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甲型H1N1流感护理管理方法与体会

2010-04-04 08:26李春梅
当代医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甲流危重症病房

李春梅

从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流感大流行警报已拉响,截止到2009年11月26日我院住院收治甲流确诊患者累计694人,其中孕产妇11人,重症及危重症89人,死亡4人。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初期、疾病流行期和危重症期护理管理建立了一整套有效工作机制,确保防控制度落实,加强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救治,提高抢救的成功性,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最大的成功是要建立适应自己医院特点的有效的护理人员的紧急调配方案,是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关键。护理管理者要保持高度敏感性,在疫情流行期间,随时有暴发的接诊任务,作好应急对接,加强应急值守,迅速启动护理应急管理体系,以启动病房人员为主体,根据病人数量、病情进展白班由护理部协调派对应科室护士增援;夜班授权二线护士长,接到任务后10分钟内调出病房双班护士1名/科,同时通知各病房备班护士30分钟到达医院。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做到人员30分钟进入应急准备状态。根据应急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响应级别,启动收治病房做好床位、设备、设施等,病房要保证处于备用状态,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在接收甲流为危重症救治阶段,应采取集中ICU优势技术力量,减低患者死亡率,以ICU技术骨干为主的小组负责制管理,配备护理人力床护比按1:4配置,保证护理质量的安全。

2 开展人员培训

开展人员培训做到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方法多样性,培训结果有实效性。疫情暴发期,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点、预防和控制技术、科普卫生宣教内容,自身防护知识等,采取每个护理单元每人轮转甲流病房2周的实地培训;疫情稳定期,对甲流病房标本采集,呼吸机、监护仪等进行专项培训。通过4个月轮转及培训,在甲流危重症期,医院做好护理甲流骨干人员的储备,同时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应急技术准备。

3 落实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3.1 实行分诊前移 门诊急诊分诊关口前移到大厅入口处,引导病人走规定区域去发热筛查门诊,并电话通知发热筛查门诊护士准备接诊。

3.2 建立住院快速通道 如需住院观察的病人先由筛查门诊医生通过电子病历填报病人基本信息传送到病房,护士电话通知病房准备。由筛查门诊护士护送病人走规定区域进入感染科病房专用电梯到达。

3.3 隔离病房实行三区三线管理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严格进行院内感染控制,隔离区域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清楚,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三线无交叉,有病人和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污物专用通道。病室有独立卫生间,人流物流有严格出入口标识。

3.4 个人防护 根据不同区域工作要求进行个人防护要求,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筛查门诊急诊的医务人员。穿着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并每4小时更换一次)。强调每次接触病人后洗手或进行手消毒。二级防护使用与进入隔离流观室和感染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病人标本和排泄物等医务人员、转运病人的司机。穿着工作服、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鞋套、手套和工作帽。对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注意呼吸道和粘膜保护。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吸痰、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该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3.5 医疗废物管理 病人被服和工作人员隔离衣等装入污衣袋内,禁止翻动,送出病房时外加一层布袋,采用消毒后再清洗。病人的生活垃圾和一次性医疗用品如帽子、口罩、手套、防护服及患者使用的输液用品等放入密闭防渗双层垃圾袋内并严密包扎,由垃圾专职人员运送。

3.6 病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自然通风 室内物表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作用时间30分钟。终末消毒:房间密闭后,放15%过氧乙酸(按7ml/m3计算)于瓷碗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1小时。或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喷雾消毒,喷药量100ml/m2,作用时间60分钟。

4 及时制定护理计划,保证病人护理措施落实

4.1 在早期输入性流感病例均是来自国际航班归国人员,外籍公民和留学旅游人员,由于一下飞机就被机场检疫转运到定点医院隔离,他们从一个健康人还来不及转换到病人角色,加之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多数表现出焦虑、急躁,护理人员要加强沟通,主动护理,帮助病人熟悉环境,满足其基本需求,同时电话联系其因隔离造成与亲人分离,稳定患者情绪,使其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4.2 发热期均应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保持鼻、咽、口腔清洁,预防细菌感染。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精神状态等病情变化。

4.3 危重症期病情观察:警惕发生肺炎、原有基础疾病病情严重,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等并发症。患者呼吸困难、发绀,明显气急应取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缺氧不改善,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昏迷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取下活动假牙。躁动者约束,防止拔管、坠床等。注意观察休克的早期征象,如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肤色、脉搏、血压、手足温度、尿量,记录每小时尿量。静脉输液速度按治疗需求随时调整,参考中心静脉压CVP数值,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

5 体会

疫情暴发早期建立快速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是救治的关键,迅速启动护理应急预案,组建应急分队和准备后备病房,根据医院的情况迅速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发挥护理管理的组织协调、控制管理等职能,切断甲型H1N1在医院内的传播。病情进展到危重期,根据甲流危重病发展特点,加强专科技能保障是救治的基础,按能力选派护理技术骨干,迅速提高救治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优化工作流程和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落实,减少护理有关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甲流危重症病房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