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0-03-08 07:25李新婷
当代医学 2010年16期
关键词:高频电波内瘤电切

李新婷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是妇科常见多发病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步递增趋势[1]。其反映着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若不在早期给予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宫颈环形电切除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为了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影响,我们对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6年3月~2008年1月本院共收治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3例,均经阴道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确诊。年龄22~56岁,平均40.7岁。CIN69例,CINⅢ14例。临床症状:主要有宫颈糜烂,宫颈外观呈糜烂状;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或夹杂有血丝等。

1.2 方法

采用囤产金科盛HF—l20B型环形电极刀。患者取膀胱截石位,0.5%的碘伏液消毒外阴、肛周,再用阴道窥器扩开阴道,消毒宫颈和阴道。Lugol碘液确定病变的边界。2%利多卡因和2%的肾上腺素混合后注入宫颈阴道部间质中。在宫颈病变移行区外围分点注射,深1~2mm。为了在操作过程中减少出血,采用加血管收缩药物如垂体后叶素[3]。电切时,功率调至35~40W,打开烟雾排出系统。当电切环放在开始点的上方但尚未接触宫颈表面时,启动电流,电切环在病变的外边界之外5mm处垂直插入组织内,电切环逐渐深入宫颈直到“十”字形横杆几乎与上皮表面接触后,电切环平行于宫颈表面水平切割,直达到病变的对侧边界外,再向宫颈表面慢慢拉出电切环(仍保持其与表面成直角)。

表1 LEEP术后第1年TCT、阴道镜检查随访情况(例)

电切范围应尽可能将病变组织环绕在电切环内,以减少热损伤对标本的影响[4]。当切除HSIL时,电切环进出的位置应选择在转化区内的病变边缘外侧3~5mm处进刀。切除LSIL时,电切环进出的位置可在转化区病变的边缘进出。病变组织切除后,功率设置转换到电凝功能。在创面的表面用3~5mm的球形电极以凝固的方式烧灼止血。如果难以控制出血,则用纱布进行阴道填塞。病变直径较小者,可行一次切除,但电切环的深度应至少5mm;如果病变直径超出最大电切环的宽度,先通过一个或多个型号电切环多次切除病变,首先切除病变中心部分,然后再用1.0cm×1.0cm的电切环行1次或多次切除周围病变的剩余部分;如果病变累及宫颈管,首先宫颈表面部分的病变,用2.0cm×1.5cm的大卵圆形电切环切除,宫颈管内剩余组织用1.0cm×1.0cm的电切环切除,深度以完整切除病变至正常组织边界为宜。为了避免出血,切除最大深度不超过2.5cm。手术结束后嘱患者按期复查。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5d阴道流血减少。3例患者出现出血增多的情况,后经查明有裸露小血管,给予电凝止血后好转。术后1年复查情况如表1所示,83例患者半年后复查,病变组织恢复正常80例,HPV感染减少到3例;1年后复查,病变组织全部恢复正常,HPV感染减少到2例。

3 讨论

宫颈上皮内瘤分3级[5]:Ⅰ级: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下1/3层细胞核增大,核染色稍加深,核分裂相少,细胞极性保存。Ⅱ级:中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下1/3~2/3层细胞核明显增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极性尚存。核质比例增大,核深染,核分裂相较多。Ⅲ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病变细胞几乎或全部占据上皮全层;细胞拥挤,排列紊乱,无极性。细胞核异常增大,核质比例显著增大,核形不规则,染色较深,核分裂相增多。上述分级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系列病变表现,且存在可逆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CIN和宫颈癌的最重要致病因素,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

一般在Ⅰ期可暂时按炎症处理,2~3个月后 有病灶在给予物理治疗Ⅱ期可行电熨、激光、冷凝或宫颈锥切术治疗。Ⅲ期以前主要行子宫全切术[5],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般可行宫颈锥切术。

LEEP手术仪主要由5部分组成:①烟雾吸引器;②高频电波发生器;③弥散板;④不同规格的圈电极及球电极;⑤可与不同类型的电极相连接的操作手柄。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工作原理是电外科透热疗法利用不同大小的电切环,通过高频电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波,再经与电极相连接的操作手柄相连,产生电外科手术操作的不同效应(干燥脱水效应、电弧切割效应、喷射凝结效应)切割、凝固组织,从而完成手术实施[6]。LEEP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既能满足临床对完整切除病变的需求,又能保留组织学标本,尤其是对年轻、未生育的患有宫颈高度病变的女性,可以不过多切除正常组织和掌握手术的范围和深度,完好地保留宫颈的正常生理功能[7]。

从临床统计来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年后复查,病变组织均全部恢复正常,HPV感染减少到2例,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宋晓霞,杨秋娟.腹式子宫次切术配伍宫颈环形电切术式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27.

[2]张洁.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51-152.

[3]李沁.宫颈环形电切术诊治宫颈病变143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4):9.

[4]张敏华,黄怀彬,章雅玲.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74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67.

[5]顾建如.宫颈电环锥切术联合纳米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10.

[6]胡金菊,顾春美.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0):36-37.

[7]段炼,谢晖.LEEP术在CIN诊治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503-1504.

猜你喜欢
高频电波内瘤电切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口腔高频电波刀手术临床指导图谱》出版发行
《口腔高频电波刀手术临床指导图谱》出版发行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HF天线信号传播与损耗分析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
胆道镜下高频电切技术在肝内胆管狭窄中的应用
中药辅助超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17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