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中西医研究现状1)

2010-02-09 11:53樊永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偏头痛头痛质量

曹 静,樊永平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疾病,新近研究表明,偏头痛与人格、情绪等心理因素相关,提示偏头痛可能是一种身心疾患。偏头痛经常发作、疼痛剧烈、不易痊愈,且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机能进行评估及干预,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模式转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文献总结偏头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治疗情况,以期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注重患者心理调节,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用中西医理论指导偏头痛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具有现实意义,从而补充和完善偏头痛中西医防治的诊疗体系。

1 西医对偏头痛的国内外研究

偏头痛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遗传、神经和血管因素、内分泌因素和免疫因素等有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偏头痛与人格、情绪等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1-3]。目前,国外多项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和间歇期均有生存质量下降,工作效率和时间减少,以及各方面功能减弱或丧失[4]。有研究表明偏头痛的发病与工作性质、睡眠状况、人格倾向致女性月经周期、家族史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在工作性质方面,偏头痛的患病率以教师、微机操作者、财会人员最高,这可能与高度脑力集中、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由于偏头痛属于心身疾病,其人格特征一般表现为多疑敏感、固执已见、易烦恼、性格内向。所以,该类患者开展丰富业余生活,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尽量缓解工作中紧张与压力,注意专业修养及心理调控是非常重要的[5]。另外,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呈正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越长,发作越频繁,其抑郁、焦虑的比例亦有所增加,但与性别无关。在与脑电图(EEG)的关系中,在伴随焦虑抑郁情绪病人中EEG的异常率明显增加,说明EEG的异常与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提示治疗偏头痛除控制症状外,应注意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这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至关重要[6]。

生活质量是评价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情况以及各种干预效果的重要方面,已日渐被大家重视。各种生活质量量表也因此广泛应用,成为一项衡量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国内有人[7]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62例偏头痛患者进行测试,探讨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生活质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偏头痛组患者的神经质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偏头痛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突出表现在焦虑、抑郁及躯体化3个方面;偏头痛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较正常对照组差(P<0.01),涉及到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其中以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并得出结论偏头痛患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及个性改变,且生活质量较差。许贤平等[8]采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中文版对122例偏头痛患者和112名健康者对照并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偏头痛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的评分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偏头痛患者生理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有头痛频率、头痛程度、学历,心理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有头痛程度、头痛频率、病程、学历。结论偏头痛患者生存质量偏低,通过控制其影响因素,如头痛频率、程度等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药物治疗的用药类型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惊厥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非甾体抗炎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多塞平、氟西汀、缓释文拉法辛等,曾尝试治疗偏头痛,但是多项研究一致支持的预防偏头痛的药物。在抗抑郁药中阿米替林是唯一的有效药物[9]。而且三环类抗抑郁药尤适用于伴有睡眠障碍和抑郁的偏头痛患者[10]。有研究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以SF-36问卷为测量工具,分析帕罗西汀对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帕罗西汀联合氟桂利嗪(西比灵)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且优于单用西比灵药物者[11]。

心理干预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有人观察了药物疗法和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对偏头痛的近远期疗效,结果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能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降低偏头痛疗效评分,近期疗效与药物组相似;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变患者不合理信念、提高其应付策略,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12]。

2 中医对偏头痛的研究

中医学将“偏头痛”归属于“头风”“偏头痛”“偏头风”范畴。早在《素问◦风论》就有“首风”“脑风”记载。“头风”一名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医认为偏头痛的病因病机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方面,外感头痛多以风邪为先导,常挟以寒、湿、热邪上犯清窍,引起头部经脉绌急而发生头痛;内伤头痛常为肝胆郁热、痰湿上扰、湿热中阻和瘀血阻络[13]。

