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汾河灌区产业经济的发展

2010-04-14 03:02
山西水利 2010年11期
关键词:汾河水利人才

颉 华

(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山西 祁县 030900)

汾河灌区的产业经济是以汾河水利为依托,在灌区建设与管理中不断积累和发展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产业经济,在灌区各项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是汾河水利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水利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但由于汾河灌区产业经济的机制不够灵活、管理不够严谨、科技不够先进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汾河灌区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结合汾河灌区产业经济开发的实际,现就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形成过程

汾河灌区产业经营的初期仅有林木更新、房产租赁等少量的经营收入,形不成产业规模。随着灌区的建设和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初见规模,形成了涵盖工程建筑、种植养殖、土地房产租赁等的经营体系。同时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的水利行业异军突起,以山西省汾河水利建筑工程处为代表的施工单位,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拥有固定资产2 000余万元,并取得了国家水利水电二级施工资质。其他行业经重组,统一成立了综合经营管理中心,实现了种植养殖、土地房产租赁的统一管理,为产业经济的规模化、稳定化、长远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主要优势

2.1 丰富的经验

汾河灌区产业经济工作经过多年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发展了一定数量的规模经济,为走向社会、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以水工施工、打井施工、钢体镀锌、宾馆餐饮、房产地产租赁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经营模式。其中产业龙头——汾河水利建筑工程处近年来积极投身汾河灌区内外的建筑市场,参与投标,承揽工程,跨流域、跨行业承建了大批水利水电工程、民建工程、路建工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2.2 高素质的人才

汾河灌区近年来严把进人关,规定了严格的进人制度。据统计,灌区现有工程、经济、财务、统计等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人员占到10%,中级占到30%,专业硕士3名,本科毕业生200余人;行业技术工人150余人,其中技师占到30%,高级工占到30%。

2.3 强劲的潜力

汾河灌区受益区包括太原、晋中、吕梁3个市9个县的10万hm2土地,有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下设3个坝站、5个分局。灌区具有明显的流域性特点,战线长、跨度大,可利用土地多,且拥有沿河区赖以生存的水利资源,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 存在问题

3.1 意识淡薄,管理散乱

大部分人思维模式固化,缺乏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加之各单位各自为政,管理形式以分散为主,规模相对较小,形不成集团优势。无论是施工企业还是种植养殖、土地房产租赁等其他项目都将面临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难题。

3.2 体制不健全,发展失衡

管理体制不灵活,运行机制不规范,缺少有效的监督和奖惩办法。有的项目因管理不灵活,使投资和资源得不到收益;有的项目因运行机制不规范,奖惩办法不到位造成夭折;还有的项目因监督不力,造成资产流失,项目亏损。

长期的工作实践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但经营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及其他方面的专业人才还相当匮乏。技术管理人才单一的局面不能适应汾河灌区产业经济全面发展的要求。

3.3 结构不合理

灌区内现有职工年龄结构偏高,知识层次较低,大多无法胜任技能工作岗位。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但缺乏基层锻炼,实践经验较少,人才出现了断层。

4 发展思路

4.1 转变思想观念

要发展汾河灌区的产业经济必须从战略思想出发,真正做到转变观念,敢于面对挑战,使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市场的眼光结合自身实际考虑问题。

4.2 强化内部管理

强化自身建设,充分挖掘潜能,建立一系列与现代化企业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目标管理与项目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内部管理组织机构,全面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并实施必要的奖惩措施,调动全员积极性,使企业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压力。

4.3 合理运用人才

为改变汾河灌区人才紧缺的局面,必须做到:一是改变原有的用人机制,给企业法人充分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自主权利,实行全员合同管理制度;二是敢于打破身份制管理(按身份、年龄、资历管理)常规,及时发现和提拔人才,把那些懂经营、善管理、有特长、有活力的人才提拔到相应的重要岗位上;三是对现有人员根据其自身特长进行分类,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划和培训,并安置适合的岗位,使其各尽其能。

4.4 利用优势发展

把发展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利用好资源优势,逐步探索集团化规模经营的新路子。要凭借水利施工、土地开发、种植养殖等行业的明显优势,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入手,将这三大主要经营项目建设成为集团规模,将其他小型项目建设成综合经营项目。

4.5 开发科技项目

近年来,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占了很大比例,他们学历高、知识丰富,因此,可以将其安排到基层进行锻炼,根据其自身优点选拔一部分人进行高科技项目开发。如选出地下水专业的优秀学员攻关地热开发等行业。

4.6 明晰产权制度

深化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理顺产权关系,推进公司制改革,将政、事、企分开,搞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经营试点。长期的经营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水利产业经济要长足发展,就必须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将企业资产所有权和资产控制权分离,确立法人财产,在企业内部构筑有效的权力制衡机构,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运行体制。

4.7 加大外部联系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扩大与汾河系统外的联系,获取更多的信息,及时准确掌握行业发展态势,并进行分析预测,为科学决策、稳健发展提供依据。

4.8 牢固发展信念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注重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品牌效应:大型工程项目要以质量树品牌,土地开发项目要在满足防汛、灌溉的前提下合理开发、长远考虑,林业种植要选取优质品种,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汾河水利人才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人才云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汾河水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