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跗骨窦口高压症 20例

2010-04-13 05:44何民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窦口窦内跗骨

何民鹏

(广东省乐昌市中医院康复科,广东乐昌 512200)

2007年以来,笔者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跗骨窦口高压症 2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例中 ,男 15例,女 5例 ;年龄最大 60岁,最小 15岁;病程最短 1个月,最长 1年;左踝 12例,右踝 8例。临床表现为患肢踝关节外侧、外踝前下方疼痛,走路多时则有疼痛,疼痛可向足部放射,同时小腿可不自主的抖动,小腿部常有异常感觉,如发凉、发热、酸困、乏力等,疼痛较重者可出现跛行。诊断标准参照《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1]。

2 治疗方法

小针刀治疗:患者仰卧位,患肢呈内旋状,足跟稍上部垫一薄枕,使外踝部暴露良好。外踝前下方,即外踝前缘斜线的中上 1/3交界处的前内侧皮肤皱褶上,深压之有明显凹陷处,即为跗骨窦的外口。用 0.8%的利多卡因 2m L注入跗骨窦内。刀口线与足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通过伸肌支持带和距跟外侧后韧带,继续深入至跗骨窦内。在进入窦口时,有阻力感处为窦口筋膜,应多切几刀,使窦口开放。继续向内深入,切开窦内组织,如脂肪组织、滑液囊组织等,再予以纵行疏通、横行剥离。

手法治疗:术者将患肢踝关节内翻数次。10日 1次,3次为一疗程。

功能锻炼:患者取坐位,两足并拢,两下肢同时用力做双足的内翻活动,幅度由小到大。一般先采用坐位,待症状改善后再取站立位。站立时单做患足的内翻锻炼,每次内翻 10~20遍,每日 2~3次 。

3 疗效标准

治愈:跗骨窦口无压痛,站立行走时无酸胀疼痛,无异常感觉。好转:跗骨窦口压痛减轻,站立行走时仍有酸胀疼痛,异常感觉减少。无效:症状未改善。

4 治疗结果

痊愈 18例,显效 2例。痊愈病例随访 15例,1年未见复发。

5 体 会

跗骨窦高压症多为踝关节内翻损伤的伴随损伤,为窦内组织受外力后引起无菌性炎症,引发水肿、肥厚、粘连增生等,造成相对狭小的跗骨窦内高压,从而发生疼痛不适等。甚至可引起局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小腿后区发凉、麻木及足前外侧及足趾的放射痛。小针刀治疗能有效减轻局部压力,具有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的作用,使“通则不痛”。功能锻炼可以松解窦内粘连、散瘀通络,使症状解除。

[1]庞继光.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2.

猜你喜欢
窦口窦内跗骨
经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微创术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球囊扩张窦口成型术
CAS-KIT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上颌窦内提升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跗骨窦综合征的MSCT与MRI表现
一例颅内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
鼻内镜术后影响上颌窦口引流的相关因素分析
治疗鼻窦炎小方法
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结构及变异相关疾病分析
低场磁共振在诊断跗骨窦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