偏头痛属于心身疾病之一,心身疾病在中医属于七情内伤的病证。由于“七情”过度,“七情”致病,人体的阴阳失衡,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痰火瘀阻可上蒙清窍,内扰神明,导致偏头痛等心身疾病的发生。《内经》十分重视心理治疗的作用,提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指出针药治疗情志病不效,要考虑到人的心理状态,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14]。“七情”致病特点是直接伤及内脏,以心、肝、脾为常见,其基本病机在于气机失常,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及调畅情志的功能,肝之疏泄太过或不及是产生心身疾病之源,故中医将治肝放在心身疾病治疗的首要位置[15]。

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濡养,若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气郁化火,阳亢生风,风阳上扰巅顶,则易发本病。《辨证奇闻》说:“此病得之郁气不宜,又加邪风袭之于少阳之经,遂致半边头痛也。”头内为脑髓,脑藏元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只有头脑功能正常,才能有肝主疏泄、藏血、藏魂、主谋虑等功能的正常发挥,而这种生理状态的保持又全赖阳气之升腾。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指出:“凡上升之气,皆从肝出”,若肝阳升而无制,肝阳化风,风阳上扰则可致脑络痉挛而痛。《素问◦方盛衰论篇》称“气上不下,头痛巅疾”,张锡纯称此为“脑充血头痛”,认为是“脏腑之气,有升无降,而自心注脑之血为上升之气所迫,遂致充塞于脑中血管而作疼作晕也”。《医学心语》认为:“偏头痛,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多系肝经风火上扰所致”,因肝为刚胜,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情志刺激易引起肝木风动,风阳上扰。因此肝风内动,肝阳上扰为本病之重要病机。

张道厚等[16]也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胆,其基本的病机是肝失疏泄,挟邪上扰,头侧肝胆经络不利,不通而痛,偏头痛应从肝辨证论治。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气候骤变、强光刺激、低血糖、酒精类饮料均可诱发偏头痛,女性病人倾向在月经来潮前发作。这些发病原因,均与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有关[17]。任素芳等[18]自拟平肝活络饮治疗偏头痛120例,痊愈53例,显效47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5%,且疗效优于口服尼莫地平对照组。黎治荣[19]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 63例,治愈 28例,显效23例,有效 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4%。

偏头痛是一种身心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偏头痛的诊治中应注重心理疏导,对缓解偏头痛,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 Berslau N,Schultz LR,Stewart WF,et al.Headache and major depression:Is the association specific to migraine[J].Neurology,2000,54(2):308-313.

[2] Wacogne C,Lacoste JP,Guillibert E,et al.Stress,anxiety,depression and migraine[J].Cephalalgia,2003,23(6):451-455.

[3] Bechtel K.Acute mental status change due to confusional migraine[J].Pediatr Emerg Care,2004,20(4):238-24.

[4] Freitag F,smith T,Mathew N.et al.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with almot riptan vs placebo on migraine-associated functional disabiiity:Results from the AEGls T rial[J].Headache,2008,48(3):341-354.

[5] 刘爱芹.偏头痛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9):731.

[6] 余新良.偏头痛发作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2):54.

[7] 詹来英,刘琳,付风珍,等.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4,4(3):8-10.

[8] 许贤平,杨晓苏,杨期东,等.应用SF-36中文版对偏头痛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6):417-419.

[9] 石玲燕,郑荣远.偏头痛的药物治疗进展[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14(4):210-214.

[10] Silberstein S,Tepper S,Brandes J.Randomizes,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of rofecoxib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ig raine[J].Neurology,2004,62:1552-1557.

[11] 王冰,汤秀敏.帕罗西汀对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48(42):12.

[12] 王立法,戴光明,费春果.合理情绪行为疗法治疗偏头痛[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241-243.

[13] 张敏,吴宣富.中医治疗偏头痛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65-67.

[14] 薛蕾.偏头痛心身并治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2002,19(1):51.

[15] 董湘玉.中医心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6.

[16] 张道厚,张妍华,郑兴刚.从肝论治偏头痛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1):53-54.

[17] 向兴华,李艳.偏头痛从肝论治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70.

[18] 任素芳,郭双娥.平肝通络饮治疗偏头痛120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6):489.

[19] 黎治荣.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 63例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6):741.

猜你喜欢
偏头痛头痛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质量投诉超六成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会变身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