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质新动态

2010-02-28 14:15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0年2期
关键词:研究

国际地质新动态

http://geology.com/news.

郭昆,编译.刘源骏,校.

欧洲正热衷于页岩气的勘察工作

本周三,行业研究员向媒体透露几乎所有主要的石油公司都在欧洲大陆寻找页岩气,这一改变了美国能源市场的非传统能源资源。

然而,尽管页岩气在北美大量发现并被广泛运用,但这种繁荣的景象不一定在欧洲也能出现。虽然在美国,页岩气产量的提高满足了国内对天然气的需求,但欧洲天然气主要依赖俄罗斯、挪威和北非等地进口,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势必将会减少进口量。

佛罗伦萨·金尼 (Florence Geny)系牛津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在挪威首都召开的能源研讨会后透露现在欧洲至少有 40个公司在寻找页岩气,除了英国的石油公司 (BP),所有的大型石油公司都在参与页岩气的寻找:英国壳牌集团 (Royal Dutch Shell RDSa.L)在瑞典和乌克兰,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Exxon Mobil XOM.N)在德国,美国康菲石油有限公司 (ConocoPhillips COP.N)和雪佛尤炼油公司 (Chevron CVX.N)在波兰。

挪威石油工业研究咨询机构的顾问贾兰德·拉斯塔德(Jarand Rystad)证实在欧洲已开动 20台钻机还不能满足寻找页岩气的需要。因为美国有至少接近 2 000台钻机在工作。另一方面,美国的工业结构合理,员工技能娴熟经验丰富,要达到如此程度欧洲还有一段路要走。

学者 Geny认为,在人口稠密的欧洲获得钻探的许可无疑还有一个大难题,你得考虑是否会影响当地的环境和水资源的供应。此外,美国在 20世纪 80年代已通过了减税政策,刺激了钻探工业的发展。而且,在欧洲储存页岩气的地质环境和条件较美国更加复杂。所以,页岩气的应用在欧洲还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

http://www.usgs.gov.

潘潇,编译.刘源骏,校.

美国地质勘查局宣布 2010年矿产研究补助计划

对一系列矿产资源做全新的研究,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土地利用决策的制定,这些研究的经费由美国地调局拨款。

接受 2010年美国地调局矿产资源外部研究项目拨款的受捐者将对美国本地的铜、锂、稀土元素、铀以及磷酸盐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计划描述如下。

识别隐伏铜矿资源的技术

俄勒岗州立大学的约翰·狄尔 (John Dill)教授将提供寻找深部斑岩铜矿潜在资源的方法。这项研究将着眼于斑岩铜矿矿床的三维特征以及判断从矿床中心部位到岩体边缘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借助附近的地质特征来明确矿床的中心方位。

锂,是替代能源的重要资源

阿拉斯加大学教授丽安·蒙克(LeeAnnMunt)、斯坦福大学教授安克雷奇和佩奇·张伯伦(Anchorage and C page Chamberlain)将研究在卤水和黏土中锂资源的形成,并估算锂资源的潜在储量。锂是一种用作替代能源技术的日益重要的商品。此项工作将重点研究内华达州西南克莱顿 (Clay Tom)山谷的卤水资源以及中北部的麦克德米特 (MC Dermit)火山口的黏土资源。

锂的形成和稀土元素矿床

东卡罗来纳大学的阿德里安娜·海曼 (Adriana Heiman)教授将研究含有锂和稀土元素的花岗伟晶岩矿床成因。重点将放在了解相对较贫矿床和富矿床中矿物成分的差异。这项研究将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不同类型的矿床形成条件是不一样的。依据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判别出不同类型矿床的产出部位。

砂岩中的铀矿资源

伊利诺伊大学的克雷格·伦德斯特伦 (Craig Lundstrom)和托马斯·约翰逊 (Thomas Johnson)教授将帮助读者了解砂岩层中铀矿床的形成,并提供一种能够评价铀矿资源富集程度的方法。此研究将着眼于地下水中铀的特性,以便更好地认识在砂岩中形成铀矿床的过程。在美国,该类型的矿床是分布最广的铀矿床,此研究将致力于描绘德克萨斯州的活性砂岩含水土层系统目前状况特征。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托马斯 (Thomas)和同事们将集中研究在砂岩中的含水层里铀的赋存状态,并利用先进技术研究在砂岩型铀矿床中岩石成分在三维空间的变异情况。该项成果将被用来指导怀俄明州中南部铀矿床的研究,其新方法可直接应用于铀矿床的勘查和评价。

