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平台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践*

2010-05-28 08:24张伟平杨世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作业评价

张伟平 杨世伟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1 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技术是面向师范生的一门旨在培养教育技术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公共课程,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开设有这门课程。课程的开展对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素质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存在由于教学思想陈旧、教师力量不足、学生人数众多、教学设备严重欠缺而无法开设实践教学,教学内容陈旧庞杂、教学方法简单、评价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1],严重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教学条件无法从根本改善的情况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拟通过构建网络课程平台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为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加快普及和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教育。

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本次实践研究使用开源软件Moodle(魔灯)网络课程管理系统进行课程教学。Moodle支持多课程管理、在线测试、在线问卷调查和提交作业,支持网站内部通讯、网络日志、Wiki等社会性软件[2]。使用Moodle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当前最新版本为Moodle 1.9版,免费从网络下载后经过简单的安装和配置后就可以直接发布到网络上进行使用,界面简洁,使用方便快捷。

本次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为例,探索在Moodle平台上开展该课程教学的框架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力求以点带面,为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案例。

2 教学设计

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教学设计一般模式的理论,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2.1 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获取课程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湖南科技大学教育技术学系师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43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确定32课时的教学内容:教育技术学基本概念和理论(2课时),介绍教育技术学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现代教学媒体、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4课时),了解教学媒体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化教学设计(4课时),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能进行教学设计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4课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中小学课程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多媒体CAI课件开发(10课时),了解多媒体CAI的基本理论(1课时),初步了解几种基本的多媒体处理技术,包括图片处理技术Photoshop(3课时)、动画制作技术Flash(6课时);网络教育应用(7课时),了解基本知识(1课时)的基础上学习几种基本的网站开发、网页制作技术,使用Dreamwaver初步掌握HTML、JavaScript、CSS等技术(6课时);复习指导课(1课时)。

2.2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在掌握基本的教育技术学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确定教学策略:理论知识以讲解为主,基本技能操作的学习运用混合学习的方式开展,即课堂教学加网络学习;课堂上以演示和讲解为主,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课后通过教育技术学Moodle平台开展协作学习、自主探究式学习等多种信息化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3],并通过Moodle平台上交作业;教师利用Moodle平台的即时和非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网上答疑,查看学生作业,对作业进行评价。

2.3 确定评价机制

本门课程的评价由4部分组成:利用Moodle平台具有的教师评价(依据Moodle平台的学习记录跟踪功能)、同侪评价和学生自评功能对学生平时的表现予以评价;课堂考勤;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期末总结性评价。

2.4 构建Moodle教学平台

安装、配置和发布现代教育技术Moodle教学平台。

2.5 实施教学

根据以上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习效果对以上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3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分析

通过问卷的方式在教学结束后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一次调查,通过分析归纳出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和问题所在。总体而言,本次教学是成功的,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生学习设备缺乏,难以满足日常学习要求

由于教学设备缺乏,无法开设公共课的实践教学。根据教学设计安排,对于技能类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授,课后以自主学习和通过Moodle平台协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从而达到技能掌握的目的。但调查结果显示,多达41%的学生不具备自己的计算机设备用于教育技术技能的学习。表1是部分调查结果。

表1显示,没有自己计算机的学生比例达到41%,这些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只能是借用其他学生的计算机完成作业。因为学校条件有限,上网不是很方便,通过Moodle平台进行学习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两项数据表明学生的学习条件难以满足课程技能方面的学习。

教学设备的匮乏表明教学和学习两个方面并没有达到能够比较理想地满足教学需求的条件,希望开设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学校能够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为公共课学生的实践学习创造条件。

?

