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侦察记(节选)

2010-01-06 06:37沈默君原著
连环画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杨威侦察兵登科

沈默君/原著

章程改/编

顾炳鑫/绘画

1 李连长跟着参谋长、侦察科长来到了长堤上。参谋长指着对岸的东南方向说:“上级规定我们从皇姑庙和护驾墩之间,突破敌人的江防。为了进一步了解敌情,我命令你带一小队侦察兵,随带报话机,渡过江去……”

2 参谋长、侦察科长规定给他两天的准备时间,同时告诉他:江南有我们的游击队,过江后,要首先和他们取得联系。直到月亮偏西,李连长才和首长们告别。

3 两天后的夜晚,东南风吹刮着一阵阵的牛毛细雨,李连长带领着一队精神抖擞的侦察兵出发了。参谋长和侦察科长直送他们到江边。

4 上了船,东风鼓起帆篷,小船像一支离弦的箭,飞向江心,在风雨中乘风破浪地向江南驶去。

5 离南岸只有四五百米了,突然,下游方向传来隆隆的马达声,一艘敌人的巡江炮艇向小帆船冲了过来。

6 敌艇越来越近了,李连长打开手电筒向敌艇摇了三个圈。敌军以为是“自己人”,嘟噜着说:“要你们巡江,真扯他妈的蛋,下次再碰着老子,一炮掀你们下大江!”

7 敌艇被应付过去,侦察兵的小船顺流向南岸驶去。

8 到了南岸的峭壁下,大家立刻跳进齐腹深的急流里。

9 李连长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地形,最后决定就在这里登陆。侦察兵搭成了人梯,艰难地爬上了这座光秃秃的峭壁。

10 岸上是一片油菜田,靠江边的左面有一个地堡,隐约还可以听到敌兵们谈话的声音。李连长和他的侦察兵悄悄地避开地堡,向南爬进。

11 突然,一道雪亮的手电光从地堡的枪眼里直射出来。李连长他们立刻屏住气,把身体紧贴着菜地,眼看着手电光慢慢地从他们的脊梁上掠过。

12 电光熄灭了,大家又悄悄地继续爬。周长喜、吴老贵、杨威爬在最前面。他们搜索道路,拔除了敌人钉在地上的竹签,剪断了地雷的绊索,剪开了铁丝网。

13 爬着,爬着,他们已经接近了长堤。只见堤的东西两侧相距五六十米,有两座碉堡。碉堡外面有敌人的两个哨兵来回走动着。吴老贵和杨威悄悄地爬了上去。

14 突然,吴老贵警戒着的方向有两个端着冲锋枪的敌兵迎面走来。

15 眼看那两个敌军走近了。吴老贵猛然跳起,飞起一脚,把走在前面的一个敌军踢下了长堤。后面的一个敌军,扭头就跑,并且鸣枪告急。

16 霎时间,四面升起了敌人的信号弹,枪声乱成一片。李连长见情况紧急,连忙跃起身来,命令:“跑步前进!”

17 密集的枪声把敌军长从睡梦中惊醒。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吓得浑身哆嗦,正好情报处长匆匆地跑来:“报告军座,有一小部分共军,突破二十八号防线,偷渡登陆……”

18 敌军长又气又怕,把参谋长、情报处长狠狠地训了一顿,并命令搜索营立刻封锁大河,天一亮就围山清剿。

19 这时,李连长的侦察兵们已经到了白马山上。李连长观察了一下地形,决定就在靠公路边的竹林里暂时隐蔽。吴老贵认为竹林靠近公路,不妥当。李连长说:“这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20 不多一会儿,远远地传来了敌摩托车的声音。李连长胸有成竹,命令周长喜、杨威保护报话机,由吴老贵带机枪组负责掩护,并且再三嘱咐,没被敌人发现,谁也不准打枪!

21 敌情报处长带领搜索营配合县清剿大队的八百名敌军,分乘十几辆摩托车和卡车到了山下老君庙前。情报处长说:“侯大队长,山南由你负责,山北由我们搜索营负责,要仔细搜!”

