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极之本”阐释与中医防治观*

2010-02-11 11:46黄海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五脏血气病机

黄海波

(广西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罢极之本”阐释与中医防治观*

黄海波

(广西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肝者罢极之本”是《内经》中的至理名言。中医认为,肝藏血、肝主疏泄与一身筋肉肌腱;人体活动与健康有赖于肝,而肝有病则易见疲惫乏力。然而关于“罢极”的涵义,诸医家都难以融会贯通地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本文从语言学与中医学角度对此加以阐述。

罢极;肝藏血;主疏泄;中医防治

1 诸家关于“罢极”的理解与分歧

关于《内经》“肝者,罢极之本”,现代医家有不同的理解,关键是“罢”、“极”二字:①释为“疲劳”同义连用;②释为“耐受疲劳”;③释为“消除疲劳”(“罢”为罢免义);④改作“四极”,释为“四肢”;⑤释“罢”为能量(“罢”作“罴”,似熊的一种动物)等。这些分歧实是源于清以前医家的不同解释。还有人因“罢”繁体字为“荎”,疑为“能”之误;又以“能”通“耐”字,把“能极”释为耐受疲劳。这种解释也不能令人信服,因为在语言训释中,随意使用“疑为某”又“通某”等,辗转为训,难免有臆断之嫌。

历代说解不同,但都认为“肝者,罢极之本”是阐述肝与体能、肝与疲劳的关系,故众多理解围绕着疲劳与耐受疲劳两种具有对立性的解释。这种对立性更易引起反复争议,以至当今有关解释的文章层出不穷。还有专家提出:“‘罢极’当‘疲极’讲……不符合逻辑。因为《六节藏象论》这一篇都是探讨藏府的正常功能,一个生之本,一个封藏之本,一个气之本,一个仓廪之本,这4个本谈的都是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问题,怎么到了‘罢极之本’突然讨论起疲劳的问题呢?”对这个问题,本文从语言学与中医学角度加以阐述。

2 “罢极”语言阐释

2.1 词义考察

“罢极”之“罢”,《广韵》“符羁切”,音疲,疲劳、衰弱之义。《左传·昭公十九年》:“今宫室无量,民人日骇,劳罢死转,忘寝与食,非抚之也。”晋·杜预注:“罢,音皮,本或作疲。”《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今梁赵相攻,轻兵鋭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罢”与“竭”互文而义近。先秦两汉时“罢”字常有用作疲劳困乏之义的现象。再看“极”,本为屋脊顶梁之义。《周易·系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高亨注:“屋上最高之梁称极,引申为至高之义。”“极”又由至高之义引申为极限、疲劳。如《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黄帝内经》成书于秦汉之际,其词义使用法与上列基本相同,书中“罢极”二字义同,皆有筋疲力尽、劳累过度之意。

2.2 语法分析

“罢”与“劳”古代语法功能相似。“劳”有形劳与忧劳、苦劳与功劳、疲劳与犒劳之义。《四部丛刊·纂图互注礼记》:“师役曰罢。”注:“罢之言罢劳也。《春秋传》曰师还曰疲,罢音皮。”出征劳役,极其辛苦,犒劳、犒赏,亦属情理。“劳苦”也时而同义连用,有“劳苦功高”之义,也有“慰劳”之义。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遇故护军统领某公,握手相劳苦。”“劳苦”是慰劳、慰问之义。这正是古汉语思维中对立而又联系的现象,即正反同辞——兼有正反二义的一词,在具体语境中只具有确定的一义。

“罢”与“劳”、“劳苦”的用法相同,均有慰劳、犒劳之义。汉·扬雄《法言·修身》:“如刲羊刺豕,罢宾犒师。”清·汪荣宝义疏:“‘罢’‘犒’同意,罢者劳其疲劳,犒者劳其枯槁,皆慰恤之称。”故“罢”既具疲弱无能之义,亦有补充能量之义。如明·张居正《王观吾六十序》:“骐骥罢于迟暮,强弩顿于末力。”由于正反同辞现象,秦汉时“罢”字兼具疲劳与犒劳、疲弱无能与恢复体能正反之义;而在“肝者,罢极之本”句中,“罢”字恰是正反二义都可兼而释之。从病机角度而言,“罢极”是耗损能量,疲劳困乏;从正常功能而言,“罢极”则是充实能量,修复疲劳。因而,从对立而又联系的思维现象来说,各种解释的分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 肝功能与病机分析

