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会计诚信

2010-04-22 00:45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6期
关键词:会计学院会计制度会计信息

罗 平

一、我国会计诚信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诚信缺失,给国家、企业、投资人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滋生了社会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会计造假已遍布了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而郑百文、银广夏、黎明股份和蓝田案等会计造假案的曝光,使会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我们国家对会计诚信建设越来越重视,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建立了三所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会计学院,朱镕基总理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不做假账”的校训,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提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的校训。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也本着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宗旨,对会计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后果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围绕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丧失会计诚信的原因

(一)利益的驱动是丧失会计诚信的主要根源。受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驱动,一些个人和小集团采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方法去保证自身的利益,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甚至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

(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前提。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经营情况的信息分布是不对称的,由于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着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追求自身利益,往往故意违背会计准则,编制与实际不符的会计信息,以最终实现自身最终的目的。

(三)违规成本过低,是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目前的状况是守信者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失信者也未得到严厉的制裁,一些企业或者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吃亏,诚信链条不能连接整个经济运行,不可避免的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会计制度不完善、灵活性太大等原因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会计准则不可能包容所有已发生、将发生的会计事项,总会存在空白和模糊地带。而会计制度是根据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制定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现实的经济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新问题、新现象不断涌现,会计制度的制定、修改和研究总是存在时滞的问题。

(五)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直接原因。注册会计师在重大会计、审计问题上与鉴证客户存在意见分歧受到解聘威胁时,往往选择屈从;注册会计师在鉴证过程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往往选择退让。这样就难以保证注册会计师工作的独立性,所出具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三、提高会计诚信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会计法规的建立要科学合理,便于实施,尽可能权衡好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对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具体适用条款应尽可能明确范围,减少会计处理方法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努力消除法规制度中的“盲点”。

(二)健全会计监督机制。首先要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设置岗位,制定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从源头上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隔断会计造假的环节和载体。其次强化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一是中介机构对会计报表真实性进行检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督促企业加强财务监督,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其次,财政、税务、证监会、银行等部门要协调配合,对会计违纪违法行为要信息共享。另外要加强法律和媒体监督作用,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三)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失信成本。执法部门应定期检查,重点调查,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对失去诚信的单位和责任人员,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及发布公告等形式,公开曝光其违规事实和处罚情况,使造假者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讲诚信,说真话,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大力倡导以诚信为本的道德规范。二是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通过强化职业培训和后续教育,及时更新知识,适应形势。三要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

猜你喜欢
会计学院会计制度会计信息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
国家会计学院负责人名录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2017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快速成长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