22 敌军分成南北两路,顺着山腰战战兢兢搜索前进。一队敌军快到竹林子边上了,侦察兵看得真切,个个手按扳机,准备随时和敌人搏斗。

23 不出李连长所料:敌军班长见竹林子面积不大,又靠近公路,就叫敌军绕过去了。接着背后的树林里就响起了枪声。李连长对着吴老贵现出一丝会心的微笑。

24 敌人打了一阵枪,却又不敢进树林里去,只在外边贼头贼脑地哇哇叫:“看见你们啦,快出来吧!”“快投降吧,国军有赏!”这样号叫了一阵,就都躲躲闪闪地溜回山下去了。

25 不一会儿,只听得一阵马达声响,敌军去远了,侦察兵们都喘了一口气。这时,风雨不停地呼啸着,天也渐渐黑下来了,大家才感到又冷又饿。李连长看到不远的山坳里有一所茅屋,就决定去了解一下情况。

26 大家爬到了茅屋边,遍地散着破破烂烂的东西,知道是刚才遭了敌军的洗劫。再看那屋边有一座坟,一位老奶奶搀着个小姑娘正在坟前叹息:“你爸妈给大汉奸侯登科害死八年啦!我们的人什么时候才回来呀?”

27 老奶奶一面哭,一面喃喃地诉说着。一位跟老奶奶差不多年纪的老爷子劝着把她拉进屋里去了。

28 李连长在草丛里听得清清楚楚,原来这还是烈士的家属。他立刻过去轻轻地敲门。可是老奶奶和老大爷以为还是白天的敌军,怎么也不肯开门。李连长知道是误会了,就说:“老妈妈,我们就是当年的新四军……”

29 老奶奶听着,听着,不觉眼泪簌簌地落下来,她想:怕是真的。就轻轻地开门一看,果然是解放军,不禁一把搂住李连长哭着说:“你们真的回来啦!”

30 陈老爹机警地叫小姑娘出去给同志们望风。老奶奶见同志们水淋淋的,就忙着去生火烧饭,烤衣服。李连长说:“老奶奶,不能点火,会被敌人发现的,还是有什么现成的给我们吃一口吧……”

31 老奶奶从床底下拿出半坛子锅巴给同志们充饥。大家刚要吃的时候,小姑娘匆匆忙忙地奔了进来说:“爷爷,有人来啦!”

32 陈老爹刚领同志们走出后门,前面就进来了一个健壮的穿便衣的姑娘。老奶奶仔细一看,原来是游击队队长刘四姐。

33 老奶奶兴冲冲地领着刘四姐到屋后的一个山洞里,给大家互相介绍。李连长和刘四姐紧紧地握住手,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兴奋。

34 大家别了陈老奶奶向山上走,一路上李连长和刘四姐谈着这次过江的任务,为了安置电台,决定先回到游击队的根据地。快到河边时,只见两岸都燃着篝火,敌军已把这条大河封锁了。

35 要通过这条大河,只有一座石桥。但是这座石桥上,敌人架着机枪,警戒非常严密。刘四姐和李连长只得命令大家在路边的小松林里隐蔽下来。

36 黑暗中,石桥上忽然闪着一盏灯笼光,悠悠晃晃地直奔大路而来。敌大队长侯登科走在中间,两个保安队员一先一后地保护着他。杨威问李连长:“抓他来了解了解情况,怎么样?”李连长只是摇摇头。

37 侯登科走过松林,在村头就停住了,回过头来对一个护送他的保安队员说:“你回去吧,告诉你们中队长,千万不要大意,大意失荆州!”

38 说完话,那个保安队员就回去了。李连长看得清清楚楚,立刻向杨威、周长喜做了一个手势,两人就一阵风似的窜到前面大路边的水沟里埋伏下来。

39 那个保安队员边走边哼着曲子,刚到松林前,忽然脚下一绊,跌了个狗吃屎。杨威和周长喜立刻扑上去把他按住了。他还想叫喊,一块毛巾已经塞进他的嘴里。

40 杨威、周长喜把他押进松林,李连长问明情况后计上心头,就叫他带路,直奔侯登科家。听见敲门声,狗腿子侯七在堂屋里吆喝:“谁呀?半夜三更的。”

41 侯七刚开门,一只大手伸进去掐住了他的脖子。紧接着“嗖嗖嗖嗖”窜进十几个人影,把他绑了,随手就把大门关上。

42 侯登科到家不久,正在房里抽大烟。听到外面的人声,忙迷迷糊糊地坐起身,只见两支黑洞洞的自动枪已经对准了他。

43 侯登科吓得瘫作一团。杨威把侯七也押了进来,摁在地上。李连长严正警告他们:“要有人来,你们好好地打发走,否则今天就是你们活在世上的最后一天了!”

