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沪杭客专建设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预控

2010-04-14 11:57汪东晓上海铁路局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铁道增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工点预控违章

汪东晓 上海铁路局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和质量是铁路建设永恒的主题。沪杭客专建设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连续发生"10.29"和"11.18"两起一般安全事故,共造成2死7伤的惨痛悲剧。除违章者自身和管理层面的责任外,参建各方对施工危险源没有深入分析并加以防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危险源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治理和超前防范,结合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识,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如果事先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会化险为夷,确保安全。

危险源预控是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它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建设者对铁路客专建设中的每项工作,根据工作内容、作业方法、施工设备、现场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超前分析和查找可能产生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危险源--不安全因素,再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和案例经验,研究制定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1 危险源的特点

1.1 危险源具有客观实在性

施工中的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它都会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旦主观条件具备,它就会由潜在的危险变为现实--引发事故。"10.29"事故中,沪杭客专六磊泾连续梁段(沪杭里程:DK17+700处)的施工安全员、现场监理对吊装的钢丝绳改为尼龙专用带(尼龙专用带工作面较宽且光滑,与同样光滑的竹胶板易形成滑动面)容易脱钩滑落这一潜在的危险源不认真分析,存在侥幸心理;甚至在竹胶板吊装作业时,对吊车回转半径下方有三名施工人员的危险情况视而不见,不及时纠正,其结果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危险源的客观存在告诉我们:分析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对待危险源,研究和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加以防范,决不能采取马虎的态度和抱有侥幸的心理。

1.2 危险源具有潜伏性

这种潜伏性,一是指存在于即将开展的作业过程中,不容易被人们意识到;二是指存在于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虽然明确地暴露出来,但尚未变为现实的危害,如果不加以预控,往往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通过对沪杭客专海杭特大桥

"11.18"事故分析可以看出,在海宁段(DK141+685.855)281号墩墩身砼施工过程中,模板连接螺栓设置不符合标准:施工方案所采用的入模温度为15℃,未初凝混凝土小于6m,但事发现场当时入模温度已降至1℃,混凝土初凝时间已延长,17.5m高模板内的混凝土均呈流塑状,墩身底部模板水平侧压力超限,造成墩身模板爆模。事后分析,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对现场实测实量,没有严格执行自验程序,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事故发生时无监理人员在岗,未履行全过程旁站的规定,现场监理工程师没有对模板连接进行动态检查,没有对温度较低情况下过快浇筑混凝土及时提出监理意见。由于忽视施工中各种危险源的潜伏性,没有采取任何预控措施,结果造成1死5伤的安全一般事故。应该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危险源都必然会转变为现实的危害,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只要有危险源存在,就有可能危及安全。

1.3 危险源具有复杂多变性

危险源的复杂性是由于施工作业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决定的。每次施工即使任务相同,但由于参加作业的人员、作业的场合地点、使用的工具以至于所采取的作业方式各异,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也会不同。而相同的危险源也有可能存在于不同的作业过程中,所以治理危险源的工作不能一劳永逸。

1.4 危险源具有可知、可预防性

我们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虽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它常常隐藏在作业环境、线路设备或作业人员的行为之中。但是按照辩证的观点来看,一切客观事物都是可知的。只要我们思想重视,认真分析每一项具体施工作业及维护消缺工作,采取有力可靠的措施,危险源就完全可以在我们的日常作业中预先得到识别和预防。

2 危险源产生的因素

2.1 伴随着施工过程而生成

只要有生产实践活动,就必然会生成相应的危险源;生产实践活动结束,危险源也随之消失。沪杭客专建设任务重、工期短,原定四年的工期压缩到18个月,就意味着危险源随之增加了167%。

2.2 伴随特殊的天气变化而生成

只要出现特殊的不良天气,就有可能生成相应的危险源。"11.18"事故发生的当天,上午还是多云,到了夜里气温急剧下降。事故发生时的23:50分已经降到1℃,而且是小雨夹雪的恶劣气候。结果,由于监管人员意志薄弱、擅离职守,混凝土入模温度过低,酿成事故。在进入冬季施工阶段时,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气温骤降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的实体质量。

