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工的产业升级理论与对策

2010-04-03 10:35
关键词:分工

张 峰

(上海海事大学 文理学院,上海 200135)

一、分工理论的一般柜架

分工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分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产生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生产力越发达,分工越细密。分工很早就受到了学者的重视,最早详细阐述分工理论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里首次论述了分工的起源及作用。亚当·斯密是最早较系统地研究分工理论的经济学家。马克思在亚当·斯密理论的基础上,在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过程中,研究了分工与协作。马歇尔研究了分工与报酬递增。其后,分工理论淡出了经济学研究的视界。1928年杨格发表了《规模报酬与经济进步》,研究了分工与专业化,标志着经济学界重新开始重视分工理论。斯蒂格勒(Stigler, 1951)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解释了“市场容量决定分工”这一命题的正确性。贝克尔和墨菲(Becker andMurphy, 1992)把分工等同于专业化,将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这些重要的变量整合在一个模型中,作为内生变量共同解释经济增长。

(一)分工的起源

劳动分工是指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专门化。分工理论认为,分工起源于人们之间的互通有无的倾向,即人与人之间有交易的倾向。人们的需求有层次性,当人们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人们通过交易满足自身的需要。“在狩猎或游牧氏族中,有个善于制造弓矢的人,他往往以自己制成的弓矢,与他人交换家奋或兽肉,结果他发觉,与其亲自到野外捕猪,倒不如与猎人交换,因为交换所得却比较多。为他自身利益打算.他只好以制造弓矢为主要业务,于是他便成为一个武器制造者。”

(二)分工的作用

分工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长。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增进劳动的生产力。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从而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分工可以减少工作变换的时间;分工使人们专心于一项活动,有利于新发明的出现。“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2]5

(三)分工的深化

1.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分工的深化受到市场大小的限制,市场大则对产品的需求大,需求大有利于刺激分工的发展。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市场交易的进行,从而促进市场的发育。“水运开拓了比陆运所开拓的广大的多的市场,所以从来各种产业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都开始于沿海一带。”[3]

2.分工深化促进了市场广化。分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增长了国民财富,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了人们的购买力,有效需求水平提高,市场容量扩大。“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2]8因而分工的深化有利于市场的广化和完善。

3.分工深化与市场广化之间的交互促动。分工促进了市场广化,市场的广化有利于分工的深化。二者交互促动,实现了经济的动态发展。在这中间技术起到了连间点的作用,分工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增加了财富,财富的增加扩展了市场,扩展的市场进一步刺激分工。设想在一个没有技术进步、分工程度低、市场狭小的社会里,市场小限制了分工的深化,低水平的分工使社会财富少、市场小,从而形成了分工与市场之间的互相限制;而一旦技术发明有了突破,便摆脱了分工市场之间的“低水平陷阱”,形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促动,螺旋式地推动经济的增长。

4.市场广化受到交易费用的影响。分工的深化是在分工的收益和交易的费用的权衡中前进的,当分工的收益大于因分工而产生的交易费用时,就会产生新的分工。“随着分工深化,交易次数将会增加,这会产生协调的可靠性问题,进一步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但是由于存在专业化报酬递增,只要报酬递增的幅度超过交易费用增加,分工深化就是有利的”。[4]

5.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广泛发展的结果。国家之间的分工超越了国家之间的界限,扩展了市场,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增进整个人类社会的福利。“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各方面的相互来往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工具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的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和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取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动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5]

6.城乡分工。当农业劳动生产力高到能够生产超过农民自身需要的剩余物时,便出了城市,城市的发展又为农村剩余物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城乡互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进步。“都市财富的增长与扩大,都是耕作及改良事业发展的结果,而且按照乡村耕作及改良事业发展的比例而增长和扩大。”[3]

二、我国分工深化发展的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国分工状况的反映,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内部分工不细密。

(一)我国分工深化存在的缺陷

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是一国分工深化的表现。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过大,尤其严重的问题是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太小,而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人口的比重太多。在全部GDP中,中国的三次产业比例是15∶52∶33,低收入国家是23∶32∶45,中等收入国家是10∶38∶52,世界平均是5∶31∶64,中国第二产业的比重显然过高。2003年中国的三次产业就业分布为49.1∶21.6∶29.3,而其他国家的普遍规律是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第三产业的2~3倍。[6]

