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让全省农民群众喝上“放心水”——访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

2010-02-05 00:42本刊编辑部
山西水利 2010年11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饮水供水

本刊编辑部

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省实施范围最广、受益人员最多、投资力度最大的民生水利工程。

两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水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提前近两个月实现了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省农民群众吃上了“放心水”、“幸福水”。

从无水到有水。从苦水到甜水,从挑水到自来水,我省农村饮水状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为探寻这一民心工程的建设历程和所取得的经验,记者采访了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

记者:近年来,我省为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2009年、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被列入全省农村建设五个全覆盖之一,经历了一个强力攻坚阶段,目前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任务完成情况如何?

潘军峰:我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分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2000年开始就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截至2005年,共解决了633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从2006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对这个问题更加重视,每年都把解决2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为人民群众办的实事之一。2009年初,又进一步提出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的目标。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这一目标任务,全力以赴开展工作,组织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普查活动,对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摸底调查,确保了全覆盖不留死角,不漏一村;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各级水利部门多方筹集资金,精心组织实施,全力推进各项工程建设,于今年11月3日提前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两年来,全省共建成各类饮水安全工程共有12 301处,完成投资30亿元,解决了15 585个村、58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所有饮水工程均已达到水质、水量、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等四项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其中:2009年建成饮水安全工程5 000处,解决了27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曾予以报道;2010年,建成饮水安全工程7 301处,解决了9 009个村、31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此外,在水利部的支持下,我们还安排解决了677所学校、20万农村学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记者:两年解决588万人饮水安全,不是一个小数字,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水利部门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时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潘军峰:我省山多川少,地形复杂,水源条件有限,解决全省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涉及上万个山庄窝铺,并且越到后期实施难度越大。为此,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的指导方针,确定了“在平川区,突出抓好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在城乡结合区,突出抓好供水一体化工程;在山丘区,以财政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为基础,因地制宜建设供水工程,确保村村户户有水吃”的解决思路,以保证所有在册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全部都能用上合格卫生的饮用水。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我们本着“四个优先”的原则,即优先解决山庄窝铺村庄,优先解决水库移民安置村,优先解决1995年以来从未安排过投资的存在饮水问题的村庄,优先解决全省规划内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扶贫开发推进村。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设措施:经济基础较好、水源有保证的地方,工程形式和规模要立足长远,建设高标准的精品工程,全部实现自来水入户,一步到位;条件不成熟的地方,要量力而行,确保群众有水吃、吃好水;水源匮乏、居住分散、人口少的村庄,要实行以户为单位建设旱井集雨场、以村建设蓄水池、以片建设稳定水源的三道防线,保证群众旱年吃水不出村,特大干旱年需水有水拉。省政府拿出专款给每个县配备了一至两辆送水车,保证在特殊干旱年送水到户。

记者: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工程质量是关键。水利部门是通过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和建设成效的?

潘军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上万个自然村,工程形式各不相同,抓好项目管理,保证质量进度,确实千头万绪。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我们重点抓了三方面的工作:

在前期工作方面,要求全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无论大小都要有工程设计,都要进行前期实地勘测,都要经过水资源论证和水质化验程序。各市县都要有工程建设规划,集中联片供水工程的工程形式、水源位置、管道布置、加压泵站位置等都得进行详细规划和反复论证,单村工程也要在现场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对水源选择、村内管网等进行科学规划。

在工程审查审批方面,严格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总投资50万元以下的工程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总投资50万~100万元的工程由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工程由省水利厅审批。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组织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审,并在工程设计审批前,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的水价和收费办法,建立技术服务体系,确保供水工程发挥最佳效益。

在检查验收方面,一是严把工程建设、施工队伍选择和材料设备采购、工程监理、工程验收“四个关口”,规范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二是强化民主监督,采取调查走访群众、公开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动员会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通过民主选举,在项目受益村把“用水协会”提前建立起来,让“用水协会”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三是加大项目监督检查力度。省市县三级都制定了详细的督促检查工作方案,采取了省市两级分片分市县负责、县级分片包工程的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去年,我厅对当年安排的88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进行了专项检查。今年5月,又对去年工程计划执行、资金使用、工程完成等情况进行了专项稽察。6月,厅党组成员又带队对去年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情况和今年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四是严格工程竣工验收制度。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相关验收办法,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实行县级初验、市级自验、省级复验三级百分制验收。对年度计划未完成或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将验收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厅已组织专项验收组对去年建设的工程进行了全面验收。年底前,将完成今年建成工程的验收工作。