2.3 伴随设备制造缺陷及维护、检修不完善而生成

有些设备的制造缺陷不经过技术检验很难发现,而一旦投入使用,在一定的条件下,潜在的缺陷就会变成现实的危害;有些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缺陷,如果缺乏认真检查和必要的试验,带"病"运行或留有隐患,它就会给作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以及设备的安全带来威胁。沪杭全线机械设备多达5652台(套),塔式、龙门起重机等大型起重机械正在作业。如果不进行“不留死角”的认真检查,就会形成有巨大危险的"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可能。

2.4 冒险违章作业直接生成

各种安全规章是我们建设系统长期安全工作的经验总结,对控制和避免危险源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违反规定,冒险作业,就会使处于安全状态的作业环境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不仅不能控制已存在的危险源,还会生成一些新的危险源,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也是人身伤亡事故产生的一大根源。

2.5 习惯性违章与危险源的形成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长期反复发生的具有排他性的习惯性作业行为。习惯性违章往往会人为地制造新的危险源,而在危险源演变成现实的危险之后,又遇到习惯性违章行为,则会使危险源进一步扩大,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事故的人为因素,危险源则是引发事故的客观因素。习惯性违章与危险源相结合,很容易使危险源诱发为事故。目前进驻沪杭客专的施工队伍中,有的项目部管理人员甚至从未从事过铁路既有线施工,对铁路运输的安全规定一无所知。如果不下大力气,加大培训力度,规范施工行为,就会严重危及铁路运输安全。要有效地控制危险源,杜绝事故发生,就必须根除习惯性违章。

3 树立安全危机意识,全面开展危险源分析与预控

3.1 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安全危机意识

沪杭客专工程近期发生了多起安全质量事故,暴露了参建各方对环境突变情况下的安全预想不够,工作缺乏前瞻性,对现场存在的可能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的危险源掌握不清,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序监督不到位。高速铁路建设的过程、流程、环节中,高危作业特别多,沪杭客专建设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满足于一般的安全理念,就是在积累着安全危机、沉淀着事故隐患。只有深入施工现场,想方设法调动各方力量,共同用心分析危险源,研究安全管理的关键点,才能避免危机、获得转机、增强生机。

3.2 强化推进危险源分析、预控工作机制

(1)各施工单位指定一名项目部的领导主抓此项工作,迅速成立梳理小组开展梳理分类。重点围绕营业线施工、跨桥梁施工、施工现场管理、大型施工机械安全、冬防工作等方面,全面进行排查,坚决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死角,同时制定整改展开表进行整改。

(2)沪杭公司成立七个沪杭客专安全质量现场监控组,吃住在标段,每天徒步对施工现场所有工点(包括梁、板场)独立开展安全检查、诊断,对重要工点危险源作出动态分析、判断和盯控。

(3)严格施工方案审批,制定沪杭客专临近既有线管桩、深基坑施工,大型机械使用,跨线桥梁施工等安全细则,细化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严格各级领导干部的现场把关制度;严格既有线施工列车放行条件,确保既有线施工的万无一失。

3.3 深入分析排查施工危险源

(1)结合已经制定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安全专项方案及技术交底,对连续梁施工、临近既有线施工、深基坑施工、移动模架施工、高墩施工、棚架施工等编制安全专项方案。从施工计划的源头入手,根据每周施工计划中的项目进行认真分析,开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针对所评价出的风险等级,找出重点监督对象。

(2)要求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划分工点单元,并对每个工点的危险源进行仔细梳理,突出关键点,不遗漏任何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

(3)对每个工点设备、机械装备、周转材料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进行逐条列举;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梳理;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习惯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梳理,然后逐一制定预控措施。