中医认为,肝应春气,主升发条达;肝藏血,对全身血液起调节作用;肝主疏泄,能畅和气血与情志;肝亦为将军之官,主谋虑,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密切;肝主怒,可节制脾气的收敛与发泄;肝主筋,是筋骨强健的根本;肝开窍于目,是视力供能的来源。总之,肝功能的健全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只要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调和,血脉通畅,身体无害。而人体在受到伤害与刺激时,所导致的一系列生理病理的变化,如喘息、多汗、战栗、肌肉紧张,及焦虑、抑郁、恐惧、精神错乱等,这些所引起的气机变化,都需要肝脏加以调节。故肝不仅是具有藏血功能,而且是人体气机的调节中心;机体所受损害的程度,多取决于肝功能的正常与否。从这点来说,“肝者,罢极之本”之说,恰恰道出了肝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就病机而言,虽涉及诸脏腑、经络、气血,然核心问题仍然在肝。因此在中医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家非常注重理气解郁,调节肝功能,而且有“医者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的说法。有专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肝脏功能失调涉及多种疾病,于是提出“诸病从肝郁论治”的观点,重视肝脏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把肝脏列为五脏的首位。清·吴达《医学求是》说“肝为五脏之贼”。可见肝脏极其脆弱易伤,尤须特别护养;同时也表明肝脏地位突出,极其重要。所以“肝者,罢极之本”,无论是将“罢极”理解为疲劳还是抗疲劳,都符合中医学原理。这就意味着人体健康的受损和恢复都有赖于肝。过度劳累,不管是体力上还精神上的都会伤及肝脏,容易导致不测。而情志所伤,肝脏则是首当其冲。

4 肝在五脏中的重要地位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肾者,封藏之本……肝者,罢极之本……脾胃,仓廪之本……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肝胆相照,互为表里,此处显然突出了肝的重要位置。清·汪琥辨《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指出:“‘肝者罢(疲同)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筋,筋主运动,故疲劳;‘其华在爪’,爪者,筋之余;‘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肝属春属木,为生发之本,故经文加此句。世医动言伐肝。盖未究《内经》之旨耳。”从五脏之本角度来认识,肝脏是血气之本,自然是抗疲劳的源泉。所以,《六节藏象论》在探讨脏腑正常功能时,把它与生之本、气之本、封藏之本、仓廪之本这4个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问题相提并论。“罢极”在这里当理解为修复疲劳、恢复体能的含义,因为肝脏“以生血气”,是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5 “罢极之本”与中医防治观

5.1重视精气神的保养,提倡劳逸结合

肝的藏血功能是“罢极之本”的根本保障。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脏象别论》说:“人身之用,止此血气,血气为人之橐昢(喻本源与造化),是皆人之所同也”;又在《治形论》中强调“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可见血气是人体之本。从免疫功能看,血气不足则正气不足,机体抗病与康复能力都得下降。从生理功能而言,“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素问·五脏生成论》)。”唐·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故目受肝精肝血濡养而能视,筋得肝血滋养能耐劳,魂得濡养而舍于肝,怒志得濡养而涵敛不妄发(疲则易怒)。从病机角度而言,肝精不足则肝血亏虚,肝血亏虚则不能濡养筋、目等,可见头昏眼花、夜盲甚至出现肢体震颤等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治当以补肝精益肝血为先。从健康角度而言,肾藏精而主骨,为先天之本,而肝肾关系密切,现代研究证实,气滞血瘀会导致钙及营养不能输入骨骼,从而产生骨质疏松证。因而在防病防衰方面,养肝与补肾同样不可忽视,正是基于精血同源的原理。中医学重视养神、养气,自然也重视神与气的基础。

《素问·宣明五气论》指出,劳逸不当易伤血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因肝开窍于目,而目是人体精神外泄的窗户,故注意精神的休息与保健,极为重要;又因“生命在于运动”,故宜注意适当运动,使肢体灵便,达到轻身延年。鉴于“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的原理,中医提倡注意适当休息并劳逸结合,因而调肝养肝与中医重视精气神的保养,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

5.2 注重整体调控与身心调节

人体之神与血的关系密切,而肝的疏泄功能是“罢极之本”不可忽视的保障。《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又《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近年研究表明,与社会、精神因素相关的心脑血管、肿瘤、精神神经性疾病已跃居发病和死亡率之首。故发挥“罢极之本”的疏泄功能,调节血行,使所藏之血运行于有关组织器官,迅速缓解心理与生理上的压力,以免肝气郁滞而出现情志诸方面疾病,这在当今人们身体多处亚健康状态的现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亚健康状态无器质性病变而仅有生理功能失调,中医发挥其整体调治的特长,并根据把握病机以求其本的原则而疏肝开郁,恰恰在功能性疾病方面具有诊治优势。又肝主生发而通春气,且一年之计在于春,故有专家指出春季养好肝,一年抗疲劳。可见,调节肝脏在养生与疾病防治中地位突出;而首重养肝,则是中医顺应自然、因势利导、提挈纲领的辨证调治法与重要原则。

R174+.6

A

1006-3250(2010)07-0545-02

广西中医学院重点资助项目(ZD09008)

2009-12-15

黄海波(1957-),女,广西贺州人,文学学士,医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籍文字训诂与传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五脏血气病机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