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与芒硝合用湿热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2010-04-25 10:45马艳红河北省滦南县医院滦南063500
陕西中医 2010年6期
关键词:芒硝甘露醇静脉炎

马艳红 河北省滦南县医院 (滦南 063500)

我们对 120例患者分别采用红花与芒硝合用湿热敷和 50%硫酸镁湿热敷两种方法比较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120例,男 94例,女 26例,年龄 16~ 60岁。此类患者均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反复输入甘露醇。12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选择标准:①静脉穿刺均一次成功;②穿刺点周围无外伤及水肿;③外周血管无病变,无血液动力学改变;④穿刺针留置期间未发生液体外渗及脱管堵管现象。

患者均用 20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时间均为 3d,输液完毕用 50u/mL肝素钠盐水 5mL封管,甘露醇用量用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红花 30g加等量芒硝,浸湿纱布湿敷穿刺点上方 1cm~ 5cm处,面积 5cm×7cm;对照组用 50%硫酸镁湿敷 ,两组水温均为 40~ 42℃ ,20~ 30min/次 ,至甘露醇输入完毕。观察两组 0~Ⅲ0静脉炎发生率。

疗效标准 将静脉炎分为 4度。 0度:输入甘露醇所用血管无任何不适;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统计学处理 用 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P<0.01为有显著性意义。

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程度静脉炎的发生情况[n(%)]

讨 论 20%甘露醇为高渗性组织脱水药,要求滴速快,使用间隔时间短,加之表浅静脉反复使用,使静脉壁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了药液渗漏的机会,不仅威胁血管周围组织,同时加重受累血管的炎性刺激,造成静脉炎的发生[1]。而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大大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报道,采用静脉留置针反复静点甘露醇,2d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 45.69%,2d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 100%[2]。静脉炎的出现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临床治疗,对甘露醇性静脉炎的防治已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实践证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50%硫酸镁溶液湿敷是利用其高渗作用,促使其局部组织水肿消退,达到止痛目的,使用方便,但疗效较差[3]。我们应用红花与芒硝合用湿热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临床效果优于 50%硫酸镁湿敷法。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芒硝中的主要成分硫酸钠,也具有清火消肿的作用,两种药物合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静脉炎的目的。其方法方便简单、疗效显著,经济廉价,适宜临床广泛推广。

[1] 王二凤.静滴甘露醇引起多发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7(1):103

[2] 梁月香,卞素琴.使用动静脉留置针静滴甘露醇的护理体会 [J].护士进修杂志 ,1997,12(9):39

[3] 章春芝,南 茹,池亚丽.外敷法治疗输液性静脉炎110例 [J].陕西中医,2008,29(5):548-549.

猜你喜欢
芒硝甘露醇静脉炎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肢伤一方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早期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考察芒硝制备玄明粉的过程
冬虫夏草甘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加热包加热结晶甘露醇的妙用
生大黄内服、芒硝外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