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及护理对策

2010-02-11 00:59胡琳周晓君刘美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手术室医护人员

黄 琳 胡琳 周晓君 刘美丽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31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为 23/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7%~10%。尽早施行手术根治切除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乳腺癌患者除了具有一般肿瘤患者共有的心理压力外,还会因手术切除影响体型美而使身心备受折磨,常常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影响治疗效果、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因此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也就成为临床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对 2007年3月 -2009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 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实施心理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 32~59岁,其中小于 40岁者 21例,大于 40岁者59例,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乳腺癌。其中大学以上文化水平 23例,高中文化水平 36例,初中文化水平 13例,小学文化水平 7例。

1.2 手术方式 全部患者均采用根治性乳房切除术 (单侧),切除乳腺组织、胸大肌肌膜,并清扫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其中 17例加切胸小肌。

1.3 研究方法 采取与患者交谈、观察的方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

2 心理分析

乳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就会出现情感上的苦恼和心理上剧变。患者会出现复杂的矛盾心理,即术前多迫切希望早日手术,但又担心手术造成意外,甚至术后发生转移、复发、死亡等。因此,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抓住不同时期患者的心理特点,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前提条件。

2.1 术前心理特点 患者在未明确诊断或等待手术期间,主要表现为焦虑多疑、烦躁不安。既渴望得到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同情关照,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又对医护人员或家属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的情感。随着手术的临近,患者对手术情况的种种疑虑日益加重,内心非常希望了解其手术过程,希望最好的专家为自己主刀手术。有些患者甚至数日彻夜不眠,寝食不安,使手术时身体素质严重下降,不利于手术进行。

2.2 术中心理特点 乳癌患者的手术时间虽然相对来讲是很短暂的,但却是整个疾病治疗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患者身心最脆弱的时刻。手术作为一种强烈心理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主的心理应激反应,当反应过于强烈时,会严重影响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1]。另外,紧张的气氛、陌生的环境和医护人员穿着也会对患者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

2.3 术后心理特点 由于患者多为家庭主妇,术后形体的改变以及会失去部分劳动能力的可能,在其心理上造成一种极大的精神压力,使患者很快从手术成功的欣喜转变为忧虑。因此,术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甚至悲观绝望。尤其是性格内向、家庭关系较为复杂的患者抑郁较明显,对生活失去信心、抱怨自己,感到自己给家庭和孩子带来不幸,产生厌世悲观心理。

3 心理护理对策

3.1 术前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正性情感支持是进行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护理工作中,要从态度、语言、表情、行为举止等各个方面尊重病人,对患者热情友好,诚恳礼貌,使患者感到自己被尊重,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护理干预。针对患者术前焦虑多疑、烦躁不安的心理特点,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时,应当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说明自己是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要求,详细讲解本病的发生、发展及术后愈合、注意事项等,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情况、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及术中的注意事项等,改变患者对手术的一些错误观念。开导患者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用成功病例教育患者,使患者心情舒畅,消除焦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的来临。术前心理干预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依赖感,对手术的实施和术后的恢复都是非常有益的。

3.2 术中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患者的心态,医护人员和蔼、可亲、得体的语言,会增加护患间的信任。针对术中患者紧张、压抑甚至恐惧的心理特点,当患者被接到手术间后,巡回护士可用几分钟时间与患者作简单的交谈,与其进行交流,减轻患者的担忧和恐惧、孤独感,可以在患者逐渐适应手术室环境的同时了解其心理需要,及时帮助解决。要尽量做到最小范围的身体暴露,以保护患者的隐私,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要杜绝室内刺激的对话,医护人员之间要气氛融洽,保持术中患者情绪稳定。实施麻醉前,应提醒患者使其做好心理准备,以免引起过度紧张。术中应注意操作轻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3.3 术后心理护理 乳癌术后患者最关心是想知道手术效果如何,因此待患者清醒后,护士应立即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消息并表示祝贺,这是对患者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手术室护士应亲自护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护士认真详细地交接班。术后第 2天手术室护士应到病房进行随访,查看有无术后并发症。针对患者情绪低落、抑郁、甚至悲观绝望的心理特点,当患者想了解病情时应耐心向其讲解,让他们逐渐接受现实。应对患者进行术后指导,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患肢进行内收等锻炼活动,主动关心和体贴患者,劝说患者术后要坚持化疗和放疗的信心,鼓励患者要重新工作,回到家庭、社会,正常从事各种活动,提醒她们要定期复查,以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适度赞扬其家属对其表现出的关爱,使患者感觉到在家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

4 讨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身体的治愈并不能完全的让她们身心和谐幸福,随着医学观念的转变,使乳腺癌患者同时恢复心理健康已成为医学护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早先的研究指出,乳腺癌患者把接受信息置于重要的位置,他们需要与自身疾病有关的资料,尤其是如何治疗、处理疾病的症状及不良反应,如何保持舒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技能及方法[2]。以往认为告诉患者病情会对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近期发现患者想尽可能多地全面地了解自身情况,告诉患者病情可减少恐惧和焦虑,促进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减少疾病治疗中的一些不良反应,是护士帮助患者接受癌症并做好情绪调整的第一步[3]。要做好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最重要的是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因此作为护士必须做到 “细致、耐心、热情、真诚”,这样才能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依从性。高质量的心理护理胜似一剂良药,它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挖掘自身的心理潜能,使患者在情绪上由焦虑变得安定,在意志上由懦弱变得坚强,在信念上由悲观变得自信,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得自觉,在对待治疗态度上由被动变得主动、由消极变得积极,从而大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过程[4]。利用医护人员自身的医学、心理学知识,使患者信服诊治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其恐惧、不安、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等心理,客观正确地认识乳腺癌,重新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从而使其心理障碍得到改善。同时,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各有不同的心理活动特点,要从术前、术中到术后三个阶段全程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理解显著提高,心理负担明显降低。最大程度的发挥心理干预的作用,取得最好的护理效果。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认识到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系统的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等负面心理,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术后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1]廖荣容.心理干预对肿瘤病人术前的心理观察 [J]现代医院,2008,25(12):70.

[2]赵曼一.癌症病人的信息需求 [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7):333.

[3]张惠兰,陈荣芳.肿瘤护理学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3.

[4]徐德志.洞察病人心理 [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15-116.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手术室医护人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