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狠抓治淮安全生产

2010-02-13 21:39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治淮 2010年8期
关键词:责任生产工作

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王 翔

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长久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抓好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是治淮工作的基石。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狠抓落实,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为治淮事业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近几年治淮安全生产成效显著

近几年来,治淮安全生产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落实水利部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制度建设,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实施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强化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管理,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总体保持稳定态势,为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

淮委党组对治淮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我委多次组织召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布置安全生产工作。结合淮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淮委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实施方案。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水利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领域,细化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通过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推进了水利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开展执法检查,防范事故发生

在治淮工程建设中,一些施工企业和部分施工现场存在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和“三违”等问题。我委以此作为治理重点,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着力整治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结合安全隐患排查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督促落实建设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重大隐患的预案制订,加强安全隐患检查与整改力度。经过不懈努力,重点打击和整治了治淮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违法、违规和违章行为,促进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进一步规范了水利安全生产秩序,有效防范了事故的发生。治淮工程建设始终保持着安全生产总体稳定的局面,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的安全事故。

(三)深入调查研究,完善规章制度

为加强安全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水利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我委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先后编制了《淮委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规范》、《淮委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淮委直属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治淮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治淮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档案示范文本》等规定,完善了治淮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制度,为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生产安全有赖于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为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我委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悬挂主题横幅,张贴宣传画,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摄影和演讲比赛,营造水利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类、多层次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促进了大家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二、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安全生产会议,明确安全生产必须切实抓好的关键环节,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作出部署,对水利系统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淮委党组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治淮安全生产工作有条不紊。但是,我们对于取得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对存在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治淮安全生产还有不少隐患。当前治淮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全生产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任务繁重

今年6月4日,国务院专门召开了治淮工作会议,决定继续把治淮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争取用5~10年时间着力解决好淮河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实现淮河长治久安和保障沿淮人民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治淮工程建设将面临投资强度高、建设规模大、工作要求严、完成时间紧的形势。治淮建设项目具有战线长、范围广、项目小而分散等特点,难以集中管理。一些地方建设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施工招投标不规范,监理管理薄弱,安全监督力量不足,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总之,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着责任重、压力大、难度高的严峻局面,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安全意识仍然不强

一些单位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不能摆正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倾向。对安全生产工作往往号召多,落实少。有的单位为了抢速度、争效益,放松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管理队伍被削弱。在工程建设中只有经济指标,没有安全指标,以包代管、以罚代教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少数单位对事故隐患抱有侥幸心理,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目前水利管理行业中存在大量的非专业化生产人员。这些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术较差,缺乏处理突发性事故的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他们安全知识不多,对安全生产规程和要求了解甚少,往往凭感觉干活,只有事故发生后才意识到违章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的职工虽经培训,持有证件,但安全生产的意识仍然不强。有的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这些都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三)安全防护设施差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明确了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要求,但一些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仍然盲目压低项目造价,削减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安全防护设施缺乏维修保养,购置安全防护设施和生产设备只图便宜,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少数单位甚至为了降低造价,不按照技术要求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措施不健全、不到位,对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应对措施不力,组织快速施救能力差,往往贻误战机,造成事故影响扩大,损失加重。

(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顺

一些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除了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管之外,还承担了大量工程建设的任务。不少建管和安全监管单位同属一个部门负责,势必影响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在具体项目的安全监督中,由于对安全监督范围和程度缺乏具体规定,安全监督机构在实际监督中较难把握,安全监督不能准确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督职能。

三、明确安全生产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水利部关于安全生产的要求,结合淮河流域实际,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淮工程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检查活动,突出预防为主,突出加强监管,突出责任落实,加强宣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安全投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在这一总体工作思路要求下,要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狠抓责任制落实

要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落实到各部门、落实到各企业、落实到每一个员工。一是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要落实到位。二是单位主体责任要落实到位。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是相关工作的责任主体,要落实相应责任。三是落实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安全生产工作涉及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都要有人负责,做到责任清晰、分工明确。当前,要特别抓好治淮工程建设、防汛度汛责任制与水库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落实,抓好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落实,抓好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责任人落实。要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明确责任目标,认真考核,严格奖惩。

(二)狠抓安全生产投入

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保障。要强化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落实安全经费。实践证明,单位安全资金投入多,安全设备好,旧设备改造好,新设备购置全,安全系数就高,安全就有保障。单位不舍得投资,安全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系数就低,安全生产就没有保障。有关单位领导要从全局和长远利益考虑,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经费,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困难,真正把有限的投入用在安全生产工作的“刀刃”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研究分析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特点,建立适合治淮工程特点的安全生产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狠抓水库除险加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水利部已经明确要求,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进度严重滞后、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配套资金到位差、管理混乱的,将一律暂停其他新建项目审批和中央资金安排。近日,海南万宁一小型水库垮坝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狠抓质量安全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

(四)狠抓事故预防机制

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改变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的不良倾向,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大力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一个单位的安全生产是通过职工的劳动来实现的,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素质,是单位安全工作的主题,是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时,要注意借鉴和吸取矿山、电力、化工等行业的安全生产经验和教训,广泛、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行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要加强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年”主题宣传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进行安全宣传,增强职工安全素质。通过大规模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增加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狠抓安全监督检查

第一,完善安全检查制度。流域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机制,建立科学的安全事故预防制度,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强化培训,加强对参建各方建设行为监督检查。第二,抓好专项行动。结合当前开展的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治淮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建立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第三,建立安全信息公开制度。要不定期对治淮工程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将每一次安全巡查情况在网上公布。第四,从严执法。水利部最近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技术规程,必须严格执行。特别是对基础处理、钢筋混凝土结构、止水、穿堤(坝)建筑物回填土等涉及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重要隐蔽工程和重要工序,施工、监理人员要各司其责,使工程建设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工程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查严办,对查处不力的有关部门要追究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管理任重道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为治淮取得新成就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责任生产工作
用旧的生产新的!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