2.产业内部分工程度低。农业方面,产业分工不细。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每人耕地只有1亩至两亩,而且农业耕地被细碎化。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由于土地的平均分配,使农户经营的土地进一步呈现出分散化、细碎化的特征。2003年中国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7.517亩,户均拥有地块为5.722块,平均每块面积为1. 314亩。[7]农地细碎化,每一块土地的面积太小,无法大面积应用农业机械,无法规模经济。每个农民的土地太少,农民隐性失业问题严重,失业问题进而导致收入低,从而三农问题突出,隐性失业是三农问题的本质。工业方面表现为分工程度低、生产效率低、技术依赖性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中国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

3.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国际分工的形式逐渐呈现出金字塔结构,一是来料加工,二是自主生产,三是自主创新。由于我国分工程度低,以劳动密集型企业、来料加工企业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处在国际分工金字塔的底部。处于最顶层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次是以东南亚、中东地区为代表的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处于底层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土地和劳动密集型产业。[8]据美国《洛杉矶时报》1996年统计,从中国进口一个芭比娃娃玩具,其进口价为2美元,其中原料来自中东,在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德州加工成半成品,假发是日本生产的,包装材料是美国提供的,上述几项费用共计1.65美元,中国靠最后加工组装仅赚加工费0.35美元。而这个玩具经过美国批发商、零售商到达美国消费者手里,其售价可高达进口价的3~5倍。[9]

(二)分工程度低带来的经济结构性问题

1.城市化进程慢,城市化水平低。分工程度低,很多人被限制在农村,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更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目前我国分工水平低的原因很多。我国工业化严重地滞后于城市化。2002年,我国工业化率达到44.9%,大大超过工业化中期水平,而同期城市化率只有39.1%,不仅低于世界47%的平均水平,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而且这个数据还把乡镇非农业人口统计在内,是低水平的城市化。

2.能耗多、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同时技术设备水平相对落后,我国能源的产出效率也较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我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GDP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哥为 4.09美元,土耳其为2美元。[10]我国的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经济获得了巨大增长,但是却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很多资源面临资源危机。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测算,我国二氧化硫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1.9亿吨,占全世界排放总量的14%)仅次于美国(54.7亿吨,占全世界排放总量的24%),居世界第二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11]

3.农业分工不细是三农问题的根源之一。由于农业分工不细,大量的劳动力集中在很短的产业链条上,农业产品品种单一,生产效率低下,农业人口过剩,出现了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我国现在每年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但是仍然还有2亿多剩余劳动力。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农业上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总是跟不上制造业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的主要原因,也许就是农业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2]

4.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超常规的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同收入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收入水平远低于我国水平的国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的分工不细、城市化率低、消费水平低、第三产业消费需求市场小。要解决目前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约束问题,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大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我国分工深化存在的障碍

分工演进是一个分工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发展动态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个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产品种类数的增加和迂回生产链条的增长。分工理论认为,分工的深化取决于有利于分工的因素和有利于市场扩展的因素,因而阻碍分工的因素和阻碍市场扩展的因素都会阻碍分工的深化。

(一)分工深化障碍

1.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封锁和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同时尽可能快地恢复国民经济,建立齐全的工业部门体系,增强综合国力,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道路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实行严格的计划管制,高度集权的中央经济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制度和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12]限制了市场的扩展,阻碍了分工的发展。

2.专利制度不健全。专利制度的设立,在一定期限内对发明者进行保护,使其获得合理的收益,有利于激发发明者的积服性。健全的专利制度,对发明者的权益进行法律保护,使发明者得到应得的利益,就会刺激发明者的积极性,从而利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二)市场广化障碍

1.户籍制度。1951年颁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1953年开始以“劝阻”的方式禁止农村人口进城;195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全国统一的城乡分离的户口登记制度。人为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建起了一堵高墙,限制了农民的流动,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水平低,市场容量小,进而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土地制度。土地产权不明晰,流转不顺畅,导致了土地规模过小,农民没有动力和资本进入城市发展。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然而由于现阶段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阻碍了农村土地的流转,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存在不确定性,限制了农民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土地所有权不明确,造成了地方政府的低价征用。