3.2 学生的信息素养整体水平偏低

使用Moodle平台进行学习对于信息技术素养具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几项基本信息技术技能的要求。但通过教学发现,许多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并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调查显示,不会熟练使用Moodle平台的电子邮件、Blog、作业上传、问卷调查等功能的学生比例达到32%,不会熟练使用Moodle平台的Wiki功能和评价功能的学生比例达到68%,遇到问题不知道熟练使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寻求解决办法的学生比例达到86%。

学生信息素养和水平不高与学生在中学阶段和大学低年级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有一定关系,信息素养和能力没有达到学习教育技术学的要求。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学考试科目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关键。

3.3 学习内容的设计存在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和训练,教育技术技能的学习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按照教学设计计划,教学内容安排有PowerPoint、Photoshop、Flash以及Dreamwaver平台上学习HTML、JavaScript、CSS等网站开发、网页制作技术。这些技术对于非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短短20余课时的学习加上作业是难以取得较理想的成效的,尤其是难度比较大的Flash、Photoshop、JavaScript。表2是部分对这一学习情况调查的统计表。

表2中的数据表明,学生对于PPT这样容易上手、使用方便的技术掌握情况较好,对于Flash这样难度较高的技术掌握情况不理想。对HTML这样难度较小的技术,有62%的学生表示能够使用Dreamwaver制作基本的页面,包括实现文字效果、插入图片音乐、制作表单等。对其他几种难度较大的技术的掌握情况与Flash类似,例如能够使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基本操作的学生比例仅有39%,大多数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文字效果处理。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对难度较大的技术,仍然有不少学生掌握程度较好。例如对Flash,有23%的学生掌握程度在一般以上。其他几项比较难的技术也是如此,这些学生都对技术比较感兴趣,学习刻苦。由此可见,教学内容中的某些部分在目前教学条件下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难度是比较大的,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才能比较好地掌握。

有必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一些调整,恰当降低技术门槛,精简教学内容,以了解知识和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同时,严格评价标准,从严对待学生平时的作业,及时进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效果。

?

3.4 存在对待学习任务敷衍应付的现象

许多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教学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存在不少抄袭作业或者干脆不交作业的现象。以教育技术学的技能学习为例,学生通过Moodle平台将课堂布置的作业上传,教师进行批改后反馈给学生,但出现不少作业雷同或者大部分雷同的现象,也有不少学生将其他学生的作业稍作修改就上交。甚至有学生自始自终没有上交过作业。对课程没有兴趣、对学生平时作业的考核在课程的考核中所占比例不大、学习条件有限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遏制对作业敷衍应付的现象,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以端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在不断的练习和操作中掌握教育技术的技能和能力。

3.5 网络交流协作存在容易偏离主题和复杂化的问题

利用Moodle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开展网络协作学习,有利于克服因教学条件匮乏造成的学习不便,对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教师通过Moodle平台与学生进行在线和离线交流,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既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但与传统的实验室实践教学相比,网络协作学习也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实践表明,网络交流协作容易偏离主题,许多学生在Moodle平台上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询问学习之外的问题。另外,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协作往往比较复杂,原本通过简单的言语、动作和示例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要转换成文字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许多学生因为计算机操作不熟练而使得交流变得迟滞,影响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减少因交流不畅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加大对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解决教学条件匮乏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6 教学评价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设计中计划的4种考核方式各有利弊,总体上能够有效发挥对学生进行监督与考核的作用,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Moodle平台的学习跟踪能够对学生通过Moodle平台开展学习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但使用Moodle平台时间的多少并不能表明学习效果的优劣,使用Moodle平台时间较长的学生往往是因为没有掌握Moodle平台的使用方法,在摸索Moodle的使用中花费不少时间。课堂考勤是比较传统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监督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但却难以判断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对学生平时作业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但却难以有效监管作业抄袭行为,无法对抄袭和原创的作业进行有效区分。期末笔试是对整个课程理论和实践掌握的总考核,能系统地考核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水平,在整个考核体系中所占比重最大,学生也比较重视。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只要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记诵熟练就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提高平时作业考核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合理设计期末书面试卷内容,强化教育技术能力和素质的考核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让评价体系有效发挥作用,起到促进、监督和考核学生的作用。

4 总结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中,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制进行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因教学条件匮乏造成的教学和学习困难的有效途径。这种应用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完善而日臻完善。虽然本次教学改革的尝试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但新的教学尝试仍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试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1]吴耀宇.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及对策[J].长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12):165-168

[2]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简介[EB/OL].http://jxxx.edu.cn/1/viewspace-594

[3]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1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作业评价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