44 天一亮,侦察兵都集中在堂屋里。吴老贵把手杖递给侯登科:“这玩意儿,你还拿着吧!”杨威把退了子弹的枪也递给侯七。

45 大雾弥漫的早晨,一队人影向石桥直奔而来。石桥上架着一挺机关枪,三个疲倦不堪的保安队员警戒着。

46 敌军见他们的大队长像有什么心事,以为一定是来了什么大官。吴老贵就大摇大摆地走到敌军跟前,有意瞪他们一眼,直吓得几个敌军慌忙立正敬礼,队伍就顺利地过了桥。

47 队伍跟着刘四姐翻过一座山,就到了湖边。刘四姐有意走到侯登科身边:“侯大队长,你认识我吗?”侯登科摇头。刘四姐冷笑道:“八年前,你烧掉我家渔船,杀死我父亲,就忘记了吗?”

48 李连长听了刘四姐这番话,心里很惊讶。他暗暗地打量她,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似的。猛然想起八年前曾救过他性命的那个渔家姑娘,就问刘四姐:“刘队长,你在渔船上呆过?”

49 正在这时,山北边传来一阵枪声,敌人追来了。刘四姐不慌不忙,走到湖边吹起一声又细又长的口哨,顷刻间,芦苇丛里就钻出一只木船来。

50 船一靠岸,队伍迅速上了船,因为人多,木船搁浅了。刘四姐从队员手里取过一支竹篙,插进船头底下,用力一扛,船被推出丈把远。

51 接着只见她双手平握竹篙往前一跳,竹篙点入水中,她就像燕子似的轻轻落到船头上。这个动作是李连长八年来记忆中最深刻难忘的一幕:“眼前的刘四姐莫非真的就是昔日渔船上的姑娘……”

52 李连长正在苦苦地追忆往事,突然“扑通”一声,侯登科趁人不注意时,跳入湖里逃走了。

53 不一会儿,在离船六七十步远的水面上泛起了一串圆波,侯登科的头冒出了水面。“叭!叭!”就在侯登科把脑袋露出水面的一刹那,刘四姐手起枪响,水面上立刻漂起了一缕污血。

54 眼看侯登科的尸体慢慢地沉入湖底不见了,船也靠了岸。李连长不断地打量着刘四姐的举止动作,特别是她那一对大而发亮的眼珠,和当年那个小姑娘真是越看越像。

55 李连长说:“八年前,我从皖南突围出来,负了伤,跑到江边,遇见一个渔船上的小姑娘,她冒着生命危险,摇着小船把我送过长江……”刘四姐一听愣住了,她没想到李连长就是八年前她救的那个新四军。

56 李连长越看越像。他说:“我相信这样勇敢的姑娘一定还在人间,分手的时候我对她说过,‘我永远忘不了你’……”刘四姐说:“见了面都不敢相认,还说忘不了?”不由脸一红,低下头来。

57 李连长和刘四姐的巧遇,大家都感到高兴,边走边谈,不觉已经到了游击队的根据地。在村头古庙的庭院里,侦察兵和留守的游击队员热烈地拥抱在一起。

58 接着,村上的群众送来了慰问品。老大娘、老大爷、小孩子、姑娘们挤了一屋子,送菜的送菜,送饭的送饭,好比开了一次军民联欢会。

猜你喜欢
杨威侦察兵登科
A study of grid failure mode drivers and methods for accelerated life testing of a 30cm diameter ion thruster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silicon-germanium heterojunction negative capacitance gate-all-around tunnel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based on a simulation study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因素研究
Optical scheme to demonstrate state-independent quantum contextuality
赵树理“折磨”年轻人
杨威:田园城市有多远
草是春天的侦察兵
侦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