砖系列[J].景观设计,2008,(3).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The Study of Low-costLandscape Design

WANG Fang

(College of Tourism,Huaqiao Univ.,Quanzhou,362021,China)

The quality of landscape and the effects of using are not necessarily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st of input.Conncting the landscapewith economics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s to have a specific method of low-cost landscape design on the base of analy sing and choosing influence factors of landscape cost and hopes to reduce the cost as much as possible through the landscape design and to buil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modal.

landscape design;low-cos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590.3

A

1006-1398(2010)04-052-09

2010-01-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GL048)

王 芳(1978-),女,湖北随州人,讲师,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责任编辑 吴应望】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植物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