弗吉尼亚州的隐伏磷酸盐矿床

弗吉尼亚地质矿产资源部的小威廉·拉赛特 (W illiam Lassetter jr)将探明该州沿海平原中隐蔽的磷酸盐潜在储量,并着眼于研究弗吉尼亚岩层的特征。研究结果将适用于探明美国东部沿海平原的其他地区磷酸盐资源的潜在储量。

http://news.discovery.com.

朱建东,编译.刘源骏,校.

地质学之先驱——哥白尼

现代地球科学通常被认为起源于 300年前,但是两位地质学家近日宣称,波兰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早在 500多年前就已创立了现代地球科学,自那时起人们已认识到,地球已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了,只不过是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已。

他们认为,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基础性学科,地质学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哥白尼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这一伟大的转变同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进步密不可分,地质学也应运而生了。

但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涵盖了地质学、海洋学、气候学以及航海学的地球科学,早在 16世纪葡萄牙大航海时期就已经创立了。

http://geology.com/news.

郭昆,编译.刘源骏,校.

控制煤灰污染法案的制定

目前,环境完善工程和地球公平组织 (简称 EPA)调查发现,含有大量有毒物质的煤渣渗透液污染了附近的湿地、河流和地下水。

煤灰,有时也称飞尘、炉底灰、煤的燃烧废物或残余物,是来源于烟囱和贮水池里煤发电的副产品。在 2008年,田纳西州曾发生了严重的毒粘性物质弥漫事件,这个有毒物质即是煤锅炉燃烧后形成的粉末。在此之后,煤灰污染问题受到全国的广泛关注。

来自 EPA的报告证实了煤灰池是重点污染源:每年燃煤发电产生大约 1.4亿 t飞尘、残渣和一些其他燃烧废物。这些废弃物包含了某些致命的污染物,如砷,镉,铅,硒等及其它有毒物体,这些金属大多具有致癌效应并且会对人类和鱼的神经造成伤害。调查显示,分布在 14个州的 31个煤灰池燃烧后留下废弃的污染点对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湿地、湖泊和河流造成了严重污染。

2009年 10月 16日,EPA向白宫预算管理办公室 (OMB)的信息与管制事务办公室 (O I RA)递交了起草建议书并承诺于2009年底就煤灰池问题发布建议性的规定。

http://geology.com.

潘潇,编译.刘源骏,校.

赫基默钻石——一种双锥石英晶体

“赫基默钻石”(Herk imerDiamonds)是以纽约赫基默县及周边地区发现的完整双锥石英晶体命名的。它们具有典型的六方柱状晶体形态,只不过,它们是双锥状而非单锥状。这是由于晶体结晶时很少或完全没有与围岩接触的关系。这种双锥晶体十分少见,所以赫基默钻石很受矿物收藏家们的喜爱。

赫基默钻石的围岩是沉积于约 5亿年前的寒武纪小瀑布(Little Falls)白云岩,赫基默钻石就是在白云岩晶洞中形成的。这些晶洞中密布着石英晶簇并常被一层沥清覆在洞壁。

虽然这些晶体用纽约的赫基默县命名,但相似的双锥晶体也曾在其他地方被发现,例如亚利桑那州、阿富汗、挪威、乌克兰以及中国。它们虽有着相似的外表,却没有叫它“赫基默钻石”。

http://news.discovery.com.

潘潇,编译.刘源骏,校.

陨石中发现比金刚石还硬的材料

这种比钻石更硬的石头或许不会戴在我们手上,但是却能启发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创造出比钻石更坚硬的物质。

研究人员使用金刚石研磨材料在陨石切片里意外地发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岩石里的晶体比钻石更坚硬。随后,他们用一系列仪器进一步观察后,发现了两种全新的天然碳晶体结构,这种碳晶体比地球内部形成的金刚石硬度大得多。

这项研究报告刊登在 2月 15日出版的《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作者法国里昂大学的特里斯坦·费鲁瓦尔 (Tristan Ferroir)教授说“这个发现纯属意外,但是我们相信,对这些陨石的研究将发现碳系统的新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抛光的富含碳的海沃勒 (Havero)陨石是 1971年陨落到芬兰。当他们研究其表面后,发现碳斑点远高于抛光面,从而表明这些地方比金刚石还要坚硬。

http://www.jpl.nasa.gov.