记者:饮水工程建成后,工程的运营管理就成了一项重要工作。我省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潘军峰: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管理非常重要。为确保工程稳定运行、长期发挥效益,我们主要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方面采取了三大举措:

一是探索建立水利管服区模式。在有大中型水库和灌区管理单位的地区,成立水利管服区,由水管单位分片负责其灌溉范围内各村饮水工程的管理。2009年,运城市回龙灌区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以县为单位,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和费用的基础上,依靠抗旱服务队,设立县级供水管理服务中心,开展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二是科学核定水价。根据国家政策规定,通过举办听证会等办法认真核定工程水价。对水价成本高、群众水费负担重的高扬程供水工程,从县财政或水资源费留成中拿出专项资金,作为工程运行管理和拉运水机具的补贴,确保群众有水吃、吃得起。

三是突出抓好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了具体的保护办法。同时,与卫生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2009年选择了10个县,以已建和拟建的较大规模集中供水工程为依托,建立了10个水质监测中心。今年计划在每个市再建设一处水质监测点。

记者:在实施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过程中,令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潘军峰: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工作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特别是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列为“全覆盖”任务后,数次召开专题会议了解工作推进情况。省领导多次对“全覆盖”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和检查。各市县也通过召开促进会和不间断检查等方式,督促工程加快建设,同时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了倾斜。省水利厅在今年年初与各市都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全覆盖”的责任和目标,并先后召开厅长办公会议和专题推进会,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各级水利部门也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按照早着手、早建设、早受益的原则,年初就做好了今年计划建设工程的设计方案,明确了所有工程项目的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水利部和省直各厅局的大力支持。两年来,水利部给予了我省大量资金支持,省直相关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发改委在实施方案批复和中央资金下达方面一直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为我们缩短工作流程,加快下达速度;省财政厅在省级资金拔付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切实保障了省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及时足额下放;省卫生、国土、环保、税务等厅局也在水质监测,土地手续办理、环境评价和税收等方面多次给我们开绿灯。国家审计署、省纪委、省审计厅等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全面检查和审计,也保证了资金安全和工程安全,为工程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保驾护航作用。

记者:目前我省已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那么今后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潘军峰:受自然条件、采煤漏水、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我省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容易出现反复。近年来,全省各地许多原来饮水安全的地方又出现了饮水不安全问题。因为地下水位下降,一些原来解决过的村庄又出现饮水困难,如运城的临猗、万荣一些原出水每小时30吨的水井,现在出水每小时不到10吨。因为污水排放不达标,一些农村饮用水源地受到破坏。因为当初投资少,工程建设标准低,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资金,一些饮水解困期间解决过的村庄工程老化失修,水质和用水不达标,出现新的饮水不安全情况等。所以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下一阶段,我们仍要在解决农村反复出现的饮水安全问题和提高饮水安全标准上下功夫。

一是继续争取中央支持。中央确定到2013年,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们也将积极争取省财政除对中央投资配套外,再单独安排一些必要的资金,用于解决反复出现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标准、自来水普及率,再用两年时间,将自来水入户率由今年底的80%增加到95%。

二是建立工程良性运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继续把饮水工程管理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加强水质监测,合理核定水价,保证群众喝得上、喝得起安全水、放心水。特别是全省农村饮水工程执行电价不统一,农民群众意见很大。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磋商,争取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执行统一的优惠电价。

三是加强水源地保护。针对采煤对地下水资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治理与保护,努力使饮水工程永续利用,造福百姓。

四是筹集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目前,全省建成的农村饮水工程有3.6万处,考虑农民群众对水价的承受能力,一般只收取运行费用。但是,由于工程维修养护和工程折旧等费用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设备正常运行,许多工程带病运行甚至提前报废。我们将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研究制定相关解决办法。■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饮水供水
简易饮水鸟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饮水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