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的认定及检查方法

2010-04-22 00:45谢海飞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6期
关键词:账外小金库账单

谢海飞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18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2009年首先在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笔者根据近年来审计工作实践,就“小金库”的认定及检查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金库”的认定

(一)“小金库”的概念

2009年,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印发的《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小金库”的范围:“凡是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纳入此次‘小金库’治理范围。”

(二)“小金库”认定要把握两个要件

一是“小金库”的资金必须是在账外,这是认定“小金库”的关键标志。之所以叫“小金库”就是由于其形式表现为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财务会计账内,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它隐匿于部门单位财务会计账外的资金,逃避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检查。而对于有些账内资金的认定,如:收入挂往来,在应收应付款中坐支各种应计收入和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等,尽管也带有隐瞒收入性质,但因这部分资金已纳入了财务会计账内,不适合认定为“小金库”,可根据具体情况判定为隐瞒、截留、挪用或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虚列支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违纪行为。

二是资金的性质属国有,并且资金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属于部门单位所有,非个人合法所得,这一点是判断“小金库”成立的条件。认定“小金库”这两个要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如果资金仅仅是在账外,而所有权无法判断,这笔资金既可能是单位的,也就形成“小金库”;也可能是账外资金或个人合法所得。反之,如果资金在单位账内,不论资金何种性质的,也就形不成“小金库”。

二、“小金库”的审查方法

“小金库”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审计检查中应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收入审查法

1.通过查阅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资金下拨文件,部门单位的会议记录,或向财会人员询问了解收入都包括哪些内容。

2.进行核查票据。核对发票,行政性收费票据,收款收据,部门和单位内部自制票据,以及各种证照、票据的印刷和领用情况。检查各项收入是否全额入账,有无隐瞒收入未入账,或由部门单位内部科室另设账簿进行管理,用于本科室的不合理支出。

3.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企业收入变化情况,找出疑点发现线索,查证有无隐瞒收入或转移收入的违纪问题。

(二)从资金入手法

无论何种形式的“小金库”,其收入和支出最终都要通过货币资金环节,在审查中我们可以以部门单位的资金运动轨迹为主线,进行检查。

1.从账户入手。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所有账户的户名、账号、开户行,包括内部科室和下属单位的,并应特别注明哪些是本年新开设的账户及开设的原因,以及本年注销停止使用的账户及注销的原因。

2.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核对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日记账余额是否相符,还要核对银行对账单上的每笔业务银行存款日记账上是否都已登记。重点检查核对对账单上等额收付的会计事项,看其有无收入不入账,公款私存,出借银行账户,挪用公款等问题。

3.突击盘点库存现金。通过盘点现金,查找长短款原因,并对会计保管的全部资料进行认真检查从中发现异常收支行为。如:在对某单位的现金盘点,发现未入账的房屋出租收入。

4.检查专项资金拨付情况。跟踪专项资金,看资金是否全额拨付到用款单位,使用单位是否变相又将资金返还回主管部门。

(三)外围查询法

1.可以通过与被审单位有关人员座谈、聊天、询问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资金来源情况,然后再同账面核对,从而查出一些收入不入账的行为。

2.实地检查、测算,通过对实物的实地观察或进行丈量、清点、称重等从中发现与账面记录不相符的情况。

3.审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通过审计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来发现一些疑点和线索。

4.注重审计线索的搜集,在审计时要留心察看有无当地其他部门在该被审计单位收取的费用等项目。

猜你喜欢
账外小金库账单
虚拟核算在农业企业财务账外核算中具体应用
账单式小康
20多万“账外账”背后的故事
账单式小康
又至一年“账单”发布时
闽南妈妈的“生娃”账单
账外固定资产档案管理探析
基于新时期经济学视角的“小金库”治理对策探析
小金库为何屡查不绝
有多少诱惑假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