朱建东,编译.刘源骏,校.

智利强震导致地轴偏移 使地球一天时间变短

美国太空总署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 (Richard Gross)利用计算机模型对智利强震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科学计算。2010年 2月 27日智利发生的 8.8级强震震歪了地球的地轴,导致地球自转轴偏移了 2.7毫角秒,并使一天的时间缩短了 1.26微妙,也就是百万分之 1.26秒,由此推断地轴与地球自转轴二者偏移了约 10 m。

2004年引起印尼大海啸的苏门答腊 9.1级大地震,使地轴移动了 2.32毫秒,导致一天的时间缩短了 6.8微秒。格罗斯分析,2010年的智利大地震的震级虽然比几年前的苏门答腊大地震要弱,但是前者的震中位于中纬度地区,而后者位于赤道附近,因此智利大地震反而使得地轴产生了更大的偏移。据科学家分析,相比较于苏门答腊大地震,导致智利大地震的断裂是以一个更陡的角度“斜插”进地壳深部,因此使得地球物质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了更大规模的转移,从而导致地轴产生了更大的偏移。

10月25日,福布斯发布了最新的2018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马云自2014年以来首次回归榜首,但财富比一年前缩水40亿美元。

http://geology.com.

朱建东,编译.刘源骏,校.

史上有记录在案的最强地震

1960年 5月 22日,在智利南部的瓦尔迪维亚 (Valdivia)地区发生了有地震记录史来最强的一次大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测定其震级高达 9.5级。

美国地质调查局称,这次地震为 20世纪最强的一次地震。人类历史上或许发生过震级更大的地震,但那时由于没有仪器能够精确的测定震级并记录下来。

此次地震发生在智利的太平洋海岸线之下。地震发生后,地面剧烈的摇晃摧毁了许多建筑。智利官方称,此次地震至少造成 200万人无家可归。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的下午时分,此前又发生了一次预震,所以当主震到来时,很多人已纷纷离开了建筑物逃避至空旷处。官方证实,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主要来自于地震引发的大海啸。主震发生后,引发的海啸瞬间就铺天盖地而来,冲毁了大量的地面建筑并卷走了许多当地居民。据不同的报道,少则 490人,多则 6 000人在地震中丧生。不可思议的是,远在万里之遥的菲律宾随后也遭到了此次海啸的袭击,并有人员伤亡报道。

http://www.sciencedaily.com.

潘潇,编译.刘源骏,校.

机载雷达拍摄的灾后海地的照片

1月 12日,当地时间下午 5时左右,里氏 7.0级的地震袭击了海地东南部。震中距离太子港西南偏西约 25 km,大致位于此图像的西部边缘左方。这个位置是太子港南部山区的巨大东—西向线形山谷,此处处在十分活跃的大断层带上:恩里基渃—芭蕉园断层带 (Enriquillo-Plantain Garden fault)(图中黑色箭头所指),这是造成大地震的原因。从图像上能清晰地看到,一条断裂带由海地西部顶端横穿太子港直达多米尼加共和国,从而延伸至图像的东部。由历史记载可知,18世纪海地南部地区也曾发生过一系列大地震,因此,地质学家认为这些地震也是因为处在此断裂带上造成的。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显示,1月 12日的地震造成了从西侧震中延长约 40 km的一段断层,在图像上留下了一个断层断面。美国地调局的最新报道称,地震增加了太子港南部断层的东部断面和破裂带西部断面的应力,这将大大增加未来此地发生地震的风险。

http://news.discovery.com.

朱建东,编译.刘源骏,校.