(4)公司安质部充分利用互联网实时、实效的特点,在网络上建立风险源综合评估预控体系。在网易网盘上构建"一书三表",即各标段每周安全质量评估报告书、各监控小组每周检查计划表、各工点每天安全质量动态表和安全质量卡控措施表。确保决策者随时随地了解全线施工安全质量情况,确保安质部动态把握各标段安全质量落实情况。

3.4 危险源分析预控落实到现场

(1)分级管理现场工点危险源,将梳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纳入项目部领导的包保责任并在各工点挂牌公示。

(2)将危险源预控纳入到各级现场包保人员的检查过程中,现场留有检查本,包保检查人员对每次检查的情况进行登记,并追踪整改情况。

(3)要求现场监理和安全员,作业前采用"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详细交待当天每项工作中的危险源及预控措施;作业中加强危险源防范措施的监督,遇有不良天气及夜间施工,必须增设专职防护员;作业后对每天的危险源控制进行评估总结,及时修改、增添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采取合理的预控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3.5 积极开展事故警示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简易便行、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现场安全教育,真正把"现场农民工"看作是安全教育的主体,紧紧围绕"人"这个中心展开学习引导、宣传教育。通过引导和教育,唤醒他们心中潜在的自我意识与趋利避害的本能,自觉地在安全生产中增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坚持用温情的呵护关爱人,用热情的宣传引导人,用无情的事故教育人,积极有效开展安全教育;要求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天天讲,月月讲",不厌其烦,没完没了;要求树立"刀子嘴,菩萨心"的思想,以爱为本,严字当头,在安全教育上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同时通过从严惩处,罚得使人心痛并彻底醒悟来杜绝冒险违章作业,切实把反冒险违章作业作为反事故斗争的一项重要举措,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使之成为全体建设者的一种自觉行为。

3.6 抓好季节性危险源控制

沪杭客专地处东部沿海,夏季台风多发,冬季温差较大,受雷雨、暴雨、冰雹、狂风、冰雪等灾害性天气的不利影响较大,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影响。对此建立了相应的组织保障和防范体系,负责收集气候信息并及时准确地发布防范处理指令;制订落实各项防范处理措施,超前谋划应急预案,建立有效响应机制;充足储备应急物资,确保施工作业安全。进入冬季,重点对各工点火灾、煤气中毒等重点危险源进行排查,加强对电焊、气割、生煤炉、电炉等火源的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群体中毒事件。认真做好高墩、支架现浇连续梁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通过加固高墩模板、科学检算荷载、加强变形观测、调控浇筑速度、实施分次浇筑等方法,对冬季施工潜在的危险源进行预控。

3.7 开展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

开展标准化作业是有效规范作业人员现场行为、防止违章的有效手段,对规范现场作业行为、防止习惯性违章、减少安全生产事故起到有效作用。开展标准化作业,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1)坚持标准化作业"一把手"负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管理。

(2)统一作业指导书标准,落实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做到"六个明确"即: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范围明确、安全措施明确、工作程序明确、工作方法明确和人员职责明确,实现现场作业程序规范,施工流程安全可控。

(3)坚持实施现场检查"四确认"制度,即人员核查确认制度、工序签名确认制度、安全检查确认制度、现场监控确认制度。对参建各方的包保人和作业层人员挂名公示,对每天作业的架子队人员进行现场复核;严格施工工序确认、签认和留名制,对既有线(包括邻近既有线)施工和连续梁施工现场包保人的工序检查记录进行确认;对工点的施工环境、机械设备、大型机具、临时设施等安全状态每天进行检查确认;对现场监理、安全技术人员到位情况加大频次检查确认,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监控预控风险源。

猜你喜欢
工点预控违章
高速公路勘察信息化云平台的实现与优化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地铁工程总体风险等级评定方法
由“咬文嚼字”说一说反违章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监理预控在工程实施中的有效应用
漫画违章
广州交警使用无人机抓拍违章车辆
违章树木,岂能“砍了就跑”
实现安全预控管理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