3.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正常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可以提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滞后,限制了农民进入城市的积极性。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大,不敢消费,抑制了市场需求,抑制了市场广化,不利于分工的深化。

4.城市的高房价。如果说户籍制度是隔开城市和农村的一堵墙,那么城市房价是隔开城市与农村的更高的一堵墙。中等收入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为5.51,我国却达到了10.8,而一些大城市更为明显。高房价使移民没有足够资金去买房,农民工只能每年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按农民工工资每月1000元、每平方米房价3000元、三口之家购买60平方米的房子计算,农民工不吃不喝要15年才能买一套房子,如果每月消费掉一半的工资,则是要30年才能买一套房子。随着近年户籍制度的逐渐放开,户籍门槛越来越矮,而房价这堵无形的墙去越筑越高,成为隔开城市与农村、农民与市民的最高的一堵无形的墙。

5.交易费用的障碍。政府功能定位不准确,存在着越位干预企业的问题,而且存在着行政垄断,加大了交易费用。市场功能不完善,市场分割提高了交易费用。国家取代市场在交易中占据主导位置,但是政府主导的交易必然在资源配置中导致低效率。在权力介入资源配置中时,政府官员的“设租”和“寻租”就具有空间,微观经济主体在交易中就要耗费大量的“非生产性费用”。交易费用大,限制了市场规模,阻碍了分工深化。

四、产业结构的升级的分工与市场对策

要实现产业梯度的渐进升级,就要从促进分工深化和市场广化两方面着手,实现二者的互相促动,共同推进经济的发展。

(一)促进分工深化

一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利于提高劳动力对更高层次分工的适应能力。要通过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等,逐步实现教育公平,使农民能够适应第二产业发展的要求。同时,通过产业引导等形式,鼓励城市发展第三产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要完善专利等产权制度,保障和促进技术进步。完善专利制度,促进发明的推广转化和利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实现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由模仿国向创新国的转变,增加生产的附加值。

(二)促进市场广化

市场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消费人群;另一方面要完善市场制度,加快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一是改革户籍制度。现行的户口制度限制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从而抑制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的价格不能准确反映市场的供求。在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工资差,导致不同企业由于成本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竞争水平上。从而人为地限制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因而必须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去除附着在户口上的种种倾斜政策。总的目标应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任何一个公民有选择居住地的权利,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和居住条件,就可以在当地落户。要鼓励农民工通过劳动部门和劳务市场进入城市工作,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和城市落户。

二是稳定城市房价,减少迁移成本。房价已经构成劳动力迁移最大的障碍,要采取国家宏观调控,甚至国家管制等有效措施,监控房地产市场,控制房价,加大城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措施,减少农民进城的成本,激励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加快城市化进程。激励人才流动,促进人才市场的优化配置。加大消费人群基数,加大市场容量,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建立配套制度,如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制度。同时建立完善鼓励迁移者合理有序迁移的配套措施。充分考虑迁移者的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解决迁移者的后顾之忧,增加迁移的预期。把进城农民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治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列入各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创造条件。

四是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制,减少交易费用。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在经济发展中政府管辖范围过宽和过窄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要合理界定政府职能,政府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在市场功能发挥不好或不能发挥功能的地方起作用。要通过合理确定产业政策,搞好政企分开、政资分工,完善法律,准确界定产权等途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减少交易中的费用,促进市场的发展。

总之,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国民财富,促进人们需求的增长,从而扩展市场,扩展的市场又进一步深化了分工。市场与分工交互促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分工深化存在着障碍,因而必须采用制度变革、产业政策引导、综合宏观调控等措施,加快分工进程,扩展市场范围,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商务印书馆,1972:14.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1.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

[4]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0.

[5]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76.

[6] 郭树清.中国经济均衡发展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J]. 中国改革,2005(03).

[7] 李功奎.农地细碎化、劳动力利用与农民收入[J].中国农村经济,2006(4).

[8] 黄范章.中国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将扮演什么角色[N].中国经营报,2004-01-16.

[9] 中美贸易摩擦会不会失控[N].解放日报,2003-12-19.

[10] 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J].财贸经济,2005(4).

[11] 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N].中国环境报,2006-11-20.

[12]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从三个维度谈马克思分工理论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一个被忽视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关于两种分工的区分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综述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福州市产业分工与经济联系研究
从专业化分工角度分析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