恐龙灭绝的元凶是臭氧吗

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来自于小行星的撞击,还是其他什么因素?诸如核冬天、全球性气候剧变、有毒气体等,长期以来一直是众说纷纭。但是否有一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仅仅是三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臭氧分子,最终导致恐龙大灭绝的呢?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当臭氧层距离地球表面很近的话,而臭氧分子又与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合物等混合时,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医学证明,当人暴露在千万分之一的臭氧环境中,人体的肺壁薄膜将会发炎并很快受到损伤。

研究表明,6 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在撞击地表后很有可能释放出大量臭氧、氮氧化合物、甲烷以及碳氢化合物。根据科学家的模拟实验,撞击所产生的臭氧能够使当时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达到百万分之一,这一浓度已达到人体所能承受浓度的 10倍。这或许就是恐龙灭绝的原因。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

朱建东,编译.刘源骏,校.

冰山撞击可能会改变洋流

图中照片为人造地球卫星 2010年 1月 7日在距离撞击大约还有一个月前所拍摄,照片中的“B9B”冰山的面积与卢森堡国土面积相仿,正朝着南极洲“梅兹”冰川的冰舌漂来,而后者的长度已超过 100英里,且冰舌的底部已出现了两条巨大的裂缝。

据南极气候与生态系统合作研究中心 (ACECRC)报道,撞击的时间大约是 2010年 2月 12日或 13日,长达 60英里的巨型“B9B”冰山与“梅兹”冰川的冰舌发生了剧烈的撞击后,产生了一个长达 48英里的次生冰山。

目前,两座冰山正“肩并肩”地漂浮在洋面上,撞击产生的大量冰山碎屑物覆盖了“梅兹”冰川周围的洋面。据统计,在撞击发生之前的 20年间,“B9B”冰山一直在缓慢地向“梅兹”冰川靠近。

然而一些专家认为这些新形成的冰山可能会对海洋环流系统产生负作用,从而影响到地球气候和海洋生物生态系统。

http://geology.com.

朱建东,编译.刘源骏,校.

给亚马逊河“测年”

近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贯穿大陆的亚马逊河入海口附近陆续打了两个深钻,经取样分析发现,亚马逊河形成至今已有 1 100万年之久。研究者同时推断,亚马逊河现在的形状和流向早在 240万年前就已成型。

一支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生物与生态系统学院 ( IBED)、利物浦大学以及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研究团队,将利用这一最新的钻孔数据,重建亚马逊河的发展史。

据专家推测,亚马逊河入海口的三角洲海底沉积物约有10 000 m的厚度,而海洋钻探目前还不能达到这样的深度。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打的两个钻孔,其中的一个也才打到海底以下4 500 m的深度,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深度,也足以揭开亚马逊河及其入海口三角洲冲积扇发展历史的神秘面纱。

http://geology.com.

潘潇,编译.刘源骏,校.

抛光磨圆石

磨圆石是将小块岩石和矿物 (直径通常为 1~5 cm)在滚桶中加工成光滑、圆润、高度抛光的小鹅卵石。

大多数石头并不具有很好的磨制效果,因此,需要进行特别筛选,用来打造磨圆石的岩石和矿物保证它们具备缤纷的色彩、半透明状外观以及能接受高度抛光的能力。这些特殊的矿物被称作“磨滚原石”(tumbling rough)。一些收藏家们收集这种石头自己进行磨制,或者还可以在业余藏品店里淘得。人们将这些漂亮的磨制石头称为“磨圆宝石”(Tumbled gemstones),它们可以用来制做首饰、工艺品以及其他一些装饰品。

http://geology.about.com.

潘潇,编译.刘源骏,校.

冥王星越来越红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称: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的颜色变得越来越红。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照片显示,冥王星比平常红了约 20%。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冥王星进入到 248一年的轨道,系表面的冰层发生了变化的结果。美国宇航局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声明称:“这些变化极有可能是冥王星受日光照射的一极表面冰层融化,而在另一极重新冻结造成的。”但还是有一些天文学家对这个变化表示惊诧。西南研究所的马克·比伊 (Marc Buie)教授说:“这个变化发生的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着实让人震惊,真是前所未有。”

2006年,天文学家将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降格为小行星,这是因为冥王星直径只有 2 360 km,远远小于太阳系其他八大“传统”行星,甚至比地球的卫星月球还小。

研究还表明,这种红色现象与冥王星的温度无关,因其表面的温度极其严寒仅为罕见的 -233℃。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