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治疗

2010-04-03 06:03陈维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水蛭气虚血瘀

陈维琴

(天津市黄河医院,天津300110)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该病还有继续增加趋势,其防治已成为医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现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脑卒中范畴,其发生不外乎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而突然发病。董静等[1]认为本病病位在脑,常涉及肝、肾、心、脾,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秦润笋[2]认为本病发生是由于气虚肾亏而致痰瘀内生,阻于脑络而发僻不遂或猝然昏仆。周海哲等[3]认为脑卒中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因脏腑功能虚弱而致痰浊瘀血渐生,因其脏腑功能虚弱,不能及时将这些病理因素排出体外,蕴结于脑络,郁久化热,则凝聚成毒,损伤脑络,经外风、情志失常等诱发。陈世宏等[4]结合脑卒中痰瘀致病的现代研究,认为痰瘀互结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本病的关键病机。

2 治疗

2.1 辨证分型治疗 刁殿军[5]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分为5型:肾虚痰瘀型,治宜补肾化痰祛瘀;风痰瘀阻型,治宜平肝熄风、祛痰化瘀;痰热腑实型,治宜化痰通腑;阴虚血瘀型,治宜滋阴活血;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活血。金方伟[6]治疗本病分为3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痰瘀阻络型,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心血瘀阻型,方用加味木防己汤加减。杨国荣等[7]治疗本病分为4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治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治宜通腑化痰,活血通络;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活血通络;阴虚风动型,治宜育阴熄风,活血通络。

2.2 专方治疗 张飚[8]自拟益气活血通脑方(生黄芪 、桃仁 、红花、全当归、川芎、赤芍药、地龙 、丹参、鸡血藤、水蛭)加减治疗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60例,总有效率为90%。姚沛雨等[9]自拟中风灵颗粒(太子参、制首乌、决明子、水蛭、全蝎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33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6.67%。马云枝等[10]采用滋补肝肾、平熄肝阳之天智颗粒(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川牛膝、桑寄生等)治疗本病阴虚阳亢型患者30例,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96.70%、93.30%。牛冰等[11]采用抗栓胶囊(由黄芪、当归、桃仁、红花、水蛭等药物组成)治疗本病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80%。马谦等[12]以熄风通络胶囊(天麻、水蛭、怀牛膝、土鳖虫、三七、胆南星等)治疗本病急性期200例,总有效率为90.50%。孔令强等[13]采用熄风通脉益脑汤(黄芪、人参、水蛭、全蝎、地龙、田七等)治疗本病54例,总有效率为94.44%。李学国[14]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本病急性期风痰瘀阻证40例,总有效率为92.5%。陈立明等[15]自拟中风康复散(鹿角胶、水蛭、蜈蚣、三七、白花蛇等)治疗本病148例,总有效率为92.6%,并有降黏、降脂作用。林道强等[16]以通腑化瘀汤(大黄、厚朴、枳实、丹参、川芎、赤芍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5例,总有效率为88.57%。

2.3 中药针剂治疗 于耀杰等[17]采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64%,显效率为54.17%。焦美芝等[18-19]采用舒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是水蛭、地龙等)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郭镔荣等[20]采用舒血宁注射液(由人参、莪术、川芎、当归制成)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150例,总有效率为78%。

2.4 外治疗法 王凡等[21]采用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本病瘀血阻络证44例,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有效率分别为90%、85%。宣益民等[22]采用针灸捻转浅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中医证候改善率为86%。李春红等[23]采用舒愈膏外敷穴位治疗本病 30例,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改善。张少君等[2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督脉穴为主治疗本病40例,总有效率为82.5%。

2.5 中西医结合疗法 温伟伦等[25]以温胆汤加减治疗本病痰热内扰型84例,同时与对照组80例均西药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85%(P<0.05)。张玉等[26]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治疗本病35例,同时与对照组32例均西药常规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68.7%(P<0.01)。

3 结语

综上所述,各种方法对于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治愈率、降低病残率都有较好的疗效,反映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在优势和广阔前景。但尚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中医药治疗脑卒中仍以恢复期和后遗症为主,应利用科学的手段,寻找出治疗脑卒中的高效快捷的中药制剂。(2)加强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有针对性的辨证选方用药。(3)不断加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的研究,进一步建立统一的辨证标准及疗效标准。(4)加强综合治疗的研究,以现代研究为指导,探讨脑卒中病人的多层次、多途径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方法,深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扬长避短,这样才有可能加速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临床研究进程。

[1]董静,闫咏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9,25(11):29-30.

[2]秦润笋.益气补肾法在老年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56-57.

[3]周海哲,白海侠.虚痰瘀毒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8-9.

[4]陈世宏,朱红,马宇庆.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34-2035.

[5]刁殿军.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辨证论治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07(9):19-21.

[6]金方伟.脑梗死中医分型论治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113-114.

[7]杨国荣,韩舰华.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1):14-15.

[8]张飚.益气活血通脑方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41-42.

[9]姚沛雨,张天华,刘学勤.自拟中风灵颗粒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型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3):463-464.

[10]马云枝,王磊,王媛,等.天智颗粒治疗阴虚阳亢型缺血性中风患者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8,49(11):992-994.

[11]牛冰,王立军.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9,37(2):58-59.

[12]马谦,陈建强.熄风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200例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10):8-9.

[13]孔令强,王萍,张彩红.熄风通脉益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4):431-432.

[14]李学国.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2007,26(5):287-288.

[15]陈立明,张洪祥.中风康复散治疗缺血性中风148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2):125-126.

[16]林道强,刘红健.通腑化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5例[J].陕西中医,2009,30(9):1174-1175.

[17]于耀杰,郭跃来.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56例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7,22(1):56-57.

[18]焦美芝.舒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J].中外医疗,2008(15):31-32.

[19]李朝阳,李明,戴静,等.舒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3):5167-5168.

[20]郭镔荣,郝少君,张正臣,等.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J].药学与临床,2010,27(2):132-133.

[21]黄凡,刘悦,姚国新,等.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0):4-7.

[22]宣益民,赵媛.浅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9):507-509.

[23]李春红,贾敏,赵世珂.舒愈膏穴位外敷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9.

[24]张少君,陈东风,赖真.针刺督脉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57-58.

[25]温伟伦,眭道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热内扰型)164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9,41(2):47-48.

[26]张玉,朱颖.血塞通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脑梗死35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2):21-22.

猜你喜欢
水蛭气虚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楚王自赐鹭鸶餐一一话说水蛭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小“吸血鬼”水蛭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