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2010-05-18 04:42刘亚辉周长胜
广西教育·C版 2010年4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学模式

刘亚辉 周长胜

x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用合作学习与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模式组织教学,并对任务驱动、小组学习、经验交流、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的课程教学流程进行设计。

【关键词】合作学习网络教学资源大学计算机基础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一般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多媒体PPT授课+上机实验。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为大班授课,入学新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掌握程度深浅不一,因而多媒体PPT授课+上机实验的教学模式只能针对大多数程度相当的学生,而忽视了基础较好和较弱的学生,难以实现因材施教;其次,在多媒体PFF授课+上机实验的教学模式下,上机过程一般是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操作步骤机械地进行操作,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机会,缺少学习的内在动力;最后,多媒体PPT授课+上机实验的教学模式使得课程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且杂的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合作学习与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如赫尔巴特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对课堂和教学节奏的控制,缺少对学生的关注,这种模式的机械套用使课堂教学逐渐失去生机。又如,凯洛夫“五环节”强调三个中心,即以教师、教材及课堂教学为中心。其教学步骤为:组织教学一复习旧知识一讲授新内容一布置作业。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学过程缺少活力。近年来,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如探究型、互动型、创造型、分层次型等,每种教学模式各有其特点。根据教学环境的差异,一门课程往往不能单一地、生硬地套用某一种模式,而应坚持教学模式多元化,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实际教学场景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全面的提高。

随着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逐渐成为多学科领域教学中的核心观念。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主张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合作学习具有自身的优势,正如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莱文所说,合作学习的构想是“如果学生互相讨论问题,那么他们更容易发现和理解复杂的概念”。此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教学手段经历了由单一的黑板+粉笔到多媒体应用的转变,多媒体教案内容直观而且信息量丰富,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以其开放性与共享性成为不同领域学科的教学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有力工具之一。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基于合作学习和网络平台的优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可采用合作学习与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模式。本文拟对合作学习与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模式设计。

二、教学模式设计

以下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办公软件部分的内容为例,对合作学习与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办公软件部分有4章内容,分别是“Word”、“Excel”、“PPT'以及“Ac—cess”。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习完这部分内容后能够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文档的编排、电子表格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为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按任务驱动一小组学习一经验交流一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的流程进行教学。如在指导学生对办公软件相关内容进行设计时,应按如下流程进行:

(一)任务驱动

教师应提出设计任务并进行分组。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或任务,一般要求学生所设计的主题鲜明;同时要求学生对完成作品的篇幅以及需要的功能用文档进行详细说明。其次,教师在对学生分组时,应采用“异质原则”混合编组方法。异质分组标准之一是使组内成员水平相当。在合作学习中,异质分组的优点在于: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兴趣爱好、性格以及性别的差异使小组内成员间的学习能够产生互补.可使组内成员共同提高与进步,同时也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小组人数一般为4人。

(二)小组学习

每个小组根据设计要求自选题目,然后进行小组内部分工。每个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素材搜集,然后排版和增添效果等。遇到难点问题应先通过小组内部彼此交流、网络查询以及查看帮助文件等方式独立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请教师答疑。

(三)经验交流

每个小组推选1名同学进行作品讲解.主要介绍作品制作的特色、功能以及难点问题的解决经验等,促进小组间的彼此学习与交流。通过网络共享,每个小组可以欣赏与分享其他小组的作品与素材资源。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同时小组间也应进行互相点评。

(四)网络教学资源利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在线练习模块帮助学生自学;通过答疑讨论模块与课程问卷模块开辟师生充分交流的空间。网络教学平台的优点是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随时进行学习与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效果。此外,应在机房安装无纸化考试软件,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在线考试,由系统随机抽题并由学生独立完成,考试成绩仅作参考,用以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以及明确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

教学实践表